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350章 第二击之石油危机

第350章 第二击之石油危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帕查兹走上主席台,台下所有的人都起立,热烈鼓掌。帕查兹眼中有着泪花,伊拉克人终于又成为了国际公民,不再是国际难民。

    这是OAPEC(阿拉伯欧佩克)的新一届大会,作为新生的伊拉克共和国能源部长的帕查兹,被选为新一届OAPEC大会理事会主席和秘书长。这是海湾七国向伊拉克的示好,也是他们表示向伊拉克道歉的一种方式,毕竟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他们变成了伊拉克的敌人,为美军提供军事基地。现在面对新生的伊拉克共和国,有必要表现出诚意化解仇怨。

    伊拉克战争结束,海湾七国也是如释重负,再继续下去,国民都要造反了,政府在这几年几乎都被国民当成了臭狗屎,美国人的走狗,这对于上层维护自己的统治很不利。所以在伊拉克共和国成立后,他们立即表示愿意向伊拉克提供大量贷款,帮助伊拉克重建。

    但是伊拉克战争的结束,让他们立即面临另一种威胁,国际油价暴跌,一度下跌到了1.8美元/桶,相比之前6美元/桶的高价,最低居然只剩下了30%的价格!那些狗日的欧美金融和石油大亨,狠狠地做空了一次。

    当然,他们并不知道,本来不至于跌到这个程度,背后有中国的秘密机构在推波助澜呢,在这一波做空中,中国赚了100多亿美元,主要的手法是:在油价下跌到2.5美元/桶左右时,很多欧美机构认为已经见底,纷纷开多进仓,结果被中国的机构调动雄厚的资金,一举打穿了他们所谓的“绝对底线”,直接下杀到1.8美元/桶,导致这些机构纷纷爆仓。

    等到打到了1.8美元/桶,中国机构又趁着多数欧美机构还没有回过神,仍然心有余悸的时候,转手开多。 结果没有多久,“恰好”美国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及美元贬值,一时间油价又大涨,一直冲到了3美元以上,中国机构才逐渐了结了做多,又赚了100多亿美元。正反两次操作,中国的盈利高达240多亿美元,足够支持中国开发在伊拉克与其合作的几个大油田,以及提供对伊拉克重建的全部贷款还有多了。

    当然,由于相对于黄金和美欧股市的运作,石油期货的这一波操作,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但成果也很丰硕。

    最近的油价,在3美元/桶左右稳定了下来,但这个价格,让所有的石油生产国都非常不满,不仅只有战争结束前的一半,而且现在的价格可是贬值后的美元计价的呀,如果用贬值前美元计价,实质上最多算2.5美元/桶,仍然只有战争期间的40%略多,这让他们非常愤怒。

    帕查兹这一次来OPEC,可是带着国家赋予他的重要使命。新生的伊拉克需要大笔的钱,虽然中国、苏联,包括海湾七国,都提供了大量的贷款,但这些钱都是要还的,只能是依靠石油,但廉价的石油可不信,同样产能的石油,必须能换来更多的钱,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特使突然拜访了伊拉克,与伊拉克的新总统贝克尔秘商了一个庞大的计划,帕查兹这一次就是来推动这个计划的。

    中国的计划,其实就是推动第一次石油危机提前爆发。原时空第一次石油危机,是因为以色列与埃及等国的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决定联手逼迫美国,停止支持以色列和让以色列停战而发起的。现在李思华则决定先推一把,不等新的中东战争了。

    注意,这一次的会议并不是大欧佩克,而只是一个重叠的组织,即阿拉伯欧佩克,这算是阿拉伯国家自己的“兄弟组织”,算是欧佩克的内核,不产油的埃及和叙利亚,也是这个组织的成员。

    没有了阿拉伯国家之外的,立场难以揣度的其它产油国,在能源部长们的闭门会议上,帕查兹缓缓说出了发动石油危机的计划,立即让各国的石油或者能源部长们震惊了,这可是破天荒的事情,阿拉伯国家,能够联手操纵油价吗?美国人干涉怎么办?

