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全球追宝与伦敦大劫案
翁万戈被绑在椅子上,愤怒而仇恨地看着正在他房子里搜集整理文物的这些黑西装。
晚上一帮“蒙面暴徒”闯入,打晕了他的家人和仆人,将他们都带走不知道去哪了。只留下他,然后就是拷问,他的整个左手都已经废了。
看到揭开头罩的“暴徒”们,他的内心已经凉了半截,因为他们很明显是中国人,而且“官话”标准,他马上判断他们不是普通的华人“盗贼”,而很可能来自大陆官方。
这让他内心战栗。对于这个“红色”政权,他可一点期待都没有。而他们的目的,当然是从他的手上,拿回那些中国的国宝。
翁万戈是典型的满清遗老,是清朝名臣翁同龢的第五代嫡孙。翁同龢当年当过同治、光绪两位皇帝的老师,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称得上是位高权重,是李鸿章长期的政治对手。翁同龢当官40多年,最喜欢收藏各种文物,收藏了大量的书画、碑帖等珍贵文物,很多都是珍贵的国宝。
翁万戈在新中国建国前,觉得大事不妙,带着全家和这些文物跑到了美国,这几年他的生活“岁月静好”,没想到共产党根本不放过他,8年之后,还是追上门来了。
看起来,自家的宝贝保不住了,自己的性命也保不住了。翁万戈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确实,他是李思华点名要重惩的对象。在原时空李思华就对此人印象深刻。这是一个典型的汉奸,中国的博物馆到美国,向他回购中国文物,被他傲慢地拒绝,而转身就将183件中国文物无偿地捐给了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不仅跪舔美国,还通过这样的行为来侮辱祖国。这等败等类,靠着祖先掠夺中国人民的民脂民膏,到美国岁月静好。新时空的新中国,怎能让此等人渣,继续逍遥在外?当然要严惩!
几天后,翁万戈私宅的大火燃起,私宅门口的 “主人全家外出,有事请一周之后来访”的牌子也被卷入火焰。特工小组早已在两天前就已经带着国宝和文物,提前撤离了。
透过窗户看去,翁万戈太阳穴中枪,睁着大大的眼睛,血流了一地,火焰正将他一寸又一寸地吞噬。等到他的家人被在某处释放归来,只能看到断垣残壁和内部被烧焦的尸骨。至于是谁干的,只知道是一群蒙面大汉,流利的纽约口音英语,让这桩案子成为了当地美国警局的不解之谜。
翁万戈只是李思华发起的对逃到国外满清遗老“全球追宝”行动的其中一个小案,唯一特别的是对他判处了死刑,而对多数这些家伙,只是追回文物和财物而已。
全球追宝的动机很明显。在当初民国成立、满清退位后,总共有14万满清遗老(拥有贵族爵位),这些人仇视民国,当然更仇视新中国,其中至少有好几万人,是跑到了外国,在美国、加拿大、欧洲、南美等地都有分布。这些人靠着祖上劫掠中国人民的财富,很多在国外仍然过着奢侈的生活。李思华的脾气,如何能容忍他们?当然要把这些财富追回来。
在这二三十年里,至少有5万人跑到了国外,而这些人当时都是中国最富裕的阶层,就算是每人1万两白银,那也有5亿两白银流失到了海外。实际上远远不止,有的家庭一家就可能是数百万两白银甚至上千万两。毕竟,满清三百年传承下来,这些家族,可谓积累无数。按照李思华的猜想,在过去的年代,这些家伙带走的财富,至少有10~20亿两,而且这是当时的财富,即使安1美元兑换2.1两白银的旧价,那也是5~10亿美元。
虽然很多被他们在海外挥霍了,但也不乏擅长理财增值的。所以原则就是给增值的保留一些家财,但大多数要追回来。
更何况这些家伙手中,有无数文物和国宝,很可能当时中国在“地上”的文物国宝,至少有30%~40%被这些家伙带走了,这些统统要追回。
所以现在在一些“遗老”们比较多的国家,新中国都建立了专门的机构,配套情报小组和行动小组,来规划、计划、实施和转移财富。美国自然是重中之重。
这个行动的产生,是因为在平津市治理中,谈到建国初整治“八旗子弟”的时候,李思华想起了这一茬,认为不能放任这一笔民脂民膏,被这些王八蛋卷走了,必须要追回来,于是有了这个“全球追宝”的行动。
她是有一次在《平津日报》上看到报道,平津市对旧八旗子弟现在在东北大区改造后新生的一些消息。因为在新时空,按照政策,对于街头混混是零容忍的,这些家伙往往就是黑帮的前兆,而且是城市各种罪行的起源。这些街头混混,之前就以平津市为最多,解放的时候对北平乃至天津的治理中,当然对此就有一场治理风暴。都什么时代了,还想靠着祖宗的掠夺混日子?
