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女频小说 > 诸天火红年代,冰箱每日刷新 > 第154章 153新的攻坚,恳谈交心,未来安排

第154章 153新的攻坚,恳谈交心,未来安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154章  153.新的攻坚,恳谈交心,未来安排
    田书记办公室里,赵国栋和他对坐无言,只是不停的抽着烟。
    烟雾升腾,浓得久久不散,像一团凝滞的雾,沉甸甸地压在两个人的肺叶上。
    这烟雾里,还混杂着一股无声的焦灼,仿佛随时会擦出火星。
    王卫东和阳光明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异常急促,几乎是小跑着再次停在那扇深棕色的木门前。
    王卫东深吸一口气,但他强行压下胸膛里奔涌的激动,抬手,指节在门板上叩出笃笃的声响。
    “进来!”田书记的声音立刻响起,比之前更显沙哑,却带着一种明显的急切,穿透了门板。
    两人推门而入。
    浓重的烟雾扑面而来,带着一股辛辣。
    田书记和赵国栋几乎是同时从座位上弹了起来。
    田书记指间夹着的香烟忘了弹,灰白的烟灰积了长长一截,摇摇欲坠。
    赵国栋布满血丝的眼睛,像探照灯一样,死死盯住两人,尤其是王卫东手中那个鼓囊囊、沉甸甸的墨绿色帆布工具袋,以及他脸上那种尘埃落定般的肃杀与隐隐的亢奋。
    “书记!赵副厂长!”王卫东声音洪亮,透着打了胜仗的底气。
    他小心地将帆布袋放在田书记那张宽大的铺着厚玻璃板的办公桌上,袋子落下时发出沉闷的“咚”的一声,分量十足。
    他动作麻利地解开袋口的系绳,袋口敞开,露出里面码放得整整齐齐的钞票捆——清一色的十元“大团结”,簇新扎眼;
    几根用旧油纸包裹、黄澄澄沉甸甸的金条;
    一叠叠印着不同银行名称的匿名存单;
    还有花花绿绿、印着各种图章的票证,厚厚一沓。
    阳光明默契地将那份墨迹未干的赃物登记本摊开在桌面上,紧挨着那堆令人心惊的财物。
    “在匡俊材家卧室的双人床架的暗格里找到的!”
    王卫东指着登记本上汇总栏,语速快而清晰,每一个字都像锤子敲在人心上,“现金,一万三千五百元整!金条八根,估重约一千二百克!匿名存单总额,八千六百元!还有……”
    他目光扫过那叠票证,“手表票三张,缝纫机票两张,自行车票一张,军用布票一百二十尺,全国粮票二百三十斤……”
    他一口气报出关键数据,每一个冰冷的数字都像一块沉甸甸的铅块,砸在这烟雾弥漫的寂静空间里。
    田书记猛地吸了一口烟,积攒的烟灰簌簌落下,掉在玻璃板上,他也浑然不觉。
    他俯身凑近那些赃物,老练的目光锐利地扫过一捆捆崭新的钞票,落在那些在灯光下泛着冷硬光泽的金条上,又仔细辨认着存单上模糊的印章和金额,最后停留在那厚厚一沓象征着紧俏物资的票证上。
    他那张布满岁月沟壑的脸先是绷得死紧,像一块风干的硬泥。随即,仿佛冰封的河面在初春阳光下裂开第一道缝隙,眉宇间那深刻的川字纹路极其缓慢地舒展了开来,嘴角甚至难以察觉地向上牵动了一下。
    他长长地吁出一口气,那气息带着浓重的烟味,仿佛卸下了千钧重担,一直挺直的腰背也随之微微松弛了一瞬。
    “好!好!好!”
    田书记连说三个“好”字,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砸在桌面上,也砸在每个人的心里。
    他直起身,目光灼灼地看向王卫东,又转向阳光明,“干得漂亮!卫东,行动果断,当机立断!光明……”
    他特意顿了顿,眼神里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许,“你那双眼睛,真是厉害!心思细,看得准!要不是你抓住账目和现场的矛盾,点出夹层的可能,这铁证,还不知道要埋多久!”
