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188章 蒋介石你应该叛党了??

第188章 蒋介石你应该叛党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6月初的长沙,已经显得炎热,中山路上,行人熙熙攘攘。

    周恩来在时任国民党湖南省主席张志忠的陪同下,正饶有兴趣地打量着长沙街头,长三角大量南迁人口的到来,让这个城市有着畸形的繁华。

    在中央军的压迫下,原来独霸湖南的军阀何建被迫下台,黄埔系的张自忠也得以出任国民党湖南省主席。经过西华与国民党的沟通,周恩来亲自出访国民党此时中央所在的长沙,首先接待他的,就是张自忠,今天他请周恩来来品尝长沙小吃,试图为谈判先营造一点轻松的气氛。

    张自忠带周恩来来的,正是长沙最繁华的八角亭、司门口、红牌楼一带, “建筑多仿西式,行人杂沓,景象殷阗。”

    这里有着豆腐脑、绿豆粉、绿豆稀饭、油煎臭豆腐这些常见的点心,也有“高尚”点的饭店,提供兴官板鸭、虎皮扣肉、玉蚕名粉等长沙长名菜和名点。

    在民国阶段,长沙的交通算比较好的,省内的公路有4000公里,与临省之间几乎都开通了公路,所以长沙在抗日开始后的民国,得到了很大的重视。

    张自忠在边上,观察着周恩来的脸色,看到他饶有兴致,心里有点安慰。但内心还是叹息了一下,他并不看好国民党还能做什么挣扎,西华太强了,他效命国民党十几年,看起来也很快会走到尽头。

    蒋介石这个时候,当然知道周恩来已经抵达长沙。他很清楚周恩来为什么而来,周恩来是中共最高层的一员,他的到来,即表示对于双边谈判的重视,所以周恩来肯定有决策权,同时也是给他蒋介石压力,一旦谈崩了就没有下一次了。

    西华的大军,已经开始在河南南部、安徽西部和浙江西部三处集结,按照军统和中统的情报,出现了6个集团军的番号,那就是90万人,国民党的军队此时还有200万人左右。但他很清楚,就算国军有300万、400万人,也不是西华这90万人的对手。

    在淞沪会战中,他最精锐的60万部队,都不是日军20多万人的对手,何况西华?从西华与日军的会战来看,伤亡的交换比一直保持在日军的1/5甚至是1/8,而且日军打到现在,一个堪称小胜利的战役都没有,完全是屡战屡败。他的国军,又凭什么与西华拼命呢?

    实际上,蒋介石知道,不要说军阀部队了,就算是中央军里面,也有很多人不想打了,明知是死,又有多少人慷慨赴难的?这又不是国战,而是内战,士气早已不能再低了。

    在日军退出江南,失守江浙沪后,他和国民党的高层,都很清楚,原来试图坐观西华与日军鏖战的如意算盘,已经不可能了,西华怎么可能放着他们在背后不管?必然要“攘外必先安内”。

    他的内心满是悲凉,就在4年前,他还是踌躇满志,似乎统一大业的完成,就在眼前。可是西华的出现,让这一切都成为了泡影。他对于西华满腹怨恨,仇恨至深,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实力才是一切!

    他不得不考虑退路了。妻子宋梅林主张逃去美国,他还在犹豫,那个西华背后的安华集团在美国那么大势力,逃到美国能安稳吗?至于欧洲,现在政治形势很紧张,包括宋家也没有任何基础。

    他暂时倾向于英国的属地,虽然此前国民党与英国的关系也不算好,但毕竟没有死仇,而英国与西华的过节则大了去了。当然,香港是不能去的,也许是加拿大这样的地方?

    他不觉得西华会放过他,他的手上,有太多共产党人的血债。也许开头会为了和平而不杀他,但三五年之后“无疾而终”难道不可能吗?

    蒋介石想过拼死一搏,但他很清楚,恐怕一开战,手下的这些军队就会“反正”的反正,“起义”的起义,能为他出死力决死战斗的,恐怕只有很少的部队,哪怕这些部队的指挥官都是他黄埔的学生。呵呵,共产党阵营里,黄埔学生难道少吗?他们还是同学呢。西华成为天下之主态势已明,愿意逆势而行的终究不会多。说不定还有些人,在琢磨什么时候绑了他蒋介石,作为向西华的献礼呢。

