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166章 粟裕的大纵深突破闪电战

第166章 粟裕的大纵深突破闪电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7月19日上午9点左右,粟裕站在坦克部队前行的一辆指挥坦克上,他的心情,现在非常振奋,又带着一丝惶恐,全军的压力,现在都集中在他的肩膀上。

    他率领的,现在是第1和第2集团军的混编装甲部队。包括2个坦克师近千辆坦克,超过1500辆的装甲运兵车(可以载运1.6万多人,即一个步兵师的兵力),以及大量的6轴汽油机重卡和10轴柴油机重卡。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这个时代的第一只全机械化部队。

    兵力也不少,全军实际上是8个师,2个坦克师、4个摩步师,2个步兵师,超过12.5万人(单单维修师,就配备了5千人)。其中1个步兵师是使用装甲运兵车,而另一个步兵师则用重卡运输,使之变成了临时的摩步师。这样的全机械化部队,也只有在热河这里的平坦地形上,才能毫无顾忌地使用。

    弹药油料都配备得很充分,两型重卡都是超配的配。用彭总的语言来说,妈拉个巴子的一野的好东西,全部都给你配上了,其它部队日子都不过了。全军的眼睛,都盯着你粟裕呢。

    他很清楚自己的使命,那就是两个字——“突破”。根据情报,日军现在热河有10个师团,其主力部队,为藤田进第3师团、矶谷廉介第10师团、弘前第8师团、山室宗武第11师团这4个一等师团。所以他的目标,就是突击闪进,冲垮这4个师团的防线,从而使得日军的整体防御战线破碎,为一野对这10个师团的歼灭战打下基础!

    这4个师团,目前在热河的黄旗、丰宁、黑山嘴、虎什哈一带,组成了对西华察北、察东方向的防线。

    粟裕望了望前方,距离日军已经不远了,日军已经很可能发现西华军的到来,他命令全军停下,对全部坦克和机械进行检修。

    正在承德的日军热河方面军的司令官多田骏,此时正在和第3师团的师团长藤田进通话,藤田进向他报告已经发现西华军来袭,规模极大,侦查兵发现敌军装备了大量坦克。

    多田骏命令他固守阵地,同时通知了其余的9个师团,他考虑集中兵力与西华会战,自己有10个师团及一些其它部队,高达30万人的兵力,虽然比不上河北,可也不是可以欺负的。西华的出击,在他看来,正是为他的伟大功业,提供了机会。

    多田骏和参谋们讨论着,他脸色露出了狞笑。自己在前线,有4个帝国最优秀的主战师团,而其余6个师团,在三天之内就会赶到,先挡住西华的进攻,在兵力汇集后,再全面反攻,让西华知道皇军的厉害!

    他对于北平攻防战的失败,是比较不以为然的,认为是被狭窄的地域所限制,使得西华的火力优势发挥到了最大。所以他命令前线4个师团,一定要注意弹性防御,利用皇军士兵小战术精熟的优势,不要在前敌阵地上布置密集的兵力,而是要机动灵活,并且不时对西华军发动反击。

    藤田进却没有司令官那么乐观,他仔细地研究了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发来的战报,对于西华军的火力印象非常深刻,这是大敌,不可轻视。他命令全师团提高警惕。

    藤田进想着,日军的火炮太少了,自己统帅的这个一等师团,目前也只有64门75MM步兵炮。日军不是不想增加师团的火力,但是要增加火炮就必须考虑运输问题,需要大量的卡车,而油料的消费也非同一般。日军,还是打不起现代工业国家奢侈的战争。

    15公里外,西华的坦克和装甲车开始一辆一辆地发动起来,还有卡车,基本上就是三个战斗群,坦克冲锋战斗群、跟着的装甲运兵车战斗群,以及在最后的卡车牵引的重炮战斗群。至于摩步化步兵,他们在队伍的最后,最大的作用是“补枪”。

    全军出发,向着日军第2师团的阵地席卷而去!在接近日军5~6公里的地方,牵引火炮停下,逐一展开,准备炮击,而坦克则继续前进接近日军阵地。日军已经发现了西华军,也已看得到全军出动,望远镜里甚至可以看得到在战壕中穿梭的日军士兵。

    死神的呼啸响起,粟裕抬头看去,这些轰炸机将与炮群配合,充当第一波攻击的火力。而在天空远处的一个个黑点,则是护航的战斗机。

    听到“死神的呼啸”,藤田进心里喊糟,日军陆航的战斗机,此时大部分调往了河北,而东北航空队的战斗机,大部分都在辽宁和吉林,在热河的不过只有一百多架。虽然己方的侦察机,肯定已经将情报传回后方机场,己方的战斗机也已出动,但光是看西华现在攻击的架势,他就不觉得陆航的飞机,能够阻止这些轰炸机的行动。

    远处的天空中出现了爆炸的火光和声音,肯定有战机被击落了。双方的战斗机,开始了对彼此的绞杀战。

    日本的战斗机群,果然没有能阻止赤龙轰炸机群,不过并不是毫无战果,他们的阻击,击落了一架赤龙轰炸机,还击伤了一架,然而大机群仍然驾临到日军阵地的上方。

    藤田进痛苦地闭了一下眼,损失无可避免。

    然而西华军的攻击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就在轰炸机开始“下蛋”的同时,西华军的约600门重炮,在数公里外,开始轰击!