    赵国栋紧绷如弓弦的脸也彻底放松下来。
    他重重一拳砸在自己厚实的掌心,发出“啪”的一声脆响,从昨天晚上就笼罩在他头顶的阴霾,似乎被这充满力量的一拳击散了大半。
    他看着桌上那堆触目惊心的罪证,又看看清瘦但目光坚定的阳光明,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欣赏,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激。
    他用力点了点头,喉结滚动了一下,一切尽在不言中。
    办公室里的气氛陡然一松。
    那无形的令人窒息的紧张感,被一种带着浓烟气味的胜利振奋所取代。
    田书记重新坐回那把宽大的藤椅,拿起那份登记本,戴上老花镜,仔细地一页页翻看。
    他那布满老茧的手指,在那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上缓缓划过,像是在清点一场战役的辉煌战果,又像是在掂量其背后隐藏的罪恶分量。
    “卫东。”田书记放下登记本,脸上的赞许被一种更深沉的凝重取代,“这只是第一步!案子,才破了一半!”他的目光锐利,直射向王卫东。
    王卫东立刻挺直腰板,像一根绷紧的标枪:“书记您指示!”
    田书记的手指用力点了点桌面上的赃物:“第一,匡俊材监守自盗,盗窃国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铁证如山,这是板上钉钉了!
    你要立刻组织精干力量,连夜突审!把他的作案手法、作案时间、同伙、销赃渠道,一条线一条线给我捋清楚!
    这些年,他偷了多少布?卖给了谁?钱怎么分的?
    一个蛀虫都不能漏网!要从严从快,把这桩盗窃案办成铁案!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他的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是!保证完成任务!”王卫东声音洪亮,信心十足,胸膛起伏着战斗的激情。
    “第二。”
    田书记的声音陡然加重,带着一种穿透烟雾的力道,“也是最关键的!现在只能证明他偷了布,账上亏空巨大。
    但这把火,到底是不是他放的?是不是为了掩盖盗窃罪行,铤而走险,故意纵火?”
    他再次停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带着深刻的警示,“这才是决定案件性质的关键!
    盗窃是重罪,纵火更是罪加一等!
    尤其这把火,烧的是国家财产,差点酿成大祸,惊动了市里!
    匡俊材不是傻子,他现在盗窃罪跑不掉了,但纵火罪,没有直接证据,他绝对不会轻易承认!谁也不想脑袋上多扣一顶更重的帽子!
    他一定会死死咬住‘电线老化、意外短路失火’这个官方结论不放!”
    田书记的手指再次重重敲击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所以,卫东,你千万不能有丝毫松懈!不能因为赃款赃物找到了就以为万事大吉!更不能小看了这个匡俊材的精明和顽固!
    他现在就是一块又臭又硬的滚刀肉!撬开他的嘴,拿到他纵火的口供,或者找到纵火的直接物证——引火物残留、目击证人,这才是真正的攻坚!
    这关系到赵国栋同志的彻底清白,关系到事故责任的最终定性!
    关系到我们厂是意外事故,还是阶级敌人破坏!明白吗?”
    王卫东脸上刚刚浮现的一丝轻松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军人特有的坚毅和面对硬仗的凝重。
    他“啪”地一个立正,脚跟并拢,沉声道:“明白!书记!我亲自审!绝不给他喘息的机会,更不给外面的人插手串供的机会!一定把纵火这条线也给他坐实了!让他彻底现出原形!”
    “好!事不宜迟,你马上去办!”田书记大手一挥,斩钉截铁,带着战场指挥官的决断,“人手不够,直接找我!需要什么支持——搜查令、技术协助,随时提!如果有需要,我亲自给区公安分局打电话协调!要快,要准,要狠!”
    “是!”