    他长叹了一声,内心下了决定,先听听共产党的周恩来怎么说吧,如果感觉不好。那自己就先组织拼死一战,不行的时候,就逃向海外,暂时将加拿大作为首选吧。

    第二天,谈判开始,周恩来抵达会场后落座,蒋介石大约5分钟后走进了会场,周恩来站起身与之握手,两人都严肃地坐下了,在他们的身边,是各自的助手和谈判团的成员。

    简单寒暄后,周恩来开宗明义,西华在进攻日军占据的东北之前,需要完成对中国其它主要地域的统一,以便集合力量一举击败日军,这是完成民族复兴所需要的必要步骤。

    因此他此次前来,是对和平做最后的努力。西华会给国民党的国民政府1个月的时间做出决定,如果不能达成和平,那么西华将在7月初公告全国和全世界,并对国统区展开统一之战,用战争来实现统一。

    到此为止,都是蒋介石他们预料得到的,不过内心还是一沉,没有侥幸了哇,西华这种强悍的态度,显然毫无转圜之地。

    但是接下去周恩来所说的,让蒋介石及其助手们大吃一惊!

    西华军愿意给国民党一条生路,那就是蒋介石选择10万军队退入广西,而桂系也保留10万军队,国民党这20万军队,可以在广西居留2年,到时候配合西华对于东南亚的相关战略,出国与桂系合作,在异域建立自己的政权!到时候按照自主选择,愿意追随蒋介石政府的国人,西华不会阻拦,国民党可以带走!

    蒋介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西华这是个什么意思?他的脑子乱成了一团,而周边的国民党要员,包括张自忠在内,都是面面相觑!

    周恩来看着他们乱成一团的神情,笑着解释,说不必诧异,西华的详细策略现在当然不便向你们透露,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西华在2年后的适当时机,一定会对东南亚有所动作,那个时候我们将彻底收回广西,不会允许你们再在国内,而你们也必须作为西华军队前驱的一部分,出击东南亚。能否建国立足,还要看你们自己的努力,如果是烂泥扶不上墙,那也没办法。具体的策略,只有到了西华开始行动前、揭盅的时候,才会让你们知道。

    周恩来接着补充说,西华也有派代表,正在与李宗仁和白崇禧沟通此事。

    蒋介石的脑子开始活跃起来,还能拥有部分军队,他就能保住自己的权力,总比去做一个加拿大寓公好得多。他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问道:

    “就是这样吗?西华还有什么条件?”

    周恩来收敛了笑容,脸色变得严肃起来,说了3个条件:

    第一、国民党必须交出一切古迹文物。中华瑰宝,不得有任何流入异域。但允许国民党保留其“中央”自身的黄金和资金。但私人不在此列,那些掠夺了无数民脂民膏的家伙,不可能让他们将财富掠夺出国,每个人可以携带的财物,双方会协商一个结果。

    第二、中央军的10万部队,包括桂系的10万部队,必须是没有沾过共产党鲜血的清白之军!西华不会放过那些当年屠杀我党同志和民众的刽子手!除了你蒋介石算是特赦以外,我们有一张清单,这些屠杀过共产党员的国民党大员,不能带走!

    第三、在苏区屠杀了无数民众的别动队7千特务、1.7万成员,西华要全部杀掉,以血祭死难民众!就像他们当初被西华刺杀的康泽、邓文仪、蒋伏生等蓝衣社罪酋一样,必须死!

    蒋介石极为愤怒地跳了起来,拍了桌子:“这不可能,我不可能交出我党最忠贞的同志!”

    平时温文尔雅的周恩来也火了,他也一拍桌子,对着蒋介石痛骂:

    “忠贞同志?那就是一群畜生!从我们撤离苏区后,你指挥的这些畜生,在江西、河南等地,屠杀了多少民众?按照我们的统计,不下上百万人被你们屠杀!”旁边的张自忠等都被这个数字惊呆了,连他也不知道。周恩来继续痛骂:

    “这些都是普通的民众,不是我们共产党的士兵!你蒋介石说是中国人,怎么能对自己国家的民众,下得了这样的手?您还是人吗?简直是畜生!”蒋介石脸色青一块红一块。

    “如果不是当初在我们的威慑下,你曾经下令不许屠杀江西苏区的民众,虽然你的这个命令,在江西那些反动派那里的效果只是有限的。但毕竟有过这一出,所以我今天来了,否则还有什么谈判可言?”

    蒋介石恼羞成怒,喊道“把他给我拖出去!”西华代表团全体都站了起来,旁边的张自忠等连忙劝告,试图平静气氛。

    周恩来平静了一下心情,冷冷地说:“西华政治局的同志们,大多数其实也不愿意放过你。我们是为了民族长久的利益,才愿意为和平争取最后一个机会。蒋介石,你要庆幸你是国民党的领袖,但西华的仁慈,也仅限于此!那些满手我们同志和民众鲜血的畜生,我们绝不会放过!”

