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高武:我,修炼巅峰强娶长公主 > 第528章 默契

第528章 默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他不回应,那就等于默认!”
    “他若回应—就正中我们下怀!”
    “回应得慢,显得慌!”
    “回应得快,一急,破绽就出来了!”
    秦浩听完,只问:“郑惟现在在哪?”
    香妃说:“还在书坊,不愿动!”
    “说是等顾休自己写完反驳,他要当面回应!”
    “他说这话时,眼皮都没抬!”
    秦浩点点头:
    “他不是来帮我们!”
    “他是来杀顾休的!”
    “这种人最可用!”
    “也最不好用!”
    张青松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
    郑惟的确不是秦地人,他也没来过朝堂,更不认任何律令。
    他之所以肯动笔,是因为顾休,是因为《星律》,是因为他要证明,自己的学理才是真。
    所以秦浩用得巧,但不敢托底。
    可这封字杀,的确奏效了。
    《休讲录》传出的第十二天,蔡州义馆暂停课讲,顾休失声三日,原定授课改为“弟子诵读”,书馆前贴出纸条:“讲者沉思中,暂不言!”
    张青松看到这句,直接笑了。
    “他不是沉思,是想逃!”
    “他知道这篇一出,原先能听他课的那些人,心里已经起了疑!”
    “不是不信,而是怕自己信得不全!”
    “学问这种东西,只要起一点疑,余下的就没根!”
    “等下一篇再出来,就不是怀疑了,是反噬!”
    香妃说:“他还会写!”
    “他不敢不写!”
    “他是‘七卷宗师’,他不回应,就等于承认自己七卷是假!”
    “他若回应,郑惟手里下一篇就已经在写!”
    张青松抬眼:“那我们呢?”
    “要不要推这事一把?”
    秦浩终于开口。
    “不推!”
    “我们不参与,这是学派之争!”
    “这是百家论学!”
    “这不是秦王诛儒!”
    “我们不能背这个名!”
    “但我们可以看!”
    “看他们自己杀自己!”
    “学派杀人,比兵打人可快得多!”
    第三篇《休讲录》传出之后,顾休回了一篇短文,只驳了其中一段,却绕来绕去用了三千字,最后说:“大道不言,不拘一理!”
    郑惟没说话,第四天就写了第二篇反驳,全文六千字,文笔更沉,逻辑更紧,最后一句直接写下:
    “若大道不言,则君可不言;若大道不拘,则君可不在理中!”
    “君既说者,便不能言其不言!”
    “若口开言,则必受批!”
    “若心有疑,则不当讲!”
    “今君既开讲,又曰不可拘,非理之人也!”
    这段话,是杀意最重的一笔。
    一落笔,顾休的讲座彻底停了。
    蔡州义馆贴出封条,称讲者因病休养,无限期停讲。
    三天后,顾休离开蔡州,去向不明。
    香妃的人盯了三日,终究没能查到他的落脚点。
    秦浩听完这些,只说了一句:
    “从今往后,他讲不得了!”
    “他的名字不会出现在学堂!”
    “他再想开馆—没人敢听!”
    “不是我们杀他!”
    “是理杀他!”
    “是笔杀他!”
    “从今天起,《星律》在中原失声!”
    张青松静了半晌,才低声说:
    “接下来,我们是不是可以顺势进楚?”
    “以学理之争做借口,派人查教派?”
    秦浩摇头:
    “不动!”
    “我们还没准备好打!”
    “更何况,顾休只是他们的一个面!”
    “他们还有更深的牌没出!”
    “这只是……吹灰试手!”
    “下一步,我们不再写!”
    “我们该杀人了!”
    “香妃,让你的人开始查!”
    “从南楚各地的小庙查起!”
    “谁讲过祂,谁还在供祂!”
    “谁改了神名,谁暗换经卷!”
    “谁借神名讲王理,谁借鬼神讲天道!”
    “一个不放!”
    “我们下一刀,要落在人心里!”
    “这刀,才真的是清算!”
    香妃开始查庙的那天,是五月初九,天上起了灰云,不下雨,只压得低。
    西南数州之间,山道密林、村镇集市、江湖小道,全都暗地翻了一遍。
    查的不是香火鼎盛的大庙,也不是官家立案的书院讲堂,而是那些不起眼的小庙、偏堂、破庵、私祠、乱石中立的“灵位”—香妃称之为“影庙”。
    所谓影庙,不见于信录,不入于王册,只有当地几户人知、几户人拜,口口相传,往往建在荒田、溪畔、林边、村尾,一间三砖一神位,半个香炉烧整年。
    平日谁都不管,出了事才有人悄悄往那儿拜。
    这种地方,过去秦地也有过,三年前在东南彻查时连根拔了,但中原其他地方—尤其是南楚,太多了。
    香妃布下四十七组人马,以流民、苦役、僧贩、赶脚、药郎、入庙求子女户、佯死托梦者、讲书之徒等身份混入各地,每组三人,最多五人,一人探口风,一人查信物,一人留后,若遇小庙供有伪经、立有异符、传有“天数归一”“祂意降临”“五世之后无王”等语句,即刻记下图谱,绘庙形,标香数,记言者名,写符样,用秘墨封蜡,连夜送回。
    第一批回信是第九日,只有七封,但七封里,有五庙写着统一样式的庙联:
    “天隐不语,君当代天!”
    这话看着模糊,实则极险。
    “君当代天”四字,是三年前祂教在东荒那边散出的伪书中第一句。
    第二批信回得更多,共三十三封,其中十五庙供有黑冠像,像貌不明,未绘五官,只在眉心处嵌一点黑砂。
    香妃拿着信来见秦浩时,连她也一时语声低缓:“这些东西,不是自己人造得出的!”
    “也不是最近几年新起的!”
    “这是有人在有意保存!”
    “是有人……在等!”
    张青松那几天也没闲着,他去翻了十年前南楚各地的庙造资料,按理这些小庙若是转正,总该有过地方司的批复,可他查了三日,整整五十七庙,一封批文都没找到。
    “它们根本不在编内!”
    “不是官庙!”
    “也不是民庙!”
    “是‘暗庙’!”
    “而‘暗庙’,在南楚的律条里,根本就不归王法!”
    “只归—礼部!”
    “但礼部三年前,已经被齐王收了!”
    秦浩听完,把茶杯放下。
    “齐王收了礼部,那这些庙就算在他掌控之中!”
    “楚王不清,不动,不管,那就是睁一只眼!”
    “这就是他们的默契!”
    www.4e54.icu。m.4e54.icu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