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醉乡偶尔清醒的叶利钦
西元1995年12月,天寒地冻的欧俄首都莫斯科。
叶利钦摇了摇头,昨天喝的伏特加,让他的脑袋仍然有点痛,或许,是该少喝一点酒的时候了。
但是真的很痛苦,每天看到那些表面恭恭敬敬的人,有时候就会想到这些人在背地里,恐怕对他叶利钦是百般诋毁,耻笑他是个废物,真正的无能之辈。这种猜疑,让他感到颓丧和惶恐,
他现在可以理解戈尔巴乔夫了,以前他总是觉得戈尔巴乔夫,简直是个窝囊废,谁在他的位置上,都能干得比他好。但现在他不会这样想了,自己干的事情,真的比戈尔巴乔夫强很多吗?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他有点后悔,对戈尔巴乔夫太苛刻了,剥夺了他作为前苏联总统的一切待遇,使得戈尔巴乔夫只有微薄的退休金,不得不靠写文章、接受采访,并在影视中,扮演他自己形象的角色来谋生。自己今日对戈尔巴乔夫的苛刻,焉知他日,新的领导人,不会同样回报在他叶利钦身上?虽然他的家族现在很有钱,但是如果别人翻老账呢?
他不能不惶恐啊,自从他力主推行的“休克疗法”完全失败之后,痛恨他的人到处都是,虽然他掌握着斯大林一般的权力,但真正支持他的人越来越少,大家都觉得叶利钦除了为自己的家族捞了不少,让他的亲戚子女,掌控一些国企捞钱以外,在治国上完全是垃圾的水准,搞得一塌糊涂。
他也没想到,他看好的盖达尔担任总理后,会表现得那么垃圾。这个该死的“休克疗法”,来自那个据说是美国顶级经济学家的萨克斯,他自己也仔细琢磨过,似乎很有道理。但没想到,结果却是这样的惨重。欧俄的GDP迅速下滑,直接跌成只有原本的一半不到,物价上涨了14倍,而汇率从解体前的官价1:1变成了20:1。更不要说有大量的人口失业,无数的家庭收入骤减。
现在中国领袖对他的评价,已经传遍了整个世界:“叶利钦在政治上,或许算是擅长专权的高手,当初就架空了戈尔巴乔夫嘛。不过他真正的本事,是一个破坏经济的高手。能够把原来足以对抗美国的一个大国,在短期内就破坏到今天这样的程度,实在是一般人,所不能做到的。”
这样明晃晃的羞辱,让他暴跳如雷,但又能怎样?赶走中国驻欧俄大使馆?如果不是有中国系统的社会主义国家体系的物资产品供给,俄罗斯人恐怕早就造反了,他只能吞下自己的愤怒,装聋作哑。
欧俄如此沉沦,而亚俄在中国支持下,则飞速发展,由于那里的经济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就业,欧俄越来越多的人,都跑到亚俄,甚至跑到中亚,去打工了。很多人“幡然醒悟”,重新申请加入亚俄国籍。
不过现在申请亚俄国籍,需要手持亚俄宪法发誓,遵守亚俄宪法。由于其宪法,明确规定了亚俄的社会主义性质,因此在亚俄宣扬资本主义,诋毁社会主义,就属于违宪,轻则被取消国籍驱逐出境,重则如果对亚俄造成损害,要负刑事责任。这样的压力下,欧俄的文化精英知识分子们很不满意,所以他们跑到亚俄去的人比较少。但是亚俄在乎吗?亚俄对这些人最鄙视了,认为这些家伙名为精英,实属社会垃圾,留在欧俄最好,千万不要到亚俄去污染社会。
所以这些人虽然对欧俄不满意,但也没有办法,总不能去一个鄙视自己的国度吧?他们都想跑到西方去,可没有多少人能找到好工作的,也没有他们在欧俄的那种人上人的感觉,更何况,美国和西方的签证并不好拿。
