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短暂还是漫长的海湾战争?
西元1997年3月,华盛顿白宫。
新任总统希拉里皱着眉头,对CIA局长多伊奇说道:“法国和德国为什么反应如此剧烈?”
多伊奇面无表情地说道:“我们已经了解到,是中国人向他们披露了关于我们行动的分析报告,从我们搞到的德国文件看,中国人完美地分析出了我们通过胡塞摧毁海湾石油的主要策略,并且指出我们要通过高油价,驱赶欧洲的资本和产业转移美国。”
希拉里:“中国人怎么会知道呢?”
多伊奇摇了摇头:“自从胡塞组织夺取了也门的政权,就不可能瞒得过中国人了,我们胡塞他们夺取也门政权,使用了美国的武器弹药并有美国顾问,难以隐瞒意图,怎么可能瞒得过中国人呢?”
“实际上,我个人以为这算一个好消息,中国人通知了法国和德国,显然自身并没有意愿直接干预我们的行动,只是利用此事件挑起法德与美国的矛盾,这本来就无可避免,中国人只不过加快了这个过程而已。”
希拉里的眉头这才舒展开来,多伊奇说得不错,按照美国原来的计划,最终相关各国,也不免于这样的冲突,中国的所作所为,不过是让矛盾更早暴露了而已,美国本来就有所准备了。
不过法国和德国反应的激烈,还是超出美国的预料的,他们直接与沙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法军的顾问团都已经抵达了沙特,据说“石油换武器”的大合同正在谈判。德国也与沙特签署了大量石油的采购协议。看起来,法德两国虽然不敢直接谴责美国,但无疑感到了不妙,开始在着手准备。这可不利于美国接下来的战略,该死的中国佬!
希拉里感到一阵可笑,事情要演变成为美国与欧盟这两大盟友之间,通过也门和沙特,发起一场代理人战争?这个世界变得真荒唐。
她的脸色冷肃起来,对多伊奇说道:“既然欧洲人不愿意接受美国对他们的安排,不愿意用这样的方式,偿还对前苏联冷战中欠下我们的债务,那么就打一场代理人战争吧。他们是维护现状,我们的目标却是破坏现状,破坏总比维护简单。”
多伊奇同意,他并不担心欧洲人对沙特和海湾国家的支持,能够改变策划中的海湾战争的结局。欧洲人几十年来都躲藏在美国人的羽翼下,军力孱弱,即使是最强的法国,也与美军相差极远。法国军事支持沙特,肯定会对也门胡塞军造成一些麻烦,但在美军支持下,怎么可能改变结果?
他提醒希拉里说:“我们原来认为武装20万胡塞军队就足够了,现在看起来很可能不够,沙特加上其它几国,至少有短期内扩充到80万军队的能力。法国军官团抵达沙特,就是为了训练和扩军的。CIA认为需要将也门军队,扩充到5060万人。中国人快速地向这些国家泄露情报,恐怕就有增加我们行动难度的意图。”
希拉里又皱起了眉头,她这个新任总统,是美国破天荒的由老婆接任老公的位置。希拉里在克林顿任期内,就深度参与了当时的很多核心政务,可以说没有一个新总统,是像她那样,对于美国的现状是如此清楚的
去年即1996年,美国GDP大约是4.2万美元,但债务总量,已经达到了5.3万亿美元,是美国GDP的125%。债务负担已经很沉重,关键就是该死的澳日病毒疫情,大大地打击了美国的经济,去年GDP是负增长约4%。
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的财政非常紧张。按照多伊奇的预判,美国为海湾战争准备的约100亿美元的秘密拨款,恐怕根本是不够的,扩军要3倍,再加上后继的损耗,恐怕要准备500亿美元了。也门完全是个穷棒子,一点油水都压榨不出来,唯有等到他们占领了一些沙特或者其它海湾国家的油田,才有可能通过石油回血。
这也让她感到庆幸,如果不是说服了石油集团提高缴纳石油相关税费比例的法案,美国政府就太困难了。整个战略是不能动摇的,自己这个美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总统的地位,完全是这个战略交换来的,否则再隔20年,也未必有机会。以为谁都能是李思华吗?人类历史不也只有这一个异数?
