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法外势力 > 第 4 部分

第 4 部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完全由国防部的“黑色预算”提供资助,财力雄厚,只有少数几名国防部高级官员知道该集团的存在。卡尔顿集团的成立,标志着美国反恐作战重心的一次重大转移。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卡尔顿集团缺乏一个可靠的情报机构。想要利用国防部、国防情报局、国家安全局或者中央情报局这些现有的政府情报部门,就有走漏消息的危险,所以此路不通。因此,卡尔顿集团必须在私人企业中找到合适的合作对象。
    卡尔顿集团收购了哈瓦斯所在的那家科罗拉多公司之后,他接到了一个电话。公司的新主人正在考虑机构重组,他们希望把哈瓦斯从原先收集情报、建立线人网络这些简单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去做一些更加有趣的事情。
    里德·卡尔顿——他的那些手下友好地喊他“老家伙”——亲自邀请哈瓦斯去他位于弗吉尼亚北部的家里,商讨哈瓦斯新岗位的有关事项。里德·卡尔顿此前即已组建了一支有着军事和情报经验的小分队,用以执行紧急任务。所谓紧急任务,卡尔顿借用五角大楼的话说,就是做“寻找、处理、终结、收尾”的工作。他进一步解释说,他希望哈瓦斯能够担当重任,负责确认激进分子头目的具体身份,发现他们藏身的准确地点并将之抓获,如果有必要,可以将之击毙。另外,哈瓦斯还要积极利用当次任务中获得的情报,计划下一次行动。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不断给激进组织施加压力,给予猛烈无情的打击,即使无法将之一网打尽,也要让他们惶惶不可终日。
    除了执行紧急任务,卡尔顿还精心设计了一些心理战的行动方案,让怀疑、恐惧和焦虑像癌症一样在各级激进分子之间蔓延,从组织内部瓦解他们。美国政府早就应该想到这一点并付诸实施,遗憾的是,政府里没有人做这样的工作。
    能够在卡尔顿这样的人手下工作,绝对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未来行动的广度和深度则更令人向往。哈瓦斯动心了。
    在接下来的12个月中,“老家伙”对哈瓦斯在情报工作方面进行了综合培训,这是哈瓦斯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卡尔顿这个“老家伙”把自己30多年来在间谋界摸爬滚打积累下来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哈瓦斯。
    除了接受情报方面的训练,卡尔顿还要求哈瓦斯不能忘记提高自己的反恐技能。于是,哈瓦斯前往以色列接受了徒手搏斗以及俄罗斯军用武术的训练。另外,他还参加了驾驶班和语言训练班,在靶场进行了数万发的实弹练习,在模拟民房接受数位高级私人教官的实战指导。
    哈瓦斯进步很快,虽然他刚刚过了人生中颇为重要的50岁生日,还是觉得自己精力充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信心满满。话虽这么说,他最近也开始注意到一个现象:受伤后恢复的时间比以前稍稍长了一些。这份工作一直是他梦寐以求的,现在成了现实,但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永远干下去。总有某个时候,10年后,或者15年后,一切都将改变。他不可能成天踢门冲进去朝着坏人开枪,以这种方式度过余生。
    卡尔顿本已打算让哈瓦斯执行任务,但还没等他开口,哈瓦斯就提出了请求,让他到伊拉克走一趟。“老家伙”同意了,通过国防部的关系,让哈瓦斯顺利进入伊拉克,同时为他在伊拉克的行动做好了一切准备。
    伊拉克行动结束后,“老家伙”给了他几天休息时间,因为真正的工作就要开始了。他建议哈瓦斯和特蕾西待上几天。哈瓦斯说,他要考虑考虑。
    哈瓦斯喝着第二瓶啤酒,还在考虑这件事。他心不在焉地看着水面,这时,手机振动了。他掏出手机,看看来电显示。是国际长途,国家代码是34——西班牙。哈瓦斯以为是他的哪位朋友从伊拉克用西班牙电话公司的手机给他打来的,因为这样可以省钱,于是,他接了电话。
    他一听到那个口音很重的声音,就知道自己想错了。“哈瓦斯先生?”那个声音说。
    “你是谁?”
    “我是尼古拉斯的朋友。”
    “尼古拉斯?”哈瓦斯重复道。“哪个尼古拉斯?你怎么有我号码?”