    OAPEC总共有11个国家,阿尔及利亚、阿联酋、巴林、埃及、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亚、卡塔尔、沙特、叙利亚。其余还有突尼斯,但突尼斯的资格此时是冻结的。

    OAPEC有着全球石油的26%储量,而帕查兹表示,伊朗已经同意这个计划(伊朗一直与沙特不对盘,所以不参加这个组织)。而更关键的是,帕查兹居然表示,这个计划可以得到中国和苏联的支持!不谈这两个超级大国的力量,单单是考虑石油储量,这意味着这个计划,是全球50%以上的石油生产国的大联合!

    在OAPEC中实际影响力最大的沙特,很清楚帕查兹可不是随口胡说。伊拉克新政府是依靠着中国和苏联的支持建立的,中国前期已经与伊拉克签署了好几个油田联合开发协议,也与苏联签署了友好合作条约。没有这两国的许可,这个计划不会被帕查兹放到台面上来。

    沙特的石油和矿产资源大臣,艾哈迈德·扎基·亚马尼,陷入了沉思。他是沙特国王费萨尔的亲信,原时空从1962年到1986年,整整24年,此人一直担任沙特的石油大臣,是毫无疑问的沙特石油第一人。

    亚马尼的脑子转得很快,他在判断中苏支持的理由。苏联不用说,他们全靠石油出口赚外汇,任何油价的上涨他们都是欢迎的,伊拉克战争结束后油价的大幅下跌,一定让苏联很不满,所以现在的态度不言而喻。中国人为什么呢?他们需要从国外进口原油呀,油价上涨不是对其不利吗?

    亚马尼说出了他的疑问,大家都看着帕查兹,他微笑着说道:

    “当然没有免费的午餐。中国人的条件主要是两个:第一,参与国必须先与中国签署石油出口的大单,中国要在3美元/桶价格,锁定1年内100万桶/天的出口,由各国分担。”大家都点点头,这是很明显的,要对中国输送利益,要不然别人为什么帮你呢?”

    “第二,中国预计这一次石油危机后,阿拉伯各石油输出国,财政状况将大大改善。”他把目光转向亚马尼:“我在与中国特使交谈的时候,他直接给出了中国领袖以沙特为例子的预测,大家都知道,那位领袖,在经济和金融上的神奇传说,而且她从来没有出错过。”

    亚马尼非常好奇,他当然知道李思华的神奇事迹,这是传遍全世界的,他追问:“那她是如何预测的呢?”

    帕查兹一字一句地说道:“沙特的石油收益,将从去年的21亿美元,最终突破1000亿美元。”亚马尼目瞪口呆,而与会的其它人全都倒吸了一口冷气,大家不是都要发财了吗?埃及和叙和利亚的代表,眼睛都绿了,可是此时他们的国家并没有石油出产,痛啊!

    “所以中国认为,在获得了大笔的石油收入后,各位的国家,必然要开启大规模的建设,例如电力、交通、通讯、城建等,这些订单,中国希望获得其中的70%80%。中国保证其报价的合理性,而他们本来在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已经是全球最强的。”

    亚马尼长舒了一口大气,这两个条件都是OAPEC国家肯定做得到的,那么中国人会如何做,来保证美国人不敢对阿拉伯国家下手,只能来“和平谈判”呢?美军,可还有小10万,驻扎在沙特为主的地域呢。

    他的内心已经倾向于接受伊拉克的发动石油危机提案。沙特与美国,虽然是所谓的“盟国”,但大家还不是为了利益,美国人是为了石油,而沙特是为了统治稳定和国家安全。这一次的行动,沙特的利益太大了,只要中国遏制住美国不翻脸,当然要干,而且要大干,沙特的未来,可能就寄托在这一次的行动上了。至于沙美关系,总还是可以弥补的呀。美国佬又不愿意帮助石油价格上涨,低油价对他们的经济才有利,但这对沙特很不利。两国在这方面的各自国家利益,是针尖对麦芒的,完全背道而驰。

    亚马尼接下去,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那么中国和苏联,如何保证能够摁住美国人?”