唯一现在对欧俄情况最满意的,就是新兴的寡头们了,私有化后不久,欧俄的银行、媒体、天然气等经济命脉产业,就都落入了寡头的手中,“财团控制经济、寡头参与政治”,便成为了欧俄的真实写照。现在全世界都知道,欧俄是主要经济体里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最富裕的1%人口,居然掌握了超过全国64%的财富。
而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产生了占人口1/3以上的“乞丐阶级”,他们每天在贫困线上挣扎求存,这些人显然对他叶利钦以及他的政府,充满了仇恨。
他能有什么办法呢?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将这些贫困人口,不断地送往亚俄。亚俄倒是敞开接收他们,但对他们有一个明确的要求,这些人必须服从亚俄的国家分配,到一些气候苦寒的地方,去工作和生存,亚俄不收懒人。这些人口也别无选择,他们对于亚俄还是有用的,据说这些贫困人口,都被送到原来人口稀少的伊尔库茨克地区,甚至最远可能到雅库特地域。虽然遥远苦寒,但他们至少能吃得饱饭,能够生存下去了。
畏惧这样的结果,也让一些贫苦人口,依然挣扎在欧俄,他们希望自己的未来能够改变,他们舍不得资本主义的好处。但现在绝望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多人,最后还是不得不走上了申请去亚俄的道路。
叶利钦的美国顾问们向他警告,说这种人口流动趋势不利于欧俄,但他哪里还顾得上?强留他们在欧俄,让这些人变成一颗颗的定时地雷吗?说起来,他越来越看轻这帮美国顾问了,难怪中国人一直耻笑美国的经济学家,就是一帮蠢材,他们除了会为资本主义体制辩护以外,面对社会现实,一点真实的策略能力都没有。美国人年复一年地落后于中国,看到他们的这些经济学家,真的一点都不让人意外,嘴炮可喂不饱肚子。
他现在最警惕的,就是这些年成长起来的那些寡头了,他们拥有了巨大的力量。尤其所谓的七大寡头,他们现在居然狂妄地宣称:只要我们愿意,可以让猴子来当总统。这句话已经传遍了欧俄,让他非常愤怒,我叶利钦可不是这些王八蛋,能够摆弄的,我可不是猴子。
但自己能顾铲除寡头吗?答案还是否定的,因为自己和家族的屁股不干净,要解决也不应该是自己去解决。假设自己不顾一切去铲除寡头,寡头们直接把叶利钦家族的丑闻抖露,无数的政敌,都会开始撕咬自己,家族存亡变成了问题,欧俄也可能国不复国,自己并不想当一个彻底的卖国者。者
寡头们的胃口越来越大,甚至已经大到触及到国家底线的问题。或许,自己应该考虑退位了,关键是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领导人,能上位去铲除这些寡头,消灭了他们,叶利钦家族也就安全了。而且可以通过继承人设定法律,将自己以及整个家族保护起来。
这样的一个人物,首先应该是来自强力部门,能够得到他们支持的强人,他叶利钦本人对于KGB一直不感冒,建国后立即改组了KGB,变成了欧俄的联邦安全局,原第一总局则另外成立了对外情报局,而且使其规模大大缩小。这种改组,其实也是他个人对KGB的不信任,他们的局长带了很多KGB的精英,跑到亚俄重建了KGB,剩下的这些人,就能够对他忠诚吗?