不管要加大多少投入,美国政府的决心不能动摇!成功后未来的回报,会让现在任何的投资,都变得小数字,在本质上就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想到这里,希拉里对多伊奇说道:“我会说服所有人的。CIA先按照胡塞军队至少扩充3倍的规模,开始相关的策划和准备吧。”
多伊奇离去,她冷静了一下,打电话给克林顿:“亲爱的,我有重要的事与你商量。”虽然丈夫在去职后,仍然被拉链门所困扰,不过这并没有动摇她与克林顿通过夫妻关系实现的政治联盟,克林顿仍然是她最重要的政治参谋。
战争的规模准备,显著地扩大了,美国也意识到,要实行他们原来的战略,需要加大投入。胡塞军队的扩充,开始疯狂加速。而随着胡塞军控制了整个也门,在也门与沙特的边境,两国的小规模军事摩擦,开始不断发生,气氛日益紧张,
沙特、阿曼等海湾七国也开始了疯狂扩军,尤其是沙特和阿曼这两个也门的邻国,他们别无选择,因为地理上首当其冲。冲过去年份积累的石油财富,开始向着军队敞开采购和武装。幸好过去几年,由于与美国的竞争关系开始加剧,而美国的经济又比较糟,海湾国家从美国撤出了大量投资。否则他们可能要欲哭无泪,因为美国的银行,已经开始以各种理由,阻碍他们从美国调动资金,这分明是想直接抢了,但现在海湾国家也没有其它办法,只能是尽量调到欧洲,让这些海外财富,在法国和德国的羽翼下。
美国的舆论也开始转向,他们的媒体,挖掘了大量海湾国家王子们的“劣迹”,其实他们都不用造谣,很多事实本来就存在,这些封建王爷能是什么善人才奇怪。所谓的劣迹,自然是一抓一大把。包括对女性的残酷,占据石油财富后的奢靡无度,都是现实存在的。
所以美国国内的舆论动员是非常顺利的,逐渐的,这些海湾王子们,在美国媒体上的形象,逐渐都变成了性变态和暴君,说他们是独裁者都是客气的。美国记者们大声疾呼海湾国家需要另外一次现代化革命,实现“民主和自由”,解放他们的人民,不能让国家财富,都被少数的独裁者占有和挥霍。
美国人当然也在欧洲媒体上,掀起了这样的舆论战,这使得希拉克和科尔都有些被动,因为欧洲的亲美势力太大了,尤其是政客们,他们可不在乎什么自己国家的利益,而是配合美国就有自己的好处。所以美国的舆论很快席卷了欧洲媒体,使得欧洲这几十年被“牧羊化”的天真民众,大多数都倾向于美国人告诉他们的事实——这些海湾国家,就是中世纪暴君统治的国度,需要被民主和自由所拯救。
希拉克和科尔叫苦不迭,这让他们用国家力量支持海湾国家的战略,执行起来很困难。不过他们可不知道,如果在李思华原时空的2020年以后,欧洲政坛已经完全变成了美国傀儡的情况下,他们这样的还想支持海湾国家,早就被欧洲的舆论,自己给干掉了。幸好这是新时空,美国没有那么强大,所以他们还能保持一定的自主性。
西元1997年的5月,海湾战争终于爆发,沙特首先对也门发起了攻击。
这是在法国军事顾问的建议下执行的。原因很简单,此前也门只有5万正规军队,而沙特有20多万,还有其它海湾国家的军队,大家抽出“精锐”,先抽个20万不成问题,对于也门正规军在规模上优势明显。
大家都在扩军,新军形成战斗力,以及全面武装,都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法国顾问的意思,其实就是利用现有的军事优势,提前打击也门,不要等待大家都扩军好了,再大规模地干硬仗。