    那人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尼古拉斯说你和他喜欢同样品种的狗。”
    哈瓦斯立即想到了自己的狗。这只高加索牧羊犬名叫布里特,是为了纪念他的一位老朋友布里特·鲍勃才起了这个名字。布里特在纽约市的一次恐怖袭击中丧生。高加索牧羊犬速度超快,对主人特别忠诚,在保护主人以及主人的亲友时特别凶狠,所以,此刻布里特正远在缅因州和特蕾西待在一起呢。
    现在,他想起尼古拉斯是谁了。哈瓦斯的狗是别人送到他门上的礼物,除了向他表示感谢,也表示希望他们两人能够和平共处。那个人是侏儒,专门从事高度敏感,也常常是高度机密信息的买卖。在间谍界,大家都喊他“巨魔”,但这个小个子男人对哈瓦斯说,他希望他的朋友喊他尼古拉斯。
    哈瓦斯和尼古拉斯的关系不温不火,如果硬要说他们之间存在某种友谊的话,那是曲解了友谊这个词的定义。实际上,如果这辈子再也看不到他这个人,或者听不到他的任何消息,哈瓦斯也会觉得无所谓。
    “你有什么事?”
    “有人想杀了尼古拉斯。”那个声音说。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很可能是报应吧。”那人并没有因此打住。“两天前罗马的爆炸案——”
    “是不是他知道些什么?”哈瓦斯打断了他的话。在离开伊拉克之前,他就听说了罗马汽车爆炸、伤亡惨重的消息。相关新闻报道简直是铺天盖地。“他说他要和你谈谈。”
    “他知道谁是幕后主使?”
    那人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着应该怎么回答。“我想和尼古拉斯说几句。”哈瓦斯说。
    “他目前的状态不能说话。”
    哈瓦斯正要挂断电话,那个人说:“他要见你。”“我觉得这不是个好主意。”
    “哈瓦斯先生,有人要给你提供证据,伪造的证据,好陷害尼古拉斯,说他和这次爆炸有关。实际上,有两辆黑色的SUV刚刚停在了你家的车道上。”
    哈瓦斯朝自己家的方向望去。“我为什么要相呢?”
    “我只是个送信的。”那人说。“你要和尼古拉斯谈谈。他能帮你找到凶手,但他要你去见他,而且是一个人去。”
    哈瓦斯不喜欢这个要求。他觉得不对劲。头脑深处的那个声音,那个让他得以活到今天的声音在提醒他,一定要小心行事。“你说的这些当中就差一条黑乎乎的小巷子了。”他说。
    “有人希望你们的政府认为尼古拉斯和这件事有关。你自己想想其中的原因吧。你再审查一下有关证据,如果想知道真相,那你后天到毕尔巴鄂的老城区去。滕德大街上的天主教堂后面有一家香烟店,你和卖香烟的人说你要买和尼古拉斯的狗一样名字的香烟,就知道下一步的指令了。
    “还有,哈瓦斯先生,请尽快!尼古拉斯觉得后面可能还有更多的恐怖袭击。”
    哈瓦斯正想插话,电话突然断了。他隐约听见自家房子附近有汽车关门的声音。
    05
    一
    芝加哥
    伯特·泰勒刚刚从医院的快餐厅回来,他妻子安吉拉坐在女儿的病床旁,这时,创伤外科医生丹尼斯·斯特恩走进了病房。
    今天是肇事逃逸事故后的第十天了。在这次事故中,艾莉森·泰勒的大脑严重受损,身上有多处骨折和严重的皮外伤,另外还有内出血。
    她的父母一听到这个消息,就从明尼苏达州赶了过来。一开始的几天,两人谁都没有离开医院一步。现在,他们白天一起在医院陪着女儿,晚上则轮流守护。
    “芝加哥警察局发现什么了吗?”斯特恩医生给艾莉森做完检查,问道。
    泰勒先生无法抑制心中的怒气。“他妈的什么也没有。”在通常情况下,泰勒夫人都会制止他说脏话,但在这种情况下,她完全同意丈夫的措辞。警方的表现太差了。
    “警方好像对找到肇事者一点不感兴趣。”泰勒接着说,“他们拿出每年交通肇事逃逸的统计数据给我看,好像我们应该自认倒霉,谁叫我们生活在芝加哥呢。太搞笑了。”
    “我同意你的说法。”斯特恩医生说,“大部分警察的心是好的,但他们的任务太重了。芝加哥市的财政赤字大得像个黑洞,不管有多少钱,一进去就没了影子,警察的办案经费越来越少了。”他看到伯特·泰勒眼里的怒火越来越旺,就加了一句说,“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对你女儿的事放手不管啊。”
    “你他妈的说对了。”
    “我觉得你们应该从内部找个人帮忙。”
    “从内部找个人帮忙?”泰勒用怀疑的语调说。“难道那不是负责艾莉森案子的警察应该做的事吗?”