    帕查兹回答:“主要是中国,苏联是在黑海策应。苏联到时会在黑海一带,与土耳其的形势变得紧张,让美军不得不被拖住。”

    “伊朗同意,中国的空军将进驻霍尔木兹海峡对面阿巴斯港后方的五个基地,对霍尔木兹海峡形成保护,同时派遣大量导弹部队进驻,对波斯湾整体都构成打击能力。”

    各国代表都又倒吸了一口冷气,中国人霸气呀,看来在美国伊拉克战争之后,中国人已经初步形成了新的世界霸主的姿态。这些部长们当然都知道,中国的GDP已经超过了美国的2倍,在美元大幅贬值后,或许已经是美国的2.5倍了,逐渐甩开了美国。

    帕查兹接着说道:“还不止于此,在巴基斯坦南部的恰赫巴哈尔港附近,也会有中国的空军和导弹部队进驻,对波斯湾以东的阿曼湾形成控制。更重要的是,中国现在的7艘航母中,会有4艘届时部署到北印度洋,实际上就是阿拉伯海海域。”

    亚马尼这下子明白过来,中国也是下了大本钱,利用美军伊拉克战争失败,处于脆弱期的时机,在中东的军事格局上,要形成与美国对半分的态势,未来这个地域的霸主,就不再是美国一国了,而是中美对峙,各取其利。

    美国会如何反应呢?亚马尼虽然不是军事专家,也看得出来,中国这样的部署下,美国打常规战争,毫无胜利的可能性。核大战则是两败俱伤,又不是你死我活的时候,就为了一个石油涨价,可能吗?尼克松又不是疯子。中国显然要美国认知,现在中国已经是真正的第一强国了,即使美国人不愿意承认,那至少也必须接受,中国是不次于美国强大程度的另一个超级强国。

    亚马尼内心下了决定,一定要说服费萨尔国王参加,沙特必须主导这一次的行动。

    他已经完全明白了中国要推动这次石油危机的目的,很显然,对他们而言,承受石油涨价,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损失,后继也可以从中东国家这里,逐步通过贸易赚回来。但半个中东的实质掌控权,可不是这点损失能比的。

    亚马尼有点对未来担心,什叶派的伊朗,这下子是上了中国人的船了,中国、巴基斯坦、伊朗,这已经是构成了中东东翼的铁三角,而现在的伊拉克,明显受到中国的影响更大。这种格局,对未来逊尼派压倒什叶派的战略目标,是很不利的。

    中国现在给了海湾七国“骑墙”的机会,他们完全可以向美国表示,七国的目标,只是让石油涨价,无意加入到中国的那一边。而美国受到中国的制约,就不敢对七国太过分,害怕把海湾国家真的逼到中国阵营去嘛。

    不过未来是未来,沙特还是先做好现在吧。

    前期的准备开始加速进行,中国军队的调动很快执行了,在两伊这两个国家,前期都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至少基地都是无需重新建设的。尤其是中国海军4航母舰队的云集阿拉伯海,引起了美军的严重关切,为了波斯湾的安全,美海军不得不从其它海洋抽调舰队,但是美海军航母的完好程度,比不上中国,中国全部是9年之内的新航母,每年需要保养维护的时间有限。但美国此时的14艘航母,就只有11艘可动,所以全力抽调,最后也只能在北印度洋,保持5艘航母舰队的规模,相比中国的优势,不算太大。

    苏联与土耳其的关系又紧张了起来,据说苏联看土耳其越来越不顺眼了,认为苏联的黑海舰队必须可以自由通过土耳其海峡,如果土耳其再所谓的根据条约阻碍,苏军中的强硬派主张直接打掉土耳其的空军和海军。美国海军被迫派了另外2艘航母舰队,到土耳其海峡附近压阵。

    西元1972年1月5日,晴天霹雳降临西方,OAPEC八个产油国,加上伊朗联合宣布,由于西方石油巨头恶意压价,导致国际油价低迷,严重损害了产油国的基本利益。为了保证合理的油价,即日起,以上国家的出口油价,提升到10.65美元/桶,为了保证这个油价,同时各国削减产量20%。从每天约2250万桶,下降到不足1800万桶!

    OAPEC同时宣布,如果削减产量20%还不能稳定新的油价,那么参与国准备好了再降20%的产量!