这些旧八旗子弟确实是北平乃至天津的“一道风景线”,不过是那种腐朽透顶的垃圾风景线。这些家伙,整天或者拎着笼子遛鸟,或者靠在门口栏杆上慵懒地晒太阳,甚至是躲在家里天天吃大烟,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而在搜罗这些“人才”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个地下的大烟贩卖网络,新时空下也有着悍不畏死的犯罪团伙。
这些家伙的本事,全在一个“玩”上,举凡打茶围、斗蟋蟀、蓄画眉、放风筝、玩乐器、玩票等等,在当时的城市中的各种“趣味娱乐”,这些家伙都是最精的,而且不限于男性,女的也是一样。所谓有钱的真讲究,没钱的穷讲究,但就是一条,绝不参与劳动。
平津市整治他们的时候,本来只是觉得这帮家伙不事生产,带坏了城市风气。当时在李思华指示之后,事情的处置就升级了,这帮家伙能这样游手好闲,无非是其祖上传下了在平津的住房和财富,可是这些家族的财富何来?都是抢劫屠杀汉族百姓而来,如何能让他们继续逍遥呢?
所以一纸令下,这些人在平津的房屋资产,全部被没收,而所有人都被送去了东北大区在外东北的比较艰苦的一些农场,进行劳动改造并永居彼处,在那里重新生根发芽去。至于他们习惯了奢侈或者懒惰的生活,农场是讲究按劳分配的,不想劳动那就自己饿死吧,还节省了粮食。
总的原则就是这样,你既然享受了你祖上的不义之财,就必须为此付出代价,不仅是资财没收,而且是劳动改造赎罪。
说到底,满清遗老,就没有那些民国绅士来得精明了,当初爪哇民国成立,大量的民国绅士都申请去了那里,虽然要付出80%~90%家庭资财的代价。而这些满清遗老,看不上民国,除了已经跑到国外去的以外,很多人还指望能维持自己以往的旧生活,很快就走到了尽头。
现在,则是开始了海外的“全球追宝”行动。
相对来说,那些被“海外追宝”的满清遗老,一般的结果,还是要比国内的好一些,至少他们不用去“劳动改造”了,失去了资财,还能看是否有本事在外国生存下去。
整个“海外追宝”是计划执行10年的长期行动。也是对海外情报网络中外围组织的一次大练兵。例如丹尼尔这个墨西哥和美国南部的黑帮“教父”,当初李思华在美国时组建的黑帮,已经被他分散,骨干力量重新组成了好几个强力的黑帮,表面上并不来往和配合。他们由于资金雄厚,训练有素,组织严密,且聘用不少的二战退伍军人,所以在美国的一些大城市很有名。在他们的配合下,才能绕过当地FBI和警察们的视线,或者处理善后事宜。
在他管理的几个黑帮中,这几年也开始渗入一些东南亚的混血儿,他们号称是在中国统一东南亚的时候逃亡美国,加入黑帮混饭吃,不过这些人在黑帮晋升很快,不知不觉占据了几个黑帮很多的关键职位,虽然这些人很低调。
在各个黑帮中比较高调的,还是那些来自南美各个国家的拉丁人,他们与这些黑帮形成了“皮与骨”的二元关系,黑帮的核心组织,以武力维护他们的利益,而他们则将其在毒品等方面的利益,上贡一部分给组织。至于拉丁人自己的团伙,战斗力是根本不能和黑帮的核心组织相比的,他们自己都很清楚这一点。
就连美国FBI和各大城市的警察局,都知道这些南部黑帮,内部有着“战斗组织”与“贩毒组织”的二元化结构,他们打击的重点当然是贩毒组织,因为战斗组织的保密性很高,他们的卧底很难渗入,尤其是警察,根本不想和“战斗组织”对上,大家都是为了吃饭,对付这帮家伙就意味着血战,何必呢?黑帮本来就是消灭不完的,这些黑帮反而很有分寸,大家都好交待。而且抓到了战斗组织成员,也很难办,表面上他们与贩毒毫无关系,也确实没有加入这个链条,他们只是收拉丁人的保护费而已。