    “严格来说,是的,是那个警察的分内工作,但和其他一些大城市的警察局一样,芝加哥警察局是个庞大的官僚机构,虽然这不能成为他们如此处理或不处理你女儿案子的借口,但事实就是事实。我再强调一下,芝加哥警察局的大部分警察都是好人,但他们被淹没在谋杀、强奸、枪击等众多案件的海洋中了。”
    安吉拉·泰勒把话题引回到眼前的事情上。“你说从内部找人帮忙是什么意思?”
    “好多警察都在做兼职。”斯特恩说,“比如给私人公司做保安。但是,他们还做其他事情。我曾参加过特警队的战时紧急医疗队,有一个朋友现在到了芝加哥警察局打击有组织犯罪处工作,他正好又是一名律师,所以兼职帮人代理案件。”伯特·泰勒看着他。“你是说,如果我们想女儿的案子得到应有的重视,就要花钱请人?你们这个城市的警察局到底是怎么搞的?”
    医生举手表示投降。“我绝对不是这个意思。聊事故的情况,把你们对芝加哥警察局办案不力的愤怒和他说说,说不定他能帮你们呢。”
    “我恐怕也听不懂你的话。”泰勒夫人说,“一旦警察局找到肇事者,芝加哥市或者地方检察官就可以提起诉讼,对吗?”
    “对。是州检察官提起诉讼。”斯特恩医生说,“但我希望你们知道,我并不是想向你们推销什么。你们喜欢或者不喜欢约翰这个人,愿意不愿意和他合作,由你们自己决定。如果可以合作,他的身份也不是芝加哥警官,而是艾莉森以及你们全家的代理人。他将成为你们的律师,他的职责是推进芝加哥警察局的调查工作。同时,他自己也将进行调查,这样,你们不仅可以抓住肇事者,让州检察官对他提起刑事诉讼,而且,你们还可以把他告上民事法庭,要求赔偿。
    “这就是我说‘从内部找个人帮忙’的意思。他知道芝加哥警察局的运作方式。虽然他有着律师的身份,但他同时又是警察,这一事实将会给警方的调查带来诸多压力。”
    伯特·泰勒想了一会儿,他看看妻子,转过身对丹尼斯·斯特恩说:“我们怎么和他联系?”
    二
    他们在离医院不远的一家僻静饭店见了面。饭店在芝加哥泰勒大街上的意大利人社区。
    约翰·沃恩警长坐在饭店角落的一张桌子旁,背对着墙,可以看见大门。现在刚过上午11点,饭店里没有其他客人。伯特·泰勒还没有进来,他就透过窗户看到他了。
    饭店的女主人领着他来到沃恩警长的桌子旁,约翰和他握了手。“你女儿遭遇的不幸,我深表遗憾。”
    “谢谢。”泰勒说。他松开沃恩警长的手,坐了下来。约翰·沃恩三十八九岁,穿着褐色西装,打着绿色领带,黑色短发。泰勒注意到,沃恩不停地张望着。“你在等其他什么人吗?”泰勒问。
    “对不起,”沃恩说,“这个社区我不经常来。对不起,我没有对你不敬的意思。”
    泰勒摸不透这个人的深浅,到目前为止,对他的印象不太好。
    “斯特恩医生认为你能帮助我们。”
    “丹尼斯是个热心人。”
    这个回答很怪。“你是警察,不是侦探,对吗?”“对。”
    “但你是律师。”
    “是的。”他回答道。
    泰勒不说话,他在等对方说一些推销自己的话,但对方没有。不管对方是什么样的人,肯定不是一个会说漂亮话的人。“撇开你和斯特恩医生的关系不谈,我为什么要雇用你呢?”
    “嗯,这取决于你想要什么。”
    “我们想找到那个开出租车撞我们女儿的人。”“好,因为我也是那样想的。”
    泰勒终于看到这个人身上的才气了。
    沃恩继续说:“你知道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吧?只有当某个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后,人才可以全力以赴地寻求满足下一个层次的需求?”
    “知道。”
    “嗯,具体到警察,特别是侦探身上,马斯洛的这个理论纯属胡说。有两种案子总是能够得到解决。一种是容易的案子,一种是上面压力特别大的案子,办案人员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把它给破了。”
    “那么艾莉森的案子属于哪一种呢?”
    “不幸的是,哪一种都不是。芝加哥有曰一点用都没有,所以,从这一点上看,你女儿的案子不属于容易的那一类。我们面对现实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