    王卫东不再多言,抓起桌上那份登记本的复印件,向田书记和赵国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又对阳光明用力点了点头。
    他转身,带着一阵风,大步流星地冲出了办公室,沉重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急促远去。
    门“咔哒”一声关上,办公室里短暂的振奋被一种新的更深沉的等待所取代。
    空气里的烟味似乎也沉淀下来。
    田书记拿起桌上的“中华”烟盒,又抽出一支,在烟盒上顿了顿,划着火柴点燃。橘红的火苗跳动,映着他沉思的脸。
    烟雾重新缭绕起来,他看向一直安静站在一旁的阳光明,眼神温和了许多,带着长辈的关切:
    “小阳,你也辛苦了,先回去歇歇。后面审问的事,交给卫东他们专业的人去做。有重大突破,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好的,书记。那我先出去了。”阳光明恭敬地应道,向两位领导微微欠身,退出了这间充满烟味和无形压力的办公室。
    走廊里清冷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初冬的寒意,让他混沌的头脑为之一振。
    他没有立刻回自己的办公室,而是在楼梯口站了片刻。
    从这里望下去,庞大的厂区尽收眼底。
    高耸的烟囱永不疲倦地喷吐着滚滚浓烟,巨大的厂房像沉默的钢铁巨兽,机器的轰鸣声低沉而持续地传来。
    昨夜那场惊心动魄、映红半边天的大火,以及随后席卷全厂的风暴,仿佛都被这巨大的工业机器运转的惯性暂时掩盖。
    但阳光明知道,水面之下的暗流更加汹涌。
    匡俊材落网只是撕开了一道口子,更复杂的博弈,牵扯到窦鸿朗,甚至更上层的角力,才刚刚开始。
    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脚步沉稳地走向自己的办公室。
    推开门,他走到桌边,拿起那个大搪瓷杯,走到墙角的暖水瓶旁,倒了满满一杯凉开水。
    冰凉的水顺着干渴的喉咙滑下,带来一阵短暂的清明,稍稍平复了心头的激荡和残留的亢奋。
    他坐回那张硬木椅子上,身体向后靠去。
    短短不到半天时间,他的处境和心境,已然天翻地覆。
    从可能被牵连的领导身边人,到揪出蛀虫的关键人物,这转变快得让人眩晕。
    时间在等待中缓慢流淌,阳光明一直没有动,始终坐在那里,整理着纷乱的思绪,复盘着从火灾发生到此刻的每一个细节,思考着赵国栋的处境,也掂量着自己未来的路。
    门被轻轻推开,几乎没有发出声音。赵国栋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他脸上带着一丝审讯尚未结束的凝重,眉头习惯性地微蹙着,但此前眉宇间那股沉郁得几乎化不开的阴霾,已经消散了大半,眼神也重新有了神采。
    他反手轻轻带上了门。
    “厂长。”阳光明立刻站起身。
    赵国栋摆摆手,示意他坐下,声音比平时低沉一些:“坐,坐你的。”
    他自己也拉过桌旁另一把木椅,坐了下来。
    办公室很小,两人隔着一张办公桌,距离很近。
    赵国栋没有像往常那样习惯性地掏烟,他只是看着阳光明,目光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发自内心的欣赏,有劫后余生的感激,还有一种经历过大风浪后对可靠同伴的看重。
    “光明。”赵国栋开口,声音低沉而坦诚,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意味,完全不同于平时的领导口吻,“这次的事,多亏了你。真的,多亏了你。”
    他重复了一句,加重了语气,“要不是你心思敏锐,看出账目和现场的矛盾,拿到那本要命的台账,又想到家具夹层……后果,不堪设想。我赵国栋,记你这份情。记在心里了。”他指了指自己的胸口。
    阳光明心头一暖,连忙道:“厂长,您千万别这么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是分内事。您平时教导我做事要用心,要细致,要敢于坚持原则,我不过是按您的要求去做了。换了别人,也会这么做的。”他的语气诚恳,没有居功自傲。
    赵国栋摆摆手,打断他的谦辞,语气不容置疑:“该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功劳。别人?哼,未必!你能力强,心思活络,做事有章法,不蛮干,关键时刻能顶上去,脑子也清醒。这些,我都看在眼里。”
    他停顿了一下,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神情变得更加认真,甚至带着一种少有的郑重:
    “光明,今天我想跟你聊聊。不是以领导的身份,是……算是一个比你多吃几年咸盐的过来人,跟你交交心,说说我对你今后的一些想法,听听你的意思。”
    阳光明的心跳微微加速,他坐直了身体,双手放在膝盖上,专注地看着赵国栋,像学生聆听师长教诲:“厂长,您说,我听着。”
    赵国栋沉吟片刻,似乎在组织最恰当的语言,确保每一个字的精准:
    “你现在的岗位,是我的专职秘书。这个位置,琐碎,细致,要求高,也锻炼人。干好了,是领导信任的体现。
    按我们厂里不成文的惯例,也为了工作方便,通常干个几年,表现好的,会在厂务办挂个副主任的名头。”
    他顿了顿,目光直视阳光明,观察着他的反应:
    “这个副主任,你也晓得,是个虚职,主要就是给你明确一个副科级的待遇。
    但它是个台阶,很重要。
    在体制内,级别是硬杠杠,是敲门砖。
    以你的能力,加上这次立下的大功,我想办法推动,争取缩短一两年时间,尽量加快这个过程。
    这样,你就能节省下不少熬资历、排队的时间。这一步,很关键。”
    阳光明心中了然,也涌起一阵波澜。
    这个“厂务办副主任”的虚衔,是许多秘书岗位的终点,也是通往更广阔天地的起点。
    它意味着行政级别上到了副科,虽然暂时没有实权,但身份已然不同,说话的分量、接触的层面都会随之改变。
    这确实是体制内一条常见的、相对稳妥的晋升路径。
    赵国栋能主动提出,足见其用心。
    赵国栋话锋一转,语气更加恳切,带着长辈对晚辈的期许:
    “但是光明,我看重你,不是只想让你在这个秘书的位置上挂个虚名,安安稳稳混日子。
    你年轻,有文化,有冲劲,脑子活络,笔头子也硬。老待在秘书岗位上,写写材料,跑跑协调,伺候领导,时间长了,你的锐气会被磨掉,你的能力也得不到真正的施展,看到的天地终究有限。”
    他目光灼灼,仿佛要看到阳光明的心里去:
    “我的想法是,等你级别上去,挂上了副科的名头,站稳了脚跟,时机成熟了,我就想办法把你放出去,安排到一个实职副科长的岗位上。
    比如某个车间的副主任,或者某个科室的副科长。这才是真正能锻炼人、能让你施展拳脚的地方。
    管人、管事、担责任,直接面对生产一线,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真正的成长,是扎扎实实的根基。”
    赵国栋的语气很实在,没有夸夸其谈的画饼,更像是在规划一条切实可行的路:
    “当然,这事急不得,也要看机会。
    岗位平调,阻力相对小些,但也要运作。
    不过我心里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打算的。跟着我赵国栋干,我不会亏待肯干事、能干成事的同志。
    这次你立了大功,在田书记那里挂了号,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一块过硬的敲门砖。
    后面,我会尽力帮你铺路,扫清一些不必要的障碍。”
    这番话,掏心掏肺,清晰地为阳光明勾勒了一条未来的发展路径:秘书熬资历上副科级->寻找合适机会转任实职副科长->在实职岗位上锻炼发展,积累政绩。
    这比阳光明自己私下预想的还要明确和积极。
    赵国栋的坦诚和规划,让阳光明真切感受到了一种被器重、被纳入核心圈子的信任,这种信任,在这个年代,比金子还珍贵。
    一股强烈的暖流涌上阳光明心头。
    他明白,在讲究论资排辈、关系盘根错节的国营大厂里,赵国栋能如此清晰地为他这个没有过硬背景的年轻人打算,这份器重,分量极重。
    他迎着赵国栋坦诚而期许的目光,语气真挚而沉稳,没有丝毫谄媚,只有发自内心的感激和郑重:“厂长,谢谢您!真的谢谢您!”
    他声音微微有些发紧,但很快控制住,“您这么为我考虑,想得这么远,这么实在,我心里……真的很感动,也很踏实。
    您放心,我晓得轻重。秘书岗位上的事,我一定尽心尽力做好,把基础打牢,绝不给您丢脸。
    您指的路,我明白,也愿意跟着您好好干,好好学。
    不管后面岗位怎么安排,只要是为厂里做事,跟着您学真本事,增长才干,我都愿意,都会全力以赴。”
    阳光明的回应,既充分表达了对赵国栋知遇之恩的感激,也表明了自己踏实肯干、不忘本分的态度,更隐含了对未来安排的理解和接受,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真诚而不失稳重,展现了一个年轻干部应有的觉悟。
    赵国栋看着阳光明清澈而坚定的眼神,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真正舒心的笑容,眼角的皱纹也舒展开来。
    他点点头,似乎放下了一桩心事,身体也向后靠了靠。
    “好!你有这个心气就好!年轻人,就得有志气!”