在这样一个体系的掩护下,南美就不用说了,那里的满清遗老有一个算一个,都被搞得“家家皆净”。而北美的情况,逐渐也差不多。FBI很快知道了一个犯罪组织,似乎专门抢劫那些清朝灭亡后逃亡的中国人,在他们想来,可能是东方特色的犯罪,不过这在整个美国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欧洲,这样的行动也在展开,不过要小心很多,中国在那里的组织力量,不算雄厚。
在美国的土地上,中国比较客气,因为双方的国家关系,目前是正常的,即使以后要斗争,不必现在就剑拔弩张。而对于那个破落货英国的态度,就完全不一样了。
1947年9月的一天,伦敦新牛津大街,大罗素广场,英国国家博物馆。
克林特与旁边的几位绅士说笑着,他们对博物馆的展品,尤其是东方的瓷器谈论着,有一位绅士,显然非常精通中国瓷器,别的人都觉得他很渊博,他得意地说道,他的父亲是大维德爵士,在青年时期就与中国瓷器结下缘份,并为之奉献了毕生的热情。
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出身于犹太富商之家的斐西瓦乐大维德,游走于清廷倒台后大量宫廷文物流散于市的北平,最终收获了规模惊人的瓷器收藏,包括近一千七百件陶瓷和一卷清宫御制古玩图,年代跨越十至十八世纪。
这位先生还感叹地说,估计他无法传承这笔珍宝了,他的父亲已经决意要将全部藏品捐出,成立“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
克林特礼貌地微笑着,似乎对于东方瓷器不甚了解,所以没有多说话。大家知道他在多佛尔有着不小的产业,从事对外贸易。本来他是个爱尔兰人,大家是不会和他来往的,不过此人喜欢绘画,几次在大英博物馆碰到他,而且他在这方面知识渊博,而且人又很健谈。
这一次大家也只是和他偶遇了而已,对于他凑上来一起,也很正常。
一个多小时后,这些风雅的绅士们彼此告别,克林特单独离去,在博物馆不远的地方,他转头看了看这座雄伟的罗马式建筑,冷笑了一声。
10天后。伦敦最近的天气有点阴沉。但是市民们的心情还是良好的,战争结束一年多了,伦敦的复兴肉眼可见,对于一些“帝国遗老”来说,比较遗憾的,就是看到美国人在伦敦的存在愈发明显了。例如那些不断进入伦敦的美国“海陆联运”的集装箱车辆,这些大车往往会让一些交通,变得拥挤,虽然他们已经是伦敦物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车就像美国人一样,粗野地破坏了伦敦的优雅。
时间逐渐进入了深夜,远处突然传来了一声巨响,大罗素广场附近的街区迅速地黑暗了下来——停电了。大约20分钟后,电力局搞清楚了事情,原来有一个巨型变压器,不知道为什么炸了,而失去了它的负荷,周边几个变压器也出了问题,估计至少要六七个小时才能修得好。
不过类似大英博物馆这种场所,是有自己的柴油发电机系统的。二战才过去一年,大家对于随时停电、随时来电的情况还是很有经验。
在停电后,值班的技术人员就去启动柴油发电机,在经过10几分钟的一番操作之后,大英博物馆的光明终于恢复,值班人员松了一口气,然后就呆滞住了,接着就晕倒了。在晕过去之前,他模糊地记着,这是一群全副武装、带着头罩,眼睛的位置带着奇形怪状装置的人。
这是来自中国的“追宝行动小队”,执行的他们在伦敦的一次大行动,他们利用在海陆联运这家公司中的事先安排,在伦敦情报站的配合下,潜入了伦敦,行动的目标自然是大英博物馆内的20000多件中国文物。事实上,行动的并不仅仅是他们,在外围,还有一些配合的小队,这几年,随着香港回归中国,有不少崇尚大英帝国的香港人来到了伦敦嘛。
