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第五击之南美暗洞
西元1972年9月,南美玻利维亚,初兴城,“玻利维亚社会党”总部。
时光的力量非常强大,6年过去,这个当年的初兴城已经成型,加上周边的种植园村落,现在有差不多60万人,在此时不到600万人的玻利维亚,是毫无疑问的大城市。
从人口规模而言,远远超出了最初的计划——当时不过是考虑20万人的城市。但社会主义新型管理体制下,初兴城的吸引力是非常强的,它已经成为南美有名的“乌托邦之城”,让玻利维亚社会党,在南美政坛享有了高度的声誉,被玻利维亚执政的“民族主义革命运动”,视为最大的对手。
不过该国的执政党,对于中国暗中支持的“社会党”也无可奈何,因为玻利维亚的人口大部分在首都拉巴斯、圣克鲁斯、科恰班巴这3个大城市,老实说,此前玻利维亚除了这三个城市,其它地方就没有多少人,所以执政党的势力,也局限在这三个城市,虽然这3个城市的人口,至少要占全国的70%以上。
社会党建构的“初兴城”,在西部的高原山区,是一个矿业和工业城市,别看只有6年的发展,工业却是玻利维亚最强的,表面上还有着美国财团的掩护,而执政党也知道社会党有着不弱的军队,实际上他们就是国中之国,政府是管不了他们的,虽然不时打嘴仗,但也就这样不断地拖下来了。
社会党的总部,此时正在进行一场决定玻利维亚命运的重要会议。
重房信子作为军事负责人,讲述着计划:
“革命军到上月为止,有正规军1.5万人,编成革命军第一师,下辖3个步兵旅和一个特种团;自卫部队2.5万人,编成5个自卫旅。民兵5万人。”
“中央在6个月前,秘密派遣的1.5万国卫部队,与第一师交换部分人员后,暂时编成革命军第二师,这部分人员很多来自青藏藏区,容貌上比较类似玻利维亚印第安人。最近几个月,进行了语言方面的急训,他们在国内,也已经进行了超过1年的语言训练,所以现在普通的西班牙语和克丘亚语会话,普遍问题不大。”
“本次行动,计划动用全部的革命军2个师,以及3个自卫旅。以压倒性的主力部队,顺着贝尼河南下,一举击溃政府军主力,占领首都拉巴斯。然后在拉巴斯驻扎2个正规团,以及1个自卫旅。其余部队分兵2路,分别攻打圣克鲁斯、科恰班巴等几个主要城市,争取在短期内摧毁旧政权的全部武力,建立起新政府,实现对玻利维亚的有效统治。”
“玻利维亚在若干年前与智利的战争中,失去了出海口,变成了纯粹的内陆国家,这对于发展很不利。目前通过走私来形成的渠道是不稳定的。在稳定玻利维亚后,我们与智利必然有一战,要重新获得出海口,预计需要在解放1年后发起。或者,就要推动秘鲁革命,用秘鲁的港口替代智利。”
“为了避免美国的干涉,我们不能直接打出GC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的旗帜,需要混淆CIA的判断,让他们暂时以为我们是个右翼资本主义与左翼土地改革这样混淆政策的混合体。”
政治负责人陶志明的思考更深,他还知道中央的一些特殊考虑,目前正在计划。对于军事上他不太注重,因为玻利维亚军队不过3万人,而且毫无战斗力,且装备垃圾。
最关键的,是原来以为中央会派遣10万干部,但现在是600万人!现在这还是高度机密,未来也不会公开,他们正在国内紧张地学习本地语言和风俗。
中央的考虑是,玻利维亚太大了,足足有约110万平方公里,而全国人口仅600万,根据地虽然从南美其它地方吸纳人口,但估计最多短期能够增加200万就了不起了。这样的人口规模,难以形成强大的辐射基地。
所以干脆派遣600万人,不仅是大大扩充了人口数量,这些人都会取得中国与玻利维亚的双重国籍;更重要的是马上撑起了玻利维亚的工业和军事所需的人力。
在这样的国家,农业是次要的,很容易就达到能够生产足够的粮食。真正重要的,是要利用好当地矿产极其丰富的优势,快速地建立一个能够满足南美革命所需的大工业基地,这个基地必须控制在自己人的手里,也只有中国具备充分教育的工业人口,能够快速实现这个目标。