    他话题一转,回到当下,语气重新变得务实有力,“眼前这次的事,你是首功,谁也抹杀不了。窦鸿朗那边……”
    他嘴角掠过一丝冷意,“哼,现在怕是自顾不暇,忙着撇清关系呢。我们和他,本就是两条道上的车,无所谓得罪不得罪。该是你的功劳,该你拿的好处,一分也不能少!该争取的,一定要争取到位!”
    赵国栋语气斩钉截铁,带着护犊子的意味:
    “我已经跟田书记初步沟通过。
    第一,你的入党问题。
    你是预备党员,预备期表现一直很突出,加上这次的重大立功表现,争取让你提前转正,成为一名光荣的正式党员!
    这是政治生命的大事!有了这个身份,以后的路才好走!”
    在这个年代,党员身份是进步的基础和保障,是参与核心工作的通行证。
    “第二,行政级别!”
    赵国栋伸出两根手指,目光炯炯,“你现在的级别是27级办事员吧?按部就班,熬到副科,五六年时间已经算是快的。
    这次有了这么大的功劳,正好可以破格!
    我会亲自出面,给你申请行政级别上的破格晋升,争取给你提两级甚至三级!
    如果能够落实到位,就可以省下你两年,甚至更长的熬资历时间!”
    他继续强调,“光明,你还年轻。在体制内,有时候,时间比什么都重要!早一步上去,机会就多一分!台阶就高一层!这次,就是你的机会!必须抓住!”
    阳光明心中波澜起伏,难以平静。
    赵国栋为他争取的这两项——提前党员转正和破格升级,都是实打实、能极大缩短他晋升周期的硬核好处。
    尤其是破格升级,节省下来的时间,对他这样没有深厚背景、全靠自身能力和机遇的年轻干部来说,价值难以估量。这意味着他能更早地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参与竞争。
    “厂长!”
    阳光明再次站起身,语气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但更多的是沉甸甸的郑重和决心,“我……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您为我考虑的,比我想到的还要多,还要实在!
    提前党员转正,破格升级……这都是我做梦都不敢想的大好事。
    我向您保证,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一定更加努力地工作,好好学习,提高自己!”
    赵国栋也站起身,绕过桌子,走到阳光明面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力道依旧很重,带着一种托付和鼓励,也传递着信任:
    “好好干!你的路,还长着呢!眼光放长远!眼下的坎,我们算是迈过去一大步了。
    后面审问的事,有卫东顶着,田书记亲自坐镇看着,翻不了天。
    我这‘暂停工作’的帽子……”
    他自嘲地笑了笑,“也戴不了多久了。你安心等着好消息!把心放肚子里!”
    说完,赵国栋再次重重拍了一下阳光明的肩膀,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仿佛要把力量和信心传递过去。
    然后转身,步履明显轻快了许多,拉开里间办公室的木门,走了出去。
    他的背影,似乎重新挺直,恢复了往日的硬朗和沉稳。
    里间的木门轻轻合上,隔绝了外面的声音,只剩下阳光明一人。
    阳光明站在原地,久久没有动。
    赵国栋那番掏心掏肺的谈话,像一股强劲而温暖的洪流,猛烈地冲刷着他,驱散了心中的疲惫、惊心动魄带来的寒意,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和清晰的希望感,在他心底生根发芽。
    未来似乎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在他面前展开了一条上升的通道。
    虽然前路必然还有荆棘,还有难以预料的斗争和挑战,但有了明确的指引,有了坚实的依靠,有了奋斗的目标,心中便充满了沉甸甸的力量和渴望大干一场的冲动。
    他缓缓走到窗边,向远处望去。
    保卫科那栋不起眼的二层小楼,此刻人来人往,像厂区里一个醒目的焦点。
    那里,正进行着一场决定性的较量。王卫东和他的战友们,在与匡俊材进行着意志和智慧的角力。
    阳光明知道,属于他个人在这场风暴中的惊险航程暂时靠岸了,而另一场决定更多人命运、牵扯更广的风暴,正进入最激烈、最核心的攻坚阶段。
    窦鸿朗绝不会坐以待毙,暗流仍在涌动。
    他深深地舒了一口气,那气息悠长而平稳。
    他眼神中的激动和波澜渐渐沉淀下去,重新变得沉静、锐利,如同淬火后的钢。
    他静静地站在窗前,像一株扎根的树,等待着最终结果的到来,也等待着属于自己的充满挑战也充满希望的新征程。
    (本章完)
    (/bi/286396/17237484.)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