他们头上奇形怪状的装置,就是第一代的红外夜视仪,在原时空的历史上,美国人在1945年二战末期,首先拥有了第一代红外夜视仪,并将之运用在了对付在日本冲绳岛上隧道内负隅顽抗的日军头上,取得了不错的战果。而在新时空,中国对红外夜视仪的掌握比美军还早。
因此利用刚才完全停电的十几分钟,他们已经潜入了反复训练过的熟悉地形的大英博物馆的各个地点,行动的第一阶段,当然就是将所有的值班人员都搞晕过去,好方便接下来的行动。
深夜的大英博物馆早已闭馆,柴油发动机的电力,也不会让它变得灯火辉煌。而在它的外围,此时是非常安静的,这里是公共区域,白天的时候人多如牛毛,而深夜的时候,人就很少了,外围的小队在不断隐秘地巡逻,发现有人就用麻醉枪打晕并绑起来扔到隐秘处,当然主要防范的是巡逻的警察。
两辆集装箱车从不远处开来,停在了大英博物馆的一处不引人注意的侧门。而在它们的周围,很快聚集了一些其它车辆,有200多人从这些车辆上下来,他们是经过训练的此次行动的“运输队“。
首先的行动目标,是位于3个展厅的公开展示的中国文物,即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33号展厅、中国玉器厅(33号乙馆)以及瓷器展厅(95号展厅)。这三个展厅中几乎囊括了中国文物的所有类别——从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到魏晋石佛经卷、宋元书画、明清瓷器,门类齐全,美不胜收。
这些公开展示的文物不过是2000件,但多数非常珍贵,所以首批运走。先运走的就是瓷器,由于容易破碎,所以集装箱车都携带了大量泡沫、木箱和包装材料,小队负责保安,运输队员们紧张地包装,然后在集装箱上装箱放好,很快这两辆集装箱车就出发了。
就在他们出发后几分钟,又有两辆集装箱车开了过来,同样的程序不断进行。
大约1个小时,在2000件公开展品完成运输后,安全小队早已打开了库房,并找到了中国文物所处的房间,于是,接下来的约19000件文物,也开始被不断地运出库房,装上集装箱车。实际上,这个过程反而大大简化了,因为在库房中,大量的中国文物是被很好地包装着,省掉了运输队们的劳动。
整个运输过程持续了约5个小时,全部完成后时间已经是凌晨4点多。而在这个过程中,高达80多辆的集装箱车已经驶出了伦敦,他们将在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将文物分批运送到多佛尔海峡的多佛尔码头,那里早已等待着一艘集装箱远洋运输船,所有集装箱都会立即装船,并且在这些集装箱的上面,是装载着普通货物的其它集装箱,而这艘集装箱船,在早上10点就会离开港口,行驶在大海之上。这艘集装箱船的所有信息,在其离港后就都会被混淆和抹掉,就算是船的名字,也不再是过去那个。当然,远洋船新的资料,一定是齐备的、“合法合规的”,是典型的正常贸易,而且有着对应的货物。
实际上,英国人最终一定会追到海陆联运的集装箱车,因为如此批量的文物要离开伦敦,没有大量工具是不行的。但他们也只是接到了订单,某家美国公司要求他们到大英博物馆接货而已,打的就是时间差。
英国人最后会知道,这些文物一定在某艘船上,可是大西洋上有着上万艘的远洋货轮,难道他们都去搜一搜?这艘船在葡萄牙的一个港口,还会重新装船,将集装箱上的货物(文物)转移到一艘散货船上。然后绕过非洲好望角,进入印度洋最后回到中国。
一次轰动世界的文物大劫案,发生在了过去世界资本主义的首都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