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第四击之南洋风暴
南洋,加里曼丹岛,马来西亚首都古晋,海边的一座小山上。
这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庄园,草坪上摆放着一套桌椅,有着大大的遮阳伞。两个男人对坐喝着咖啡,神色都比较凝重。
年长的一位,是马来西亚现任总理拉扎克,而他对面的一位,则是被他看好,作为执政党巫统继承人的马哈蒂尔。以这两人的影响力,他们完全可以代表巫统的立场。
马哈蒂尔沉凝地说道:“现在看来,我们巫统控制的国民阵线,在选举中的形式不妙,背后有中国支持的马来西亚GC党,他们现在的支持率摇摇领先,我们竞选很可能失败。”
“但我们能做的很有限,非正常手段完全不能用,否则马来西亚可能陷入战争,国家将不复存在。现在美国的两艘航母构成的舰队,在我们北部的苏禄海和苏拉威西海机动,但中国毫不示弱,他们也有双航母舰队,在南海和爪哇海机动。双方现在不敢离开自己的空军基地太远。但正因如此,美国海军居然需要菲律宾的空军基地支持,不敢进入南海和爪哇海,说明他们并没有战胜中国的把握。”
“现在,马来西亚的选举,将决定马来西亚政体的走向。中美两国都非常关心,但正因如此,这场选举,让我们难以动作。对于美国来说,现在印尼已经完全赤化,而刚刚发生的爪哇民国政变,让果党政府重新变成完全中立,他们也不愿意踏入中美之争的浑水。南洋三国之中,就属我国的政体倾向未定,现在变成了角力的中心。我有点不理解,中国为什么要推动我国变成印尼那样的体制,而不是允许我国如同爪哇民国一样中立?国民阵线,可从来没有站到美国的一边。”
拉扎克没有马上回答,他沉吟了一会后,才对马哈蒂尔缓缓说道:
“你知道,我们巫统传统上可以算是一个民族主义政党,我们的主张,是马来人的马来西亚。”马哈蒂尔点了点头。
“巫统的多数人,仍然在怨恨中国人把马来人,赶出了富饶的祖地,我们被迫来到了这个贫瘠的岛屿,虽然领土扩大了一倍还不止,有74.33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但富饶的程度差远了,在经济上几乎需要从头开始。”马哈蒂尔当然同意这个说法,他本人就是对中国藏着怨恨的人之一。
“但是如果不抱偏见,中国人也为我们解决了根本的问题,让华人与马来人彻底切割了。现在国内还有多少华人?”
马哈蒂尔再次点头,作为成熟的政治家,他不能否认事实,现在国内的华人,大约只有两三千,这些人原来都是与马来族群关系密切的大地主或庄园主,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基础”而已,自然现在也对马来西亚的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力,都很有限。
“中国人的态度很明显,给我们机会,看马来人自己的能力。在他们看来,原来马来亚的富饶,在他们看来多半是华人的功劳,马来亚开始发展的时代,我们马来人都不算开化。现在让我们独立建国,让我们拥有一个世界的第三大岛,那我们马来人发展不发展得起来呢?”
“很遗憾,到现在为止,马来西亚是做得不够好的,要不是当年拿下了文莱,有了石油收入,我们今天连起码的财政平衡,恐怕都做不到。”
马哈蒂尔攥紧了拳头,拉扎克说得难听,但是事实。
拉扎克叹了一口气,说道:“但是在马来西亚艰难发展的这30年里,中国已经不是过去的中国了,他们现在是全球第一经济大国,今年由于美元大贬值,恐怕中国的GDP,会是美国的2.5倍以上了。所以就带来了两个对我们有影响的效应,第一是美国力量在中国附近的任何存在,都变得极为刺眼,中国人不愿意再接受;第二就是巫统的民族主义倾向,在中国人看来,马来西亚都没有什么华人了,完全是马来人一家独大,那么你们还强调民族主义,是想干什么呢?针对中国吗?”
马哈蒂尔有所领悟,拉扎克的话打通了他的思维盲区。拉扎克继续说道:
“在这个中国人力量占据优势的地域,从中国人的角度看,未来各国必须是,经济上与美国往来甚至热络都不要紧,但政治和军事上,都必须驱逐美国的影响,倒向中国。印尼是提前做到了,所以现在最稳定;常凯申政府与中G有历史积怨,不被信任,所以爪哇民国有了政变,其新政府虽然号称中立,但未来在政治和军事上,实际上被纳入了中国控制的范畴。现在就剩下我们马来西亚了。”
“如果你是中国的领导人,是选择亲近中国,甚至政体政治模式,都倾向于中国模式的GC党,还是选择强调马来民族主义,在中美之间骑墙的我们巫统和国民阵线?”马哈蒂尔这下子完全理解了,他的脸色变得痛苦。
“我得到的情报,由于中国现在的资本开始富余,因此在选择性地输出,次大陆和东非的社会主义国家自然是重点,但南洋国家也是一个选项。这一次GC党就得到了这个许诺,一旦他们取得马来西亚政权,中国将会对马来亚的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投资,允许我国未来以石油收益赎回。”
“你知道我国是典型的岛国形态,岛的中间是山地,四周为平原。南部地势很低,成为大片湿地,很少有人进去。所以我国的根基,就是岛屿北部山地四周的平原,但这些平原被山地切割,需要大规模的交通建设,开挖隧道,用公路和铁路将它们联成一体,未来才有真正大发展的余地。”
“靠着我国自己的力量,几十年都未必做得到。甚至美国也无法帮我们做到,他们对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并不擅长,而且美国公司做的话,昂贵无比,我们也承受不起。能够帮我国解决这个发展的根基问题的,只有中国能做到。现在,GC党拿到了这个承诺,他们上台,会获得中国5年内100亿元人民币的30年长期低息贷款,足够完成这样的超级工程。而解决了交通,中国的企业投资,也就会纷至沓来。甚至西方的企业,也会看到我国的最新优势。”马哈蒂尔的神色变得惊愕,原来如此!