沙特另外一个信心的来源,则是中国。中国虽然顾忌什叶派的反应,不愿意明确支持沙特,不过他们可以通过埃及这个逊尼派国家,向沙特实时提供卫星情报,这就使得也门胡塞组织,本来拥有的美国卫星情报优势,荡然无存。
所以沙特才加快了组织,并在5月8日,开始大举进攻也门,他们公开宣布的,自然也是要恢复也门的民主和自由,要恢复民选总统,而把胡塞组织,称之为恐怖组织,他们政变并杀害了前总统以及其它大量官员,根本是十恶不赦的恶魔。
胡塞组织反过来宣传,沙特等海湾国家是伊斯兰的叛徒,他们身为逊尼派,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帮腐朽之人,只顾着家族的荣华富贵,却对于阿拉伯和穆斯林的事业,口是心非,例如他们都承认了以色列,与这个最恶劣的敌人握手言和,却根本不关心大量巴勒斯坦信徒的命运云云。
双方的嘴炮虽然犀利,但武器和军队的批判,才是最根本的。沙特与也门的边境,大部分是沙漠,所以真正的战线,就是在也门的西北和沙特的西南构成的两国边境。
沙特进攻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胡塞组织的老巢萨达省,这个省正好就在沙特越过其西南边境之后,而如果占领了这个省,就抵达了也门的首都萨那。所以这是一条明确的战线,可以说得上是别无选择的方向。
沙特一开始的进攻是顺利的,这个狗大户这些年积累了丰富的军备,可谓武装到了牙齿,尤其是空军拥有一定的优势,毕竟训练了那么多年,不像也门胡塞空军,最优秀的飞行员,也不过训练了1年多。
所以从5月到6月的攻势,在沙特看来是成果很大的,海湾联军几乎占领了萨达省的主要市镇,兵临萨那城下,而且在6月19日,就攻占了也门首都萨那,当时海湾国家一片欢腾。
但此后就陷入了僵局,也门人的新军,在战斗中成长很快,他们又有着美国人源源不断的武器弹药支持,美国甚至用战略空军运输武器弹药,其顾问团甚至介入了对胡塞军队的直接指挥——面临灭国之祸,胡塞本人及其高层,也顾不得对美国人的警惕了。
再有就是胡塞组织,广泛开展了游击战,海湾军队果然不适应这种战法,这些王爷军队老爷兵的劣势逐渐暴露——不耐久战,一败即溃。随着也门新军逐渐适应了与海湾军队的战斗,他们逐步开始逆转了形势,在美国支持下,其武器装备逐渐赶上了沙特等国,而防空系统的完善,也让海湾国家有限的空中优势,逐步难以发挥。
双方都有着比较完善的中美卫星情报支持,所以主要的军团级行动,几乎都是“双向透明”的,这让大的行动,表现出了硬实力之间的决斗。当胡塞军的实力,逐步赶上了沙特海湾联军之后,在连续的战斗中挫败了他们的进攻,而随着胡塞军的不断反攻,最终海湾联军不得不狼狈地从也门撤军。而从占领也门首都到不得不撤退,也不过是2个月不到的时间。
打到这个程度,胡塞军已经算得上是威震阿拉伯世界,在3个月的“卫国战争”期间,他们消灭了海湾联军近10万人。
随后,胡塞军队攻入了沙特本土,本来想分兵阿曼的,但是美国制止了胡塞的行动,建议他们集中兵力打垮沙特,而沙特作为海湾七国的领袖,它只要跨了,其它海湾国家自然就拉稀了。其实这是美国的私心,它并不愿也门去进攻别的海湾国家,尤其是阿曼,还有美国的重要军事基地呢,阿曼也没敢让美国人滚蛋,他们还赖在阿曼呢。
美国的战略,是只想干掉沙特,沙特完蛋,其余海湾国家美国就能完全操纵,要他们增加或者减少产能,都是一句话的事情,干嘛要打掉他们呢?事实上,美国近期重要的外交工作之一,就是试图分解海湾国家之间的联盟。不过这些国家也不是傻子,美国的这种意图也看得出来,不可能轻易就范的,因为满足美国,其实就意味着国家变成了美国的傀儡。
