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第21章棋案牵出漕运线,童谣索命扰长安

第21章棋案牵出漕运线,童谣索命扰长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似乎有那么个戴帽子的人,那段时间偶尔出现,不像常客,每次离开时,好像都是往漕渠码头方向去了。
    漕渠码头?
    又是漕渠!
    这与“漕渠浮棺案”中那支利用运丝夹带紫水晶的“湖州丝商”的行动区域重合!
    难道“线轴”分支的活动与漕运水道有着密切关联?
    他们利用四通八达的漕运网络来输送人(如赠枰人)和物(如紫水晶、特殊棋枰)?
    线索再次指向一个庞大而高效的地下运输体系,但具体节点依旧模糊。
    另一方面,上官落焰则全身心投入到对那副紫水晶棋枰的研究中。
    她不敢再轻易将水晶簇嵌入棋枰,而是分别对两者进行极其谨慎的检测。
    她发现,那暗红色的西域香料,其主要成分除了已知的几种稀有香料外,果然还含有一种极其细微的、来自紫水晶原矿的磁性粉末!
    而棋枰石料内部那些细微的中空管道,其走向似乎隐隐对应着某种简化的人体经脉图案!
    一个更令人心惊的推测在她脑中形成:这装置或许根本不是为了“接收”,而是为了“放大”和“引导”!
    它通过香料(混合磁性粉末)的持续、微量挥发,影响长期靠近它的使用者(秦方)的心神情绪,将其负面的怨愤、偏执等情绪放大(这或许解释了秦方怨毒为何日益深重)。
    同时,那尊特制的紫水晶簇,则像是一个“情绪能量”的收集器和储存器!
    底部卡槽接触的瞬间,或许就是一次数据的“读取”或“导出”?
    对方不是在接收信号,而是在收集人类特定情绪与这种特殊紫水晶相互作用产生的某种“数据”!
    这个发现让上官落焰不寒而栗。
    “璇玑图”组织不仅在寻找地理坐标、破解星图,他们还在研究一种更为诡异、涉及人心与能量的“技术”!
    这就能解释为何对方选择了秦方——一个内心充满不甘怨愤的失意官员,是绝佳的“实验样本”!
    周文渊的死,或许在他们看来,只是实验过程中一个意外的、但颇具研究价值的“高能量爆发案例”?
    冷酷、精准、视人命如草芥的实验态度。
    她将自己的发现告知萧沉禹。
    萧沉禹沉默良久,缓缓道:“所以,无论是夺取柳随风的羊皮卷,还是进行这等邪恶实验,他们的目的都极其明确,且投入巨大。他们所图之事,恐怕远超你我的想象。”
    就在二人心情沉重之际,看守秦方的狱卒突然来报:秦方在狱中突发恶疾,呕吐不止,昏迷不醒!
    上官落焰立刻前往查看。
    只见秦方面色金纸,气息微弱,脉象紊乱至极,似是中了某种极其猛烈的急性剧毒!
    “他今日吃了什么?见了何人?”萧沉禹厉声问道。
    狱卒战战兢兢回道:“饮食都与旁人一样,并无特殊。也……也无人探视……”
    上官落焰仔细检查秦方的口腔、指甲,最终在他的耳廓深处,发现了一个极其细微、几乎看不见的红色小点,像是被什么蚊虫叮咬过,但细看之下,那红点中心似乎有一丝非自然的金属反光!
    她用银镊子,极其小心地从那红点中,夹出了一根寸许长、比牛毛还细的银针!针尖呈诡异的幽蓝色!
    “灭口!”上官落焰声音发冷,“有人用吹箭或者类似的远程手段,将这毒针射入他耳中,制造出急病暴毙的假象!”
    对方连秦方这个已经失去利用价值、且身陷囹圄的棋子都不放过!
    是要彻底掐断所有可能被追查的线索!
    其手段之狠辣,令人发指!
    尽管上官落焰全力救治,但毒素已深入脏腑,回天乏术。
    秦方在痛苦挣扎了几个时辰后,最终咽气。
    临死前,他似乎恢复了一丝清明,浑浊的眼睛看着上官落焰,嘴唇翕动,挤出几个模糊不清的字:“香……小心……棋……棋……”
    话音未落,便已气绝。
    “香…小心…棋…”
    这断断续续的遗言,更像是对他一生悲剧的注脚,还是另有所指?
    案子最终以两名老人的死亡告终。
    一者死于慢性毒杀和邪恶实验,一者死于灭口。
    表面上看,那条关于“赠枰人”的线索似乎彻底断了。
    但上官落焰和萧沉禹都清楚,他们并非全无收获。
    他们缴获了那套危险的紫水晶棋枰,得以窥见组织“线轴”分支进行的诡异实验的一角,并将其与漕运码头区域联系起来。
    更重要的是,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个对手的可怕——他们不仅有能力进行跨越数年的布局,更有绝对的冷酷无情来清除一切隐患。
    上官落焰看着那根细如牛毛的毒针,其制作工艺之精良,绝非普通江湖手段。
    她忽然想起,在鬼市佛头案中,杀害“癸七”的那个凶手,使用的也是类似的一击毙命的精准手法。
    不同的分支(线轴/火焰?),却拥有同样高超的杀人技艺。
    这个组织的训练和装备水平,高得吓人。
    萧沉禹将毒针和秦方遗言详细记录在案,与紫水晶棋枰一同封存。
    他知道,面对这样的对手,每一次交手,哪怕只是斩断其一丝触须,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
    弈棋索命案了结,永平坊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那石枰上的无声厮杀与弥漫的异香,却仿佛一个永恒的警示。
    上官落焰离开府衙时,夜色已深。
    她抬头望向阴霾的天空,心中默念着秦方临死前的呓语。
    “香……小心……棋……”
    是在说棋枰?