他想起了去年,他去中国的西南大区参观访问,看到新的马来亚(中国人叫做柔佛)时,不由自主的自卑。中国在原来的东南亚285万平方公里的地域上,单单修筑的干线铁路,已经超过了101万公里,而干线公路,更是达到了十倍,超过100万公里。这些铁路和公路,将原来大部分地区属于崎岖地形的东南亚,完全联结成为交通便捷快速的大经济区域,而马来亚包括吉隆坡(中国人称为河口市)的变化,让他已经完全认不出来了。最熟悉的吉隆坡和新加坡,完全变成了中国南方风格的新城市。
他并不知道,在原时空的历史上,由他本人提出的“泛亚铁路”,贯通整个东南亚诸国,预算长度不过是5500公里,而现在中国已经建成的,是原时空他的计划的近乎20倍!
当然,在新时空看到这样的成果,让作为坚定的马来民族主义者的马哈蒂尔,彻底地死了重返马来亚的妄想。从那个时候起,他才全力以赴地重视在加里曼丹,建设一个富饶的马来西亚,不再去考虑什么“重返马来亚”的妄想。
“这个消息,恐怕不到十天,就会传遍马来西亚。你说,人民是会支持GC党,还是会支持我们?”马哈蒂尔痛苦地摇摇头,这还用说吗?
“我还知道,我国军队和警察系统中,几乎所有的重要将领和领导人,都接到了中国的所谓提醒,提醒他们不要干涉选举,否则可以看看当年印尼那些试图干涉的人的下场。中国人,已经彻底地堵塞了我们采用不正常手段的任何可能性。难道我们去寻求美国CIA的支持?那恐怕我们都会死无葬身之地了。”
马哈蒂尔在西元1972年的时候,年龄已经是47岁,算是经验丰富的政治家了。但这个时候他也感到茫然,以印尼的经验来看,一旦GC党执政,就很难动摇,原因很简单,他们得到中国的全力支持,可以展开国家真正的基础建设和发展经济,这显然得到人民的支持,所以只要他们自己不做死,别的党派就很难动摇他们的地位。所谓选举制,只不过是“尊重过去的影响”,但实质上,就演化为印尼那样的一党专政。
拉扎克又缓缓地叹了一口气,说道:“我就要退休了,未来巫统和国民阵线的道路,要你们自己来选择。不过,我个人可以给你们几个建议。”马哈蒂尔仔细地听着。
“GC党上台执政已经不可避免,但我们巫统,要保持住最大反对党的地位,这样未来才有重新执政的机会。因此我建议巫统要进行改革。第一,巫统的民族主义色彩要削弱,但关注和专业经济政党的角色要加强,人民认为我们关心发展经济,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我们未来才有执政机会,也才能一直凝聚人心维持最大反对党地位,一个经济第一的时代将要到来,民族主义不会吃香了,对马来人来说,民族主义的时代过去了。”
“第二,巫统在淡化民族主义色彩后,要转变为政治上和人脉上亲中的政党,与中国的政界和企业界的人士,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中国的经济力量,大举渗入马来西亚不可避免,也只有这样,马来西亚才有发展成为国家繁荣的希望。通过亲中,向我国的人民展现,巫统是以关注民生为基础的新政党。”
“第三,巫统要维持与美国的良好关系,美国的经济力量,至少是对中国的一个平衡。但切忌不能表现出政治上亲美的姿态,例如模仿美国的政体等方面的倾向,这会被中国非常忌惮。”
“第四,我们巫统要深入发展基层力量。未来马来西亚本土的企业和经济组织,一定会有一些人崛起,巫统要结合这些人的力量,才能维持强大的反对党能力。我读过一些GC主义的理论,有一句话我很赞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未来的政党,没有经济基础,那就是空中楼阁。”
马哈蒂尔咀嚼着拉扎克的建议,在新时空,他受到了更多中华文化的影响,因此他马上觉得,这就是中国人说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长期化战略。先做扎实自身,然后等待“天下有变”的时机。
两人抬头向大海的方向望去,海浪轻轻摇曳,在阳光照射下泛出点点金光,有海鸟在大海上飞翔,海风吹过来,一点点的海腥味。
风物长宜放眼量,未来的一切变化,谁能知道呢?