    事实上,石油公司与一些西方金融机构,包括美国政府,已经有所预感,因为近期OAPEC各国官员之间来往频繁,有非常多的秘密会议,本来CIA近期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打探这方面的情报,大家都判断中东国家可能要提高油价,所以最近的一个多月,油价已经在投机者的推动下,开始上涨突破了4美元/桶,但谁也没想到,这帮阿拉伯佬,居然下手这么狠这么黑!

    尼克松很生气,此前他曾经亲自打电话给沙特的费萨尔国王,以及阿联酋和卡塔尔这三国元首,试图安抚他们,不要提高油价,因为美国的通膨在美元超发之下毫无萎缩之势,油价一涨,当然各种物价还会疯涨,让美国更难以控制物价。当时他承诺向海湾国家,提供更多的军事支持和武器装备,美国会保障他们的安全云云。

    这三国的元首当时都答应,会考虑美国的利益。结果完全背弃了对美国的“承诺”,一帮王八蛋!

    但尼克松与CIA、美军首脑等人研究对策的时候,才发现危机远不止于油价。这个时候中国军队的部署情报已经清楚,而结合石油危机和中国的军事部署,很明显的一个结果呈现出来,美国不再是中东和波斯湾唯一的霸主了,中国人“蛮横”地占掉了一半!

    到了这个时候,尼克松等人,也才对包括沙特在内的阿拉伯产油国的强硬态度恍然大悟——很明显,这些国家已经决定,不能把鸡蛋,都放在美国这一个篮子里,他们开始在中美之间骑墙。这一次的石油涨价,必然得到了中国同意的默许,中国是宁愿承担油价上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要拿下半个中东!也要让所有的中东产油国,欠下中国一个大人情!

    例如伊朗一向民族主义情绪强烈,可为什么允许中国驻军了?还不是要保证自身的石油利益,与中国做了交换。如果能维持现在这个比原来价格高34倍的油价,让他们卖屁股都行,更不用说驻军了。

    所以现在这个问题,已经不单单是美国内部的利益问题,低油价再好,也没有美国的霸权重要。但是在详细分析后,尼克松们发现,这一次,美国人是站在了除了欧共体盟友以外,几乎所有国家和利益团体的对立面!

    阿拉伯产油国不用说了,埃及叙利亚这样的也会从他们那得到补贴,不会反对;苏联为了自己的石油出口,当然是坚决支持他们;中国为了控制中东东部,已经默许。所以美国如果态度强硬,那就对上了空前的对手——所有中东的利益方!

    在这个地域,美国的唯一帮手,是以色列。但中苏都已经下场,以色列也不敢动,这个时候动,以色列就要承担被中国和苏联可能联合打击的代价,他们是承担不起的。至于西方盟友,法国不用指望,就靠孱弱的英国吗?

    所以美国只能是单枪匹马,但美国的凭依,无非是海军,在沙特等国的驻军也是以海军和空军基地为主,陆地上肯定不会是随时会出现在伊拉克的中国陆军的敌手。

    但是中国在北印度洋的海空军实力,并不逊色于美国,或许航母舰队还有差距,但加上中国在阿拉伯海两边的空军支持,美军总体并没有优势。而且如果走到了两国海军对决的地步,那和打核战争也没有什么区别了,输掉的一方必然发动核战。

    核威慑呢?军方和CIA也觉得没有什么用。中国在去年刚刚发表了公开的舆论,说如果全球发生核战,只要还有一个国家能幸存下来,那必然是中国。道理很简单,中国的山脉太多了,建国30多年来,修筑了无数的山体或地下工事,有些是作为食物的储藏库,有些是核导弹的掩体,更有许多是军事基地。这些工事,据说大部分做了“末日设计”,可以过滤核污染等。

    中国的这些说法,按照CIA和军方的分析,或许中国人有吹牛,但大体上还是有基础的,至少他们的这类工事掩体,恐怕要比美国多几十倍上百倍。

    最终,美国上层得出了结论,只能是政治解决,谈判出一个合适的、各方都能接受的石油新价格。过去西方占便宜的低价,肯定是一去不复返了。

    亨利.基辛格博士,承担着美国政府的重任,开始了对中东国家的穿梭访问,试图尽早实现各方的妥协。

    然而,还在没有得到结果的时间内,美国以及整个西方的经济,已经开始被剧烈冲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