玻利维亚具备黄种人为主的特殊性,这就使得这个匪夷所思的战略,具备现实的可实施性,这些人员还有特殊的用途,例如对底层印第安人和混血儿,进行一对一的教育,能够快速地拉动这些原来愚昧无知的人员成长起来。
如果能够完成这个计划,那么革命初步胜利后,再有10年左右的时间,一个人口有17001800万,初级工业基础完备,人员在美洲高素质,组织完善、基层坚强、社会体制和生活水平,足以对南美产生足够吸引力的体系,就可以形成,以此再推动南美的革命,就有了坚实的根基。
这样还有一个深远的用意,派遣的600万人,以及当地培养的干部,未来就是中国在南美的主力干部了,这些人通过10年的时间,完全可以深入南美的各个社会,对之了如指掌,使得中国推动任何一国的革命,都能够有着足够的先期干部群体。
600万人,可不是单单为了玻利维亚,而是为了整个南美。
西元1972年10月1日,社会人民党宣布组建革命军,并顺着贝尼河南下,兵锋直指首都拉巴斯,全国大震大!
社会党宣布,由于原政府贪污腐化,体制混乱,让玻利维亚人民长期陷入贫苦境地,为了救国救民,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社会党要夺取全国政权,在自由和民主的旗帜下,建立起一个新的玻利维亚!公告呼吁政府军放下武器,不要为腐败的政府殉葬!
执政党“民族主义革命运动”自然是气急败坏,他们立即调动政府军,准备阻击革命军,殊不知之所以公告,就是为了让他们集中政府军,好一次性消灭,免得日后多费手脚。
10月10日,两军决战于索拉塔。从装备上看,两军都是“腊鸡”,似乎都很落后,革命军装备的三国牌,中国、苏联和美国的武器装备都有;而政府军,大部分是旧式的美式装备。但革命军是为了掩人耳目,避免CIA的情报员发现端倪。
但革命军的实质,是一只严格训练的现代军队,对上政府军那种还不如民国军阀的军队组织,虽然武器上并不犀利,但还是如同摧枯拉朽,在两天的战斗中,就彻底打垮了这支高达2.5万人的政府军主力,并在其后的追逐中,俘虏了大部分人。
到10月14日,革命军就进入了拉巴斯,政府高官纷纷逃亡。革命军接管了拉巴斯的各个政府部门,社会党进入后,在10月15日宣布临时政府成立。
CIA的目光自然盯了过来,但初步的调查结果,是南美的又一次政变而已,CIA没有发现玻利维亚的这一次有什么意外,这个社会党与美国内部几个小财团有点关系,在他们的支持下,主要在开发金矿和铜矿,说明这个党可以接受美国的渗透,破坏力应该不算太强。
此时CIA正忙于准备颠覆玻利维亚的邻国,即智利的民选阿连德政府,预计会在1973年发动。所以CIA在南美的相当部分力量,都集中到这件事情上去了,智利作为所谓南美的三强国,相比玻利维亚,自然要重要得多。因此,玻利维亚引起了CIA的一定关注,但没有特别关注。在玻利维亚新政府并没有宣布什么执行GC主义、社会主义政策,以及反对美国这类的宣言后,此事就被搁下了。美国驻玻利维亚的大使的感觉,是社会党与前党派一样,对美国都不亲热,但显然也没有反美的意图。
关键是当时的CIA局长赫尔姆斯,此时的心思不在这些事务上,否则这个数十年经验的老辣CIA特工,可能会从此后的迹象中,看出不对的地方。
但赫尔姆斯此时哪里顾得上!6月17日,尼克松所在的共和党为了在竞选中胜利,派麦科德等五人,潜入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所在地的水门大厦,偷拍文件、安装窃听器,被大厦保安当场抓住,著名的“水门事件”就此拉开序幕。
尼克松为了保全自己的总统宝座,决定让中情局担当“替罪羊”,以“国家安全”的名义,承担此事的全部责任,从而掩盖白宫涉嫌其中的事实。但令尼克松意想不到的是,赫尔姆斯竟然对他说“不”,因为赫尔姆斯觉得这样的话,CIA就被毁了,或许国会撤销了CIA也不一定。
尼克松为了今年的连任成功,暂时没有动赫尔姆斯,但现在他的地位无疑是风雨飘摇——如果尼克松连任成功,肯定会把他从CIA踢走。
这个时候,政变频繁的南美又发生了一次政变,而且发生在“猫不拉屎”的玻利维亚,赫尔姆斯怎么会重视呢?