    会场上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蒋介石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

    周恩来说道:“我们的谈判,就到这里吧。你们有一个月的时间,来做出自己的选择。或者完全地同意我们的条件,或者就让战争,来决定彼此最后的命运。”

    他带着西华代表团走出了会场,蒋介石并没有让人阻止。

    周恩来知道,对于蒋介石这样的剥削食利阶层来说,那些底层人民,就是草芥,泥腿子们对他们来说那就不是人。路上他冷冷地一笑,蒋介石这种自私自利到极点的人,最终必然出卖他的同伙,西华军还能因此,省了不少抓捕那一批最反动、罪孽最深的家伙们的力气。

    在周恩来他们离去后,蒋介石在那呆滞了一会,他想起了当初西华的“红色恐怖”——他们甚至找到了儿子常经国在苏联的地址,通告他如果在江西屠杀,西华不仅要向全世界公开他们国民党的“非人类”暴行并宣布对他们的死刑判决,而且就算是需要几十年追杀,也一定要杀掉常宋孔陈4大家族的所有成员,因为如果屠杀民众,就超越了西华的底线,两党可以相争,但屠杀民众则是畜生。

    当时他开始还不以为意,但是宋子文和孔祥熙都向他施加了巨大的压力,他们可害怕呀,大名鼎鼎的孔二小姐都被狙击手打断了腿,明显是最后的警告。老婆也害怕了,说没有必要搞到如此你死我活的境地——其实还是因为西华崛起,对方实力的威慑真实不虚。所以当初他才下了命令,停止了对江西和河南大别山“匪区”的大清算。

    当然他的命令其实主要还是影响了驻地国军,那些别动队和还乡团还是到处滥杀民众。直到西华突然出手,直接刺杀了康泽、邓文仪和蒋伏生这三大别动队的蓝衣社头目,甚至派人毫不犹豫地杀了这三人的全家,直接震慑了其它反共积极分子,他们才开始收敛起来。

    那一段时间,江西的“白色恐怖”背后,西华的“红色恐怖”一点都不逊色。只要被他们发现了还乡团之类搞了屠杀,都会追到主使者,不但刺杀主使者,还杀他们的全家,如此震慑之下,才让这些还乡团收敛了不少。整个报复与反报复,一直从1935年持续到1937年。

    当时他虽然为西华的刺杀等“红色恐怖”行为暴跳如雷,但内心未尝没有震怖,对方的实力、对方的残酷、对方的坚定,都让他感到内心的恐惧。

    曾经有一次,常军包围了西华派遣的特种小组,对方在包围圈中死斗不降,一直等到了对方派遣的飞机轰炸解围,才扬长而去,超过了二十倍以上的国军居然不能奈何他们,让他又恼怒又难过。

    蒋介石收回思绪,突然命令在场的所有人,说道:“今天谈判的一切,一个字都不能向外界泄露,否则军法从事!绝不饶恕!”在座的人各有想法,连忙应是。

    西华与国民党的这一次谈判,知道的人不多,但是深远的影响,则开始迅速地扩展。

    梅津美治郎远远地眺望着对面,他并没有看到西华军的存在,但他知道,准备战争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他是新任关东军的司令长官,皇国将防卫满洲的重任赋予了他。他这次到前线,是视察日军的第一道防线,即赤峰-朝阳-锦州的防线。

    这是第一道防线,其实也是最后的防线,因为如果西华军突破了这里,那就是一个一个城市的攻防战了。

    按照以往的标准,他的筹码是非常充足的,包括从江南转运的50万日军部队在内,他手上现在足足有180万兵力,70多个师团。皇国能堪一战的兵员,几乎都在东北了。而且装备和弹药,其实与日军过去的水平相比,已经是很充足的水平,这几个月国内发疯一样地准备,生产力确实也发挥了出来,单单是陆航,就足足有超过5000架以上的战机。

    如果是以前,能够指挥这样皇国前所未有的大军,简直是军人的至高荣誉。现在他虽然感到这份荣誉,但更多的是压力。

    西华太强大了,日军聚集了如此空前的兵力,但他心知肚明,其实大本营的多数人,仍然不是很乐观。大家谈论的,也是击退西华对满洲的窥视,却没有人敢说要打败西华,重新征服支那。现在所求的,也不过是能够抵抗住,而不是打败对手。这算是怎么一回事?梅津不由得苦笑了一声。