但是现在,自己必须对这些强力部门妥协,依靠他们的能力,才能干掉那些寡头——以前的盟友,现在的敌人。所以自己的继承人,必须来自这个团体,只有他们有对抗寡头的力量。
第二个以及更重要的,就是忠诚心。如果这个继承人,只是利用他叶利钦,在上台后就抛弃叶利钦家族,那自己无疑是引狼入室的蠢蛋了。
叶利钦躺坐在大班椅上,他的脑海里思考着谁才适合担任他的继任人,把所有可能的人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突然发现,居然没有一个,是符合他要求,能够确认是靠谱的人。他摇了摇头,算了,还需要慢慢地寻找,不急,我还有时间。
电话响起,是女儿来的电话,提醒他晚上要参加一个宴会,主人对于总统阁下将光临非常高兴。他搁下电话,头有点痛?又要喝酒?喝不喝呢?他咽了一口口水。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向着列车里的前同事一家,挥手送别。
他叹了一口气,原来熟悉的KGB同事,能够留在欧俄情报系统的并不多,大多数只能流落到社会上,为私人企业所用,薪资很低,社会地位更是一落千丈,这让这些原来的苏联精英,感受到了巨大的失落感。
正因为如此,随着亚俄的兴盛,这些人最终还是决定到东部亚俄去了,那里至少可以保证他们稳定的生活。
普京并不看好他们的职业前景,他们到亚俄去,想恢复过去的社会地位,加入新KGB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原因很简单,亚俄是那种坚持社会主义体制的政权,根本不可能相信他们的政治忠诚度,因为去得晚了嘛,说白了就是最后无可奈何才投奔亚俄的,早干嘛去了?没有信仰的忠诚,怎么可能让情报机构和政权系统录用呢?
不过他们在亚俄,找到一份正常稳定的工作,倒是不困难。一方面普京相信这些同事们的能力,而且亚俄模仿中国的体制,对于所属国民的工作是“保障到底”的,除非本人是个混日子的家伙;另一方面他也知道亚俄现在的发展很好,经济兴盛,就业就容易。亚俄得到了中国人可以说是疯狂的投资,据说到处都在大兴土木,无数的基础设施建设,加上无数的中国企业投资,以及亚俄大量的混合制国企建设,让整个亚俄,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建设工地。
老实说,苏联刚解体的时候,普京自己也有过去亚俄的念头,当时对于前途,感觉一片茫然。不过因为很快得到了老师索布恰克的支持,自己在欧俄开始飞黄腾达,自然就再没有这样的想法了,现在自己是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兼任国际联络委员会主席,还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创立的党派“我们的家园–俄罗斯”,在圣彼得堡市党部的领袖。
今天走的这个前KGB同事,普京本来是想招徕他的,不过这个同事铁了心了,还对他说,经过这几年,他对于资本主义体制深恶痛绝,深信还是社会主义,才是人类的光明大道。普京没有想到此人,内心还是“如此天真”,但这种信仰上的不同,也只能让两人,由此分道扬镳。
看着载着前同事一家的列车远去,普京之前的扑克脸,显出了几分凝重。他想到了同事去的亚俄,内心对于欧俄的现实,不免感到了沉重的压力,不仅仅是经济状况的天差地别,更重要的,是信仰之争上,他现在感到恐怕俄罗斯人,也不都是会向往西方的。
普京自认为自己算是一个欧俄西化派中的“自由派”,他当年在德国呆了那么久,内心一直认同德国的资本主义体制,远胜于苏联僵化的所谓社会主义体制。欧俄力图建立一套适合俄罗斯的现代资本主义体制,本身也是他的理想。虽然现实一塌糊涂,但他认为,欧俄这样的一个大国转型期,发生一些困难和偏差,恐怕本身就是难免的,关键是能够纠正。
他对于东面的中国是陌生的,但很明显那里与苏联不同的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巨大的辉煌成功,让欧美资本主义社会相形之下,黯然失色。但是中国体制能够适应俄罗斯吗?他内心是怀疑的、不相信的。俄罗斯人是欧洲人,文化基因与中国人完全不相同。
中国如此强大,为什么放弃了对东欧和原苏联欧洲部分的社会主义拯救?这说明他们也认为,在这些地域的民族和国家,欧洲资本主义的基因强大,强行拯救,能够为这些国家续命,但却挽不回民众的人心,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吃力不讨好。