    还是……在下很大的一盘棋?
    她感到一股巨大的寒意,仿佛自己与萧沉禹,也早已是这盘巨大棋局中,身不由己的棋子。
    迷雾散开,露出的却是更加深邃和恐怖的棋局。
    长安城入了冬,天色总是灰蒙蒙的,呵气成霜。
    虽无大雪,但干冷的北风刮过街巷,依旧让人缩手缩脚,盼着早点归家,围炉取暖。
    然而,在城北平康坊一带,一种比天气更令人心寒的恐惧,正随着一首莫名流传开的童谣,悄然蔓延。
    “井底蛙,咕呱呱,穿红袄,找妈妈,月亮弯弯不说话,枯藤下面睡娃娃……”
    词句简单,调子古怪,带着一种稚气又诡异的韵律,起初只是几个顽童嬉闹时唱和。
    但不知从何时起,这童谣竟像是有了生命般,越传越广,且内容似乎总在细微地变化,添上些令人不安的词句。
    更可怕的是,这童谣仿佛带着某种不祥的预言能力。
    先是坊间一个最爱欺侮小孩、人送外号“癞蛤蟆”的地痞,在童谣传出“井底蛙”后第三日,被人发现淹死在了自家后院一口废弃的涮笔井里,死状凄惨。
    接着,西街布庄刘掌柜最宠爱的、刚满六岁、总穿着一身喜庆红袄的小孙女,在童谣唱到“穿红袄,找妈妈”后的清晨,莫名失踪了!
    家人寻遍各处,哭得撕心裂肺。
    恐慌如同瘟疫般扩散。
    家有幼儿的父母无不心惊胆战,严禁孩子外出,更不许再唱那邪门的童谣。
    然而,童谣并未停止,反而越传越凶,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背后推动。
    “月亮弯弯不说话,枯藤下面睡娃娃……”
    这最新的两句,像沉重的巨石压在平康坊所有人心头。
    下一个会应验在谁身上?
    月亮弯弯时?
    枯藤又在何处?
    果然,就在一个下弦月的夜晚,噩耗再次传来——富商张员外家那个有些痴傻、但性情温和、最爱在坊口那棵老槐树下(冬季枯藤缠绕)玩耍的独子张宝儿,失踪了!
    张家顿时塌了天。
    张员外悬重赏寻子,坊正也慌了神,连忙上报官府。
    案子很快转到了西市署。
    萧沉禹看着案卷,眉头紧锁。
    连续发生的意外与失踪,都与一首诡异的童谣相关联,这绝非巧合。
    是有人利用童谣制造恐慌并趁机作案?
    还是这童谣本身……就透着邪气?
    他立刻带着上官落焰和差役赶往平康坊。
    坊内气氛压抑,行人匆匆,面带忧惧。
    见到官差,人们既像看到希望,又害怕带来更坏的消息。
    首先勘查的是张宝儿最后出现的老槐树下。
    槐树早已落叶,枯藤虬结,在冬日的寒风中显得有几分阴森。
    树下并无明显搏斗或拖拽痕迹。
    上官落焰却蹲下身,仔细拨开枯藤下的浮土和败叶,发现了几枚模糊的、较小的脚印,以及……一点彩色的碎屑?
    她小心地用镊子夹起,发现那似乎是某种劣质染料的碎末,颜色鲜亮,却不常见。
    “像是……戏班里用的那种彩粉?”上官落焰沉吟道。
    随后,他们又去查看了地痞淹死的涮笔井和布庄刘家附近。
    井边杂草丛生,并无太多线索。
    刘家小孙女失踪处更是毫无痕迹。
    走访街坊邻居,关于童谣的源头,众说纷纭。
    有说是从城外流民孩子那传来的,有说是半夜听到有陌生口音的人教的,但都说不清具体。
    似乎所有的线索,都指向那首虚无缥缈却又恶毒异常的童谣。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一个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消息传来:张员外家那个失踪的傻儿子张宝儿的尸体,找到了!
    就在坊北尽头那口早已干涸多年的枯井里!
    死状与童谣预言一模一样——“枯藤下面睡娃娃”!
    枯井周围已被差役封锁。
    井口不大,覆盖着破旧的石板,边缘生满枯苔。
    移开石板,一股阴冷腐臭的气息扑面而来。
    张宝儿的尸体被绳索吊了上来。
    孩子面色青紫,双目圆睁,满是惊恐,脖子上有清晰的勒痕,是被人扼死后抛尸井中。
    死亡时间大约在前夜。
    上官落焰强忍悲痛与不适,上前仔细验看。
    她在孩子的指甲缝里,发现了少许新鲜的、与老槐树下相似的彩色粉屑,以及几根粗糙的、染成蓝色的麻线纤维。
    “他死前应该剧烈挣扎过,抓挠过凶手,这些彩粉和麻线很可能来自凶手身上。”上官落焰判断。
    萧沉禹面色阴沉得可怕。
    利用童谣制造恐慌,并对痴傻幼儿下此毒手,其心可诛!
    “查!所有近日出现在平康坊的戏班、杂耍艺人、卖货郎,凡是身上可能带有彩色颜料或穿着蓝色麻衣的,一个都不许放过!”萧沉禹厉声下令。
    大规模的排查迅速展开。
    平康坊乃至周边坊市近日来的外来人员记录被快速调阅核对。
    然而,没等排查出结果,那首索命童谣,竟然又出现了新的句子!
    (/bi/285746/36594797.)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