    轰炸和炮击整合在一起,日军的阵地几乎是天摇地动,藤田进这才发现,按照以前参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标准,而修筑的工事战壕,在这样的打击面前极为脆弱,大量的日军士兵,虽然按照过往的经验,是做好了防护的,但在这样的打击下,仍然是死伤遍野。

    日军有少数的重炮开始还击,但数量相差太大,他们立即遭到了西华军炮群的重点攻击,很快歇火。

    西华军的炮击持续了5分钟。当炮火停止,藤田进立即命令已经受到重创的部队进行重整,并且立即组织几只反击的部队。刚才一轮的几乎“单向挨打”,让他怒火满腔,接下来武士的短兵相接,必然让这些西华的混蛋,知道皇军的厉害!

    然而接下来他就看到了此生没有看到过的奇景。

    他知道这是坦克伴随装甲运兵车的突击,然而过去理论上听说过的事情,现在变成了自己目睹的现实,还是让他感到目瞪口呆。日军也有坦克,但从来没有如此集中的使用过。

    满山遍野的坦克和装甲运兵车,向着防线快速地突击过来,数量到底有多少,根本数不出来。

    师团剩余的75MM步兵炮,以及重机枪开始开火,然而每一次开火,都会导致坦克炮的还击,一共只有几十门的步兵炮,很快被坦克炮歼灭。而且他还发现炮弹偶尔远远打在坦克车上,居然不能击破其正面的装甲!

    他目睹的两个战果,都是炮弹从侧面打中了坦克,才使得坦克破损停车,但也没有爆炸。至于重机枪的攻击,在这些坦克的装甲面前,就是造成了叮当的响声而已。

    对方的坦克相当于是快速机动的千门大炮,而那些装甲车也是快速机动的千门重机枪,在这样的武力打击下,第2师团如何能防御得住?

    藤田进命令立即反击,他让步兵用集束手榴弹和掷弹筒,尽量接近坦克和装甲车,去炸掉他们!

    上千日军冲出了阵地,他们个个面目狰狞,已经无惧生死,准备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炸毁敌军的坦克和装甲车!

    然而他们的行为,正是西华坦克和装甲部队演练的重要针对战术之一。李思华将前世的军事经验,包括日军对付美军坦克,以及我军对付美军坦克的战术,都掰开了揉碎了,教给了此时的西华军,反过来他们对于应付这种战术,也就早有准备。

    装甲车突前,对坦克进行掩护,他们的重机枪弹雨,使得日军的死士,很难超越有效爆炸距离。而部分装甲车打开,里面的步兵爬出,他们几乎都装备着加兰德M1步枪,是优秀的射手,射程又远,有效射程高达750米!

    日军使用的三八大盖,有效射程只有600米,不过训练有素的日军精兵的射速非常精准。所以双方的射程差不多,但是问题是西华步兵有着装甲车和坦克车的掩护,而日军的士兵则需要一边躲避重机枪的扫射,一边用枪还击。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死士陷入了绝境!他们或者被重机枪打爆,或者被飞过来的“流弹”集中而倒下,很快,这些死士就消失在了战场上。

    藤田进目眦欲裂,他还想命令更多的士兵再出击,反正也没有其它办法。然而已经来不及了,坦克和装甲车利用他们的履带,越过了壕沟,冲进了日军士兵密集的群落,炮击、碾压、扫射。就像是一把大锤击落,日军瞬时四分五裂,到处的惨叫声,就连枪炮的声音也无法压得住!

    坦克和装甲车根本不停地一路横扫过去,留下满地的尸体和血迹,直接击穿了日军的防线,当他们打穿出去,藤田进正努力重新组织残兵的时候,坦克和装甲车集群又突然转身,再次从反方向碾压过来!

    这一下,就击破了日军士兵的心理防线,这些以“真正的武士”自居而骄狂自大的士兵,此时魂飞魄散,再也组织不起来,一向以高度组织性出名的他们,开始不由自主地四散逃亡,就算藤田进亲自开枪枪毙了两人,也没有结束乱像。而正当他狂呼乱叫,指挥基层军官们重新组织部队的时候,一发坦克炮命中了他和边上的几位军官,让他成为了日军侵华被击毙的第3位师团长。

    藤田进死去后,日军彻底崩溃了,少数被一些大佐、少佐组织起来的小股抵抗,立即就会被连绵的炮击所覆盖,剩下的日军士兵,分散向各处逃亡。

    坦克和装甲车辆集群,没有继续追赶。2个步兵师才是这个时候追击消灭残敌的主力。

    刚才的一轮大战,有一百多辆坦克有不同程度的损毁,装甲步兵车的损毁程度也差不多,所以修理立即开始,而后方的重卡群,则不断地将补充的弹药、零件和油料送上来。

    粟裕观察了一下时间,整个战斗过程仅仅2个多小时!居然就彻底打垮了一个日军的一等师团!