所以中国人只是使用他们的力量,保持了亚俄和中亚五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既然保存下来了,他们当然要进行深入的改造,让中国成功的社会主义体制,覆盖这些国家,使之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体系的一部分。
对于俄罗斯失去东部,他当初也觉得非常惋惜,甚至是愤怒。但现在,他觉得有点可笑,还不知道是谁惋惜谁呢?亚俄人现在观察欧俄,一定觉得这是个人间地狱吧?民众的生活一塌糊涂,每天看到的就是一些该死的寡头资本家,利用从国家那里掠夺的财富,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在媒体上炫富。
想到当下的亚俄,他的内心不能不感到巨大的压力。欧俄甚至东欧的一些人口,不断流失到亚俄乃至中亚去。现在亚俄的人口,已经超过了8500万人,在大约有500万人流入了中国,取得了中国的双重国籍的背景下,亚俄仍然有4500万原苏联和东欧的人口,还有超过4000万的双重国籍中国人。
这样下去,恐怕若干年后,亚俄的俄罗斯色彩就会变得很淡了,那里现在已经成为了所谓的“社会主义去民族化试验区”,据说未来,中国与亚俄之间,将完全放开国籍限制,那将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即社会主义超国家的大联合。
什么超国家?不就是亚俄被庞大的中国消化了吗?普京想到这里,苦苦一笑。
但是实力的差距是现实的,欧俄一落千丈,眼看着人口就要跌落1亿这个大关口。而亚俄的人口,恐怕几年之后,就会因为中国双重国籍移民的缘故,超越欧俄。而现在亚俄的GDP,就已经是欧俄的两倍以上,未来的差距恐怕就更大了。
这就是中国人所谓的“阳谋”,他们就是要塑造出与欧俄和中东,以及前苏联其它独立的加盟共和国,完全不同的兴盛的社会主义国家,证明资本主义的体制是垃圾。谁都看得到这种比较,但包括美国在内,也没有办法抵抗中国人的这种公开的、明显的战略,因为实力相差太多了。
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对于欧俄是致命的,如果未来亚俄人的收入,是欧俄普通人收入的十倍,那么会发生什么情况?欧俄人都会跑光了,欧俄的资本主义民主自由制度,哪里还能维持呢?恐怕那个时候,就是亚俄吞并欧俄的新时代了。
必须要阻止这种可怕的前景。但是自己只是一个城市的副市长,又不是中央机构的重要人物,更不是欧俄的领导人,是不是想得太多了?
或许,圣彼得堡的天地太小了,自己是否应该考虑去莫斯科,在欧俄的中央谋取一个职位呢?索布恰克的圣彼得帮,虽然对于自己立足政坛是根本性的,但他们的力量到了莫斯科,就不够了。想要看到和掌控更大的天地,就必须突破现在的窠臼。
天气非常寒冷,普京感觉脚都有点冻麻了,厚厚的靴子,也无法阻挡寒气的侵袭。他跺了跺脚,开始向车站外走去,需要返回去工作了。
这样寒冷的天气,就是此时欧俄国情的最好写照。90%的人口,生活一天比一天差;70%的人口,收入仅能够糊口;而有3000多万人,生活在欧俄自己规定的贫困线以下。这一切,都还是因为已经有了1000多万人,流失到亚俄以后的结果,否则这些数据会更糟。其实数据改善了又如何呢?那不过是更多的人跑到亚俄去了呗,要是再跑3000万人,确实数据会变得好看,但是人都没有了,那有未来呢?如果剩下一个人口比起德国和法国都还要少的欧俄,就算经济好转了,还算什么强国呢?
想到休克疗法现在造成的困境,他又不禁叹了一口气,这些西方国家,根本不信任欧俄对资本主义的忠诚。他们对欧俄的支持,往往停留在口头上,甚至用欺骗的方法,来让欧俄削减核武器和舰艇导弹力量,却不想为此而付出任何代价。
当然在普京看来,这也有历史原因,大家作为敌人斗了那么多年,欧俄转换制度了,别人就相信你了?自然也需要付出自己的诚意,但确实不知道,西方什么时候,才能够真正信任欧俄。欧俄只有完全融入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才能够在欧俄立足生根。
普京心想,这样的情况,如果数年内不能改善,一场大灾难就肯定会发生,他看到大雪天里,几个躲在墙脚,用汽油桶生火取暖的乞丐,内心不觉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