新时空后来的发展,这一段历史果然没有变化:赫尔姆斯在1973年被撤职,而接下来的CIA第7任局长施莱辛格和第8任局长科尔比,这两位都可谓传说中的猪队友和猪领导,他们推行所谓的改革,让CIA大伤元气,人心涣散。
施莱辛格的任期只有5个月,所以还留了一条命,中情局的那些资深特工没有对他下手,不过这老兄差点搞出另一场大麻烦,在福特总统任命他担任国防部长的时候,刚上任,就有人企图用82空降师搞兵变,要他的命。
至于第8任的科尔比,结仇就更多了,以至于他在退休后,在一次夜间划船中失踪,8天后,媒体报道他的尸体在船下被发现。公开的死因说是心脏病发作,落水而亡,而家属说他从来不在夜间出去划船,怎么死的就不用说了。
所以玻利维亚这个新基地,赢得了几年宝贵的发展期,CIA陷入了由水门事件导致的内乱,没有个五六年,恢复不了元气,最近的年月,他们有限的人力和注意力,不太容易放到玻利维亚来的。
玻利维亚新政府成立后,当然有一段时间,是大肆抓捕旧时代的官员,以及很多支持旧政府的庄园主等人物,新政府虽然抓得比较多,但在南美这也是司空见惯,没有人怀疑什么,最终,大清洗,以数万人的失踪而告终。
有几个美国小财团,低调地来到新政府治下的玻利维亚开发项目,他们拜访了美国大使,得到了他的全力支持,他把这些财团,介绍给了新政府的商务部长等人,而很明显的,这些财团得到了新政府官员的热情欢迎和高度配合,这让大使觉得欣慰,玻利维亚人还是对美国资本渴求的。
玻利维亚很大,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大量的人口,开始从智利以前从玻利维亚夺取的港口,即伊基克、托科皮亚等地方涌入,也有些人从秘鲁的港口上岸,他们穿过狭窄的海岸,消失在前往玻利维亚的方向上。在此前的6年中,多条走私渠道被开拓,现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对于智利来说,这是国家的边角地带,他们根本管不过来,此时的阿连德政府根本不稳定,CIA每天都在搞他,想让他尽快下台,军队的眼睛都盯着首都,除了当地人,谁会关心根本不影响智利的边远地区的走私呢?
至于有一条美国财团修筑的干线公路,从伊基克和托科皮亚这两个港口,一直接入到玻利维亚,这也是很正常的,美国佬在开发玻利维亚的矿产嘛,只要他们交了税,谁会在意呢?