    他收回了追击的兵力。他知道,刚才这场战斗,其实是打了一个日军的时间差,日军前线的其它3个主力师团,正在急行军赶来。本来日军就是计划用4个主力师团先抵达西华的进攻的,然后等待剩余的6个师团赶到,发动进攻一举击败西华。可是他们无论如何没有想到,日军最精锐的师团之一的第3师团,居然只抵挡了2个多小时!

    在接下来的2个多小时,部队进行了修整和进食,只有修理师是最累的,他们连续不断地工作。不过粟裕没办法再等了,他命令全军出发,这下子,少掉了约50辆坦克和更多一些数量的装甲车。

    通过侦察机的情报,粟裕已经接获了日军其它3个主力师团赶来的方位,他的目标,就是与其对撞,这3个师团都是行军状态,根本没有工事防护,正是坦克装甲部队最理想的攻击目标!

    如果等待日军的到来,这些日军距离30公里左右,还需要2个多小时,但日军的溃兵必然会提前遭遇到他们,而日军的陆航也会通知他们,陆航至少能够判明第二师团已经崩溃,那就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调整计划。所以不如直接前行对撞,让日军不及反应或者撤退。

    重新装满了油料的坦克、装甲车和重卡重新启动,轰隆声中,朝着日军到来的方向,呼啸而去!

    粟裕没有猜错,此时日军的大部队,即矶谷廉介第10师团、弘前第8师团、山室宗武第11师团,以及2个重炮旅团,超过10万人的主力部队,正为第2师团的惨烈遭遇而震惊诧异不已。

    多田骏正与他们电报紧急联络,商量对策。已知的最新信息是,西华军装备了大量的坦克和装甲车,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前所未见。藤田进的第2师团,正是因为没有碰到过这样的攻击方式,猝不及防,才会短期就崩溃。

    3位师团长都是皱眉不已,这种新的战术应该如何应付呢?撤退是不可能的,皇军10万大军,居然不敢与西华军一战的话,还打个什么劲呀?不如撤出中国好了。

    商量的结果是,集中2个重炮旅团和全部3个师团的火炮于前军,这样总共有100门左右的105MM以上的重炮,以及200多门75MM及以上的大炮,其它山炮、步兵炮和迫击炮有近千门,所有的重机枪也集中到前军,也有数百门,以这样的火力规模对抗西华的坦克集群!

    同时他们也想到了藤田进的招数,使用日军的死士,数千名皇军勇士,届时都携带集束手榴弹,冲进西华军的坦克和装甲群内,以决死的决心,来重击西华的坦克装甲力量,这些死士,后面会跟随所有的掷弹筒和轻机枪部队,以最强的步兵火力,来为他们打开进攻坦克和装甲车的通道!

    调兵布阵后,日军重新前进,现在他们几乎是一个扇面,不再是纵队行军。他们的警觉心,提高到了最大的程度。

    粟裕并没有安排急行军,坦克和装甲车的速度,不过保持在15公里/小时。等到他接到情报,日军在短暂停下后,又朝着原方向行军的时候,他严肃的脸色露出了笑容,不过很快又沉静了下来。这是一场空前的大战,无数的同志都可能牺牲在这场战斗中,不可能再复现此前击破第2师团时候的轻松。

    在行驶了不到20公里后,粟裕命令部队停下展开,既然日军要向这个方向进攻,那就无需直接对撞,可以布好阵势。

    无数头戴钢盔的步兵,从装甲运兵车和卡车上下来,他们分成了一个一个的小群落,在等会的进攻中,他们将伴随坦克和装甲车冲锋,这是从苏联的“坦克人海”战术中,变形而来的战阵。

    西华的重炮分成了5个群落,在周边展开,等待早已前行的炮兵观测组的指令。所有的坦克沉闷地嗡嗡待机,等待着冲锋的命令。

    侦查兵发来汇报,已经发现日军,日军主要使用畜力的牵引炮群在前方,而步兵则散得很开,看样子对我军的坦克装甲冲击已有准备。

    粟裕笑了笑,他就知道会是这样,敌人又不是蠢货,怎么可能在接到信息后一点准备都没有呢?指望出敌不备,本来就很难。

    炮兵观测组,尽量指示了敌军炮群的位置,但敌军的火炮群同样分得很开,他们很清楚西华军的重炮数量远超日军拥有的,只能是抵近射击。而且观测组没有发现敌军的重炮群,看样子是隐蔽起来了,等待关键的时刻才使用。

    敌军进入射程,粟裕命令开炮,西华军的重炮群从几个方向密集地向着主要方向的日军炮兵群开火,日军这些火炮的射程不够,只能是苦苦挨着,而过了没有两分钟,侧后的一个重炮旅团突然开火,向着西华军的一个重炮群急袭,立即摧毁了这个重炮群的好几门炮,然后立即引来了西华军各个炮群的反击,几乎10倍的打击力量下,日军的这个重炮旅团很快被消灭!

    而另一个重炮旅团,始终没有露面,看样子是准备应付我军的坦克进攻的。宁可看着步兵挨炸,也忍耐着不发挥。

    粟裕冷冷地笑了笑,小鬼子还是很狡猾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