西元1972年的9月,马来西亚大选,GC党顺利上台执政,他们很快颁布了很多类似中国的新政策,开始将马来西亚导向类似印尼的政体,现在这种混合了资本主义选举制和一定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政体,被全球媒体称为“资本社会混合体制”。
对于GC党的新政,本来马来西亚人都预期,反对党巫统,会在一些方面激烈反对的。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巫统进行了全面的配合,按照他们的声明,马来西亚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发展国家的经济,让国民的生活迅速改善提升。为此,全国的政治力量应该团结一致,巫统不会为了反对而反对。
巫统的立场,得到了马来西亚各界的赞赏,而新任党魁马哈蒂尔,也因此被称为马来西亚“成熟的政治家”。
除了失去政权的巫统,最失落的就是美国了。在民国政变的同时,CIA的分析,已经注意到了马来西亚的大选,如果GC党上台,那么很明显,民国中立,而另外两国完全倒向中国GC主义,美国在这个地域,在政治上将失去影响力,等于中国将“政治前线”,直接推到了澳大利亚的门口,而澳洲本身,还有个澳日的大肿瘤,南太平洋地域,美国几乎将是全面失守,这显然是中国对美国在亚太的一场“完美风暴”。
这种前景,让尼克松和基辛格都非常重视,让他们试图尽力挽回这种局面。一直在为石油危机而努力的基辛格,此前专门抽时间,在6月的时候,访问了马来西亚,试图沟通巫统,在美国支持下,打压GC党。但被害怕中国干预的巫统拒绝。
美军为了配合美国的外交,这几个月一直有2艘航母带领的舰队,在苏禄海和苏拉威西海晃悠,这里可以威胁到马来西亚所在的加里曼丹岛最重要的北部地域,但这种努力,被中国南海舰队抵消了,他们同样在加里曼丹岛北部的南海海域,部署了2艘航母舰队,使得美军对马来西亚的威慑被抵消。
而美国也接到了中国的警告,马来西亚的大选,必须是一场“干干净净”的选举,如果CIA介入,那么就让CFIA与CIA比划一下,谁在马来西亚有更强的力量和更深的根基。而且如果美国干涉,中国会让全世界都看到,美国在所谓“民主自由”上,完全伪善的面孔。
权衡再三,尼克松和基辛格痛苦地发现,陷入石油危机的美国,能做得真的有限,1972年预计美国的经济会萎缩4.5%以上,油价居高不下,导致通膨也居高不下,虽然即将与OAPEC达成油价协议,但最终的油价肯定在8美元/桶以上,相比从前的低油价,完全是天壤之别,通膨也不会马上下来,美国包括欧洲的经济危机,很难短期改变。
对于马来西亚,既然政治和军事的手段现在不能用,那就只剩下了经济和意识形态的手段,而意识形态是需要长期努力的,更需要美国自己的生活、收入和强盛给力。
所以只剩下了经济手段。但现在的美国状况,根本不可能对马来西亚的巫统,提供大规模的经济援助。本来美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落后于中国,实力变得有限,中国可以用100亿人民币,来收买马来西亚,美国能拿得出对应的50亿美元吗?或许能拿得出来,但凭什么马来西亚在美国的天平上如此重要呢?
要是尼克松向国会建议,给马来西亚50亿美元贷款,恐怕会被议员们喷死,而幕后的大老板们也不会同意,马来西亚不值这个价。更何况中国还提供其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美国可以提供,但价格恐怕是中国的至少45倍,马来人不会感兴趣的,他们负担不起。
尼克松和基辛格等人发现,政治、军事、经济、意识形态,现在都无法压过中国,那还能怎么办呢?靠CIA搞阴谋政变吗?中国人早就预防并警告了,关键CIA在马来西亚找了一圈,发现中国人早有防备啊,重要人物都被警告过,各个噤若寒蝉,谁愿意豁出命来,帮CIA投入完全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呢?
最后美国的决策,还是只能退缩,完全没有取胜之机嘛。
基辛格向尼克松感叹:美国的当务之急,已经不是应付这种由于中国的强大,而在全球各地掀起的事变,如果美国不能改变强弱的对比,不能给亲美势力以明确的预期,美国很难改善处境。美国需要迅速从石油危机中摆脱出来,愈疗伤口,重整旗鼓,否则持续下去,美国将越来越不是中国的对手,现在美国已经看到了经济总量不到中国一半后,表现出来的恶果了。
尼克松的心中,自然不是滋味,美国二战夺来的全球霸主地位,持续不到30年,就要结束了?当年美国的最大对手苏联,此时看来,仍然强大无比,经济总量也在靠近美国,而中国就更不用说了,不但超越了美国,而且持续地把美国抛得更远。
美元霸权剩下不到一半,美军霸权大约只能算1/3还不到,经济危机袭来,计划中的美元新支柱石油霸权,本来就只可能有一半,但现在搞定海湾七国并非易事,能否建立起石油美元的新结构,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坐在美国总统这个位置上,尼克松突然感觉,有点多灾多难、风雨飘摇的味道,总统的位置不好坐呀,尤其是在这个任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