大量的工业设备,抵达了这两个港口,然后被运输车辆送入玻利维亚,消失在玻利维亚的各地,按照此前就已经完成的顶层规划,大量的新城市,开始依托矿产而修筑,而在新政府强势的军令和“高薪”吸引下,三大城市中,大量的人口,开始从这几个城市消失,他们可以在其它指定城市,得到政府提供的高薪职位。一场10年期的大建设,完全没有声张地开始了。
玻利维亚是世界上矿产品蕴藏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尤其是想得出的金属,几乎这里都有。矿产开发、冶炼和初加工的工业体系建设,因此是最优先的。经过前面6年在初兴城的发展,已经有了一些基础,但真正的大规模建设,从现在才开始。
最重点当然是金矿,这是中国一贯的做法,先解决资本问题。以被先锋集团收购的“美国南方公司”为龙头,选择了几乎所有的大金矿,开始建设,玻利维亚的金矿储量,以纯金计算,高达2000吨,反正疯狂地开采就行了,该国被叫做“坐在金矿上的驴”,这可不是白叫的。仅次于金矿的是银矿,该国有1500万吨银矿,是真正的“银山之国”。
其次是铁矿,钢铁是工业发展最基础的金属嘛。该国有蕴藏量450亿吨,在拉美仅次于巴西。最大的铁矿位于与巴西交界的穆敦矿,平均品位50%,是很好的富矿,所以一开头的重点,就是这个大铁矿,并在附近建设一个新的城市“钢铁市”。
再次是铜、锰、锡、铝、锌、锑、钨、铋、镁、锂、铀、铌、钽,重点是铜矿、钨矿、锂矿、铀矿,尤其是锂储量1亿吨,居世界第一。
老实说,李思华本人的矿产地图金手指,在玻利维亚是应用得最淋漓极致的,这当然是因为玻利维亚矿产极为丰富的缘故。
当然,该国的资源结构不是没有问题,最大的弱点就是缺煤,这应该说是大半个南美共同的缺陷,曾经有历史学家分析,南美之所以没有形成美国那样的大国,甚至没有能形成欧洲列强那样的次要大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煤,工业革命的关键要素在于钢铁产量,而钢铁产量又取决于煤和铁,没有铁矿没有煤矿,就没办法制造钢铁,没有足够的钢铁,就没有办法进军重工业和制造业,南美煤炭的储量只占全球的1%,当然没办法诞生工业大国。
不过玻利维亚此时需要的煤炭,还是有解的,那就是从哥伦比亚进口,这个国家算是南美唯一的煤炭大国,已探明储量超过67亿吨,而且全部是高品质的无烟煤和烟煤。这里的煤,利用海运进口还算方便,所以先用美国公司的马甲开始了进口,未来要做到每年进口2年需要的煤,在玻利维亚大量储备未来所需煤炭。除了玻利维亚,就只能从北美的加拿大进口煤炭了,当然没有哥伦比亚方便。至于从美国进口,还是因为太敏感,暂时不考虑。
钢铁这样解决了,另一个重点自然就是油气,好在玻利维亚在这个方面很不错,石油储量一般,但也超过10亿桶;关键是天然气太丰富了,已探明的储量,就超过了70万亿立方英尺,相当于2万亿立方米。而且这还是到李思华前世2022年已探明的,这个落后国家,未探明的天然气多着呢,足够其国内消费无数年了。
所以该国的工业和民生,在很大程度上要实施“以气代煤”,进口煤碳,主要是用在钢铁和其它矿产的冶炼上,真正的电力体系,就是以天然气发电为主了。
当然,电力的补充,还包括大量的水电,玻利维亚的境内有好几条大河,又是高原向平原这样过渡的地形,修筑大量水电站不成问题,全国潜在可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高达4万兆瓦。如果能开发出个50%,都不用其它手段来发电了。
所以前期天然气发电,然后逐渐用水电替代,将宝贵的天然气保留下来,用在化工和化肥生产上。
中国对玻利维亚的工业开发力度很大,前期投资高达200亿元,立即投入建设的企业,也超过了200个,几乎是以国内的力度来实施建设,这当然也是与玻利维亚丰富的资源关联的。
中国在南美推动革命的第一个大根据地,独立国家玻利维亚,开始诡异地开启了南美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大工业建设。
陶志明们现在并不知道,在李思华的计划中,如果第一期发展顺利,未来还要追加5001000万人和其它工业投资。在她看来,这个国家在坚实工业的基础上,发展到3000万人或以上,才能成为南美革命最坚实的一个基地,让美国除了发动世界大战,没有办法消灭的中等强国。说白了,这就是因为南美太远,而特别发展的一个“小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