胡塞军队攻入沙特,几乎重演了此前沙特攻入也门的故事。初期的进展非常迅速,沙特在其国土的西南部组织的防线,根本无法抵挡胡塞军的进攻,让胡塞军,很快攻击到了其首都利雅得区域。不过在这里,战事陷入了长期的僵持。
关键是,现在整个逊尼派的世界,都开始动员起来了,埃及和苏丹没钱,但是有点军事经验又勇敢的战士并不少,急红眼的沙特和海湾其它王爷们又舍得出钱,所以来参加圣战的外籍士兵们,络绎不绝,这填补了沙特本土人员战斗意志不行的弱点。
这些外籍士兵混合沙特本土人员,被法国军事顾问团和埃及等国的军官团,迅速地组织成为军队,不断替补上那个现在全球著名的“血腥绞肉机”利雅得战场,大量的人员死去,但终究是暂时守住了沙特的首都利雅得。
也门胡塞军队对利雅得发起过三次会战,虽然大量杀伤了沙特等海外国家的军队,但终究没能突破防线,一直到1998年2月,胡塞军不得不停下连续的进攻,而沙特也一时无力反攻,双方都有自己的伤口,需要向休整,整个战线大致稳定了下来。当然,这都是暂时的,未来更残酷的战斗,还在后面。
美国对于没有能一下子干掉沙特,不能算满意,但也可以接受。此前美国没有想到欧洲和其它逊尼派国家,对沙特的支持如此坚决,而中国的身影又隐约在背后开始显露,因此美国也非常顾忌,而且美国也达成了初步的目的,沙特南部的油田要么被毁掉,要么被胡塞组织占领,而这些油田实际上都被美国的公司控制了,不过是与也门分成而已。
在这样的背景下,油价从此前的不到40美元/桶,上涨到了6570美元一桶,美国的金融机构们,一直试图将油价拉高到80美元/桶以上,但发现只要超过70美元/桶,就会有中国体系的天量石油抛售出来,显然中国只能忍受70美元/桶以下的油价。在几次较量之后,他们不得不接受这个打了折扣的价格区间。
新时空全球石油的定价权,实际上是分裂的,美国的定价权,只能大致控制西方的石油市场,而根本无法延伸到中国体系。美国的NYMEX原油期货,相对于中国的大庆原油期货,影响力恐怕还要稍逊一筹。中国这里的交易所保持70美元/桶以下,而美国那里拉高了,就会出现价差,自然买家都来中国这里买,而卖家都跑到美国那里卖,问题是,中国体系有能力满足增加的买家啊,而美国那里反而缺乏足够的买家了。所以最后,当美国人发现中国石油期货交易量,开始大大超过美国这边的时候,他们就不得不放弃,再持续下去,影响力都丢光了。
发展到这个程度,希拉里克林顿他们,以及美国的战略家们,评估在石油战略上,大致可以认为完成了原来目标的70%左右,虽然不是最满意,但起码还是可以接受。
这种格局的形成,自然有着中国在其中的操控。按照李思华的指示,这是对美国的“牧狗”,由于核威慑的存在,中国在拥有足以克制美国核威慑的武器之前,无法考虑热战;而美国国内虽然经济走向困难,但也不会一时崩塌,其韧性还是很强的。所以就像要放狗绳,美国拼命要跑的时候,就放松一点,让它的活动空间大一些;“累”了的时候,则要拉紧。通过这样的一松一紧,不断拉大中国与美国的实力差距,直到最后彻底战胜美国的契机出现。
李思华在中国国内,一直对中央有明确的要求,就是要避免自我膨胀,搞什么对美国的速胜论。她原时空的2021年,美国的GDP是俄罗斯的13倍,类似新时空现在中国与美国的GDP差距。原时空美国就能保证战胜俄罗斯吗?新时空还不是一样?中国也无法保证战胜美国。只要核威慑这个紧箍咒在,就不要轻言速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