    按照日军的情报,西华在承德一线,已经聚集了3个野战兵团,总兵力可能还超过了日军,这让他感到如临大敌,如此聚兵,除了进攻满洲,肯定不会有第二种结果,决定满洲命运的时刻即将到来,但他毫无激动的心情,而是终于要来了的疲惫。

    他很清楚自己的本钱,除了第1、第4、第7、第12、第18这5个一等师团,主要都是老兵外,大约还有不到10个二等师团的兵源构成还算不错,其余的50多个师团,其实从战斗经验到军事训练,按照以往的标准都还不合格。武器和弹药改善了,但是精锐的老兵,已经死得差不多了。

    唯一让他安慰的,是西华的3个野战兵团,除了那个当初华北会战的第一和第四野战军,必然是西华的顶级兵团之外,另外的1个野战兵团,所谓的第六野战军,应该是新组建的兵团,实力未必比他手中的这些师团强到哪里,至少西华也有弱点。

    不过算了算账,他还是摇了摇头,西华是120万强兵带60万新军,日军这里,大概最多算是50万强兵带130万新兵,相比对手,还是差了很远。

    至于装备,他简直都不愿意去想,不明白为什么日军几乎在所有主要装备上,都落后于对方。就算是最基础的步枪,三八大盖也比不上对手的加兰德,以前还可以依赖老兵精准的射术,现在这样的老兵又没有多少,劣势一下子都表现出来了,三八大盖的有效射程不过是600米,而加兰德,起码是730米。

    这还只是步枪,至于火炮和重炮,他都不愿意去多比较。皇国还是太穷了呀,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西华反而如此富有,能够打得起欧洲消耗水平的大战。

    承德前线,彭老总正在视察粟裕的第1坦克装甲集团军。这是西华第一个大规模装备了坦克和装甲设备的全机械化部队。3个坦克师、1个火箭炮师、1个自行火炮师、1个高射炮防空师,以及3个摩步师。

    这个集团军的装备,恐怕日本在东北把全部装备凑起来,也比不上。第1集团军单单坦克就是约1500辆,火箭炮也接近1500门,各型自行火炮约800门,高射炮1200多门,就连各型卡车,都接近了10000辆!可谓是这个时代空前的武力水平。

    所以粟裕兵团,就是一野乃至整个西华最锋利的一把刀,自然任务也是最艰巨的,他们的目标,就是锦州!打下锦州就是打开了进攻沈阳的大门!

    但是他们的任务,并不是直接攻城,而是打穿朝阳与锦州之间的日军防线,然后迂回切断锦州日军退路和补给。至于锦州攻城,则是一野后继3个集团军“重步兵”的任务,他们要用重炮和轰炸,来解决在锦州死战的日军。至于粟裕的坦克集团军,当然还是要发挥其机动性的优势。

    此时河北原来由四野承担的防务,已经被第七集团军接管,林彪已经率部,抵达了赤峰以西,他们将击穿日军的赤峰防线,从而向通辽方向进攻,目标直指日伪“满洲国”的“首都”长春!

    而那只新军,即叶勇率领的第六野战军,则将在中线进攻朝阳、阜新一线,他们相当于一野的左翼,第一目标是配合一野,拿下沈阳!

    新任的第六野战军司令员叶勇,在这个时候,可是雄心万丈,终于能指挥大军,为国决战,这让他感到无上光荣,绝不能辜负了李政委的信任!

    他驻守海南多年,一直没能赶上大战。唯一与日军的一次战争,是日本驻守台湾的兵团,试图侵犯海南,结果在登陆之后,就被早有准备的他,率军一顿痛揍,在死伤近万人后,日军不得不坐船逃离。那算是什么大战?和大陆上的同志们相比,简直不堪一提。

    海南是西华起家之地,李政委让他驻守,是对他的高度信任。只不过看着西华在大陆上与日军连场激战,让他馋得不得了,可惜了呀。

    机会还是来了,李政委终于将他调出了海南,担任第六野战军60万大部队的一号首长,这让他感到责任无比重大,这和过去指挥的部队,还不到1个集团军规模,完全是两码事。

    不过他也不会妄自菲薄。这些年,他在海南与德国、美国等国的军官们切磋学习,自己也非常努力,至少军事和战争理论上,自己敢说不次于其它几个野战兵团的首长们,但自己缺乏的就是实战经验,这一次终于有机会补上这一课。

    热河的前线,局势开始越来越紧张。而中华对日寇占据的东北的攻势,也不会仅限于3个野战军的联合作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