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乱世争雄当豪气
汤和、曹震和郭兴等人都是濠州本地人氏,因为有着共同的爱好——舞枪弄棒,平日多有接触,在濠州武艺小圈子里都混了个脸熟。
朴道人是外乡人,不清楚濠州江湖的深浅,害怕贸然联系太多陌生人会暴露自己,这段时间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曹震、汤和二人身上。
曹震家中贫寒,吃了上顿没下顿,又没有家小拖累,造反意志颇为坚决,只是吃了一顿酒,就对朴道人掏心掏肺,愿意迎红旗营入城,并向朴道人推荐了汤和。
汤和幼时家贫,后来发迹,家中才有余财供他识字习武。
只是朝廷这些年瞎折腾,汤家不堪重负,已经破产。
汤和举止洒脱,沉稳敏捷,善于谋略,在市井中有些名望,能拉拢不少人,他若是愿意帮忙,内应之事就成了大半。
只是不知因何缘由,此人虽然吃了朴道人请的酒,却迟迟不肯表态,吓得朴道人以为汤和准备报官拿了自己领赏,睡觉都不敢太沉,一度想要逃出城。
昨日,红旗营大军临城,汤和终于主动联系朴道人,谋划献城之事。
尽管朴道人一再强调红旗营骁将如云,虹县一鼓而下,破濠州也在旦夕之间,但汤和却认为濠州乃淮西重镇,墙高沟深,非残破小城虹县可比。
在他看来,红旗营再是能战,至少也得三五日持续进攻,才能消磨掉守军锐气。
到那时,才是他们这些城中好汉举事的最佳时机。
汤和原计划等上几天,待守军消耗得差不多后,再多联络一些人,在城中几个关键部位同时放火,趁守军慌乱扑火兵力分散时,配合红旗营一举夺取城门。
今日是正式攻城首日,考虑到破城无望,汤和只联络了六个跟脚清楚的好汉,潜伏在靠近北城墙的宅院中,观察红旗营攻城情况,以判断守军大概能坚持多久。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红旗营骁勇异常,战斗发起不多时就攻上了城墙。
守军的拉胯表现更是出人意料,有城墙的防护,守军居高临下与红旗营对射,尚看不出多大问题,一旦被红旗营杀上城墙近身肉搏时,便是胆气尽丧。
由于守军溃散太快,汤和等人才冲散了一小队元军,正冲向临淮门,胡大海就带人杀下城墙,若不是朴道人及时喊话,差点就把他们当成协防民壮给杀了。
虽因错误判断形势而痛失献城之功,但在大军入城后,这些濠州本地人为大军引路,迅速控制城中要点等事务上,还是发挥了一些作用。
战斗结束,石山亲自接见了汤和等人。
当初,石山与李武关键时刻倒戈杀了杨朝鲁,才让赵均用夺下城门,有献城之功,战后芝麻李却迟迟不肯封赏,寒了一众降兵之心。
石山自然不会重复芝麻李的错误,听取了朴道人的汇报,大致了解了战斗经过,又考校了汤和等人的能力和见识,便当场兑现濠州众好汉的封赏。
“濠州才下,我等皆是外乡人,不熟本地乡土人情,以后还得诸位兄弟多多相助。曹兄弟颇有勇力,可愿入我教卫营,屈就什长之职?”
朴道人跟众人简单介绍过红旗营编制,曹震没想到自己才投靠石镇抚,就能入培养军官的教卫营做什长,顿时喜出望外,当即跪下。
“大——镇抚信得过俺,俺这百十斤就卖给镇抚了。”
曹震见识不多,但为人实诚,勇力尚可,善加培养,日后也能有大用。
“起来吧,好好干!”
石山点头,又看向郭氏兄弟。
濠州众好汉中,郭兴、郭英兄弟家境最好,兄妹四人皆有大名,郭兴还擅骑射。
因而,朴道人之前明知郭兴拳勇有膂力,却因其家境不错,怀疑其造反的决心,没敢贸然与之联络。
不曾想,最看好的汤和扭扭捏捏,原本不敢信任的郭氏兄弟却主动造反。
“郭兄弟主动投身驱虏复汉大业,勇义可嘉!我有意请郭兴领乙三营队率之职,安排郭英兄弟入教卫营,为我宿卫,你们可愿意?”
“谢镇抚赏识!俺们兄弟愿为镇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郭氏兄弟之后,石山又一一安排了其余人的去向,唯独落下了汤和。
本该凭借献城之功,成为石镇抚座上宾,却因自己的犹豫和谨慎,搞成现在这样子,汤和想起这段时间的选择,就恨不得抽自己两耳刮子。
其人之所以犹犹豫豫,是因为在朴道人联络他之前,定远豪强郭子兴派人到濠州踩盘子,曾联络过汤和,暗示郭氏即将举事,希望汤和届时能为内应。
汤和不清楚石山与郭子兴之间的纠葛,却知道定远郭氏树大根深,郭子兴和石山若同时取濠州,坐地虎肯定比过江龙更有优势。
谁知道石山行动更果决,这边朴道人才与濠州好汉建立联系,那边就已经出兵,更恼火的是濠州守军如此废物,空有坚城,却连一天都没坚持住。
早知结果如此,汤和又何苦首鼠两端错失良机?
“……之任?汤兄弟?”
汤和猛然惊醒,竟然没听到石山刚才说了什么,赶紧行礼道歉。
“小人走神了,还请镇抚恕罪。”
“呵呵,无妨。”
石山不以为意,又耐心复述了一遍自己的话。
“濠州是大城,须重兵防守,我军分散五河、濠州两地,兵力已有不足,正需扩编,汤兄弟勇武且多智,又颇有人望,可敢当新营指挥使之任?”
红旗营虽然有多个营头,但指挥使之职却仅在镇抚石山一人之下,位高权重,汤和虽有进取之心,却清楚自己的斤两,更清楚自己功劳不足,如何敢奢望一步登天?
“不敢!”
担心自己的拒绝触怒了石山,汤和又补充道:
“小人市井之徒,见识短浅,往日领十几个乡邻出徭修河都能出岔子,如今仅有寸功,为一什长尚且惶恐,又不识军中旗鼓号令,如何敢当如此重任?”
石山暗自点头,难怪此人历史上跟着朱元璋,最后还能得善终。
红旗营众将,皆是唯恐官职不高领兵太少,还没有谁推辞自己能力不够请求少领兵的。
莫说“历史证明”汤和有统兵之能,区区一个乙等营三百来人,绝不是其人的统兵上限,仅凭这份明自身知进退的谨慎,就值得石山委以重任。
“汤兄弟过谦了,咱们这些人,哪个不是起于草莽,造反前也没甚见识,谁敢说大话自己能领多少兵?
放心,新营会从老营抽调骨干,协助你掌军,还要严加整训后,才会上阵杀敌。至于旗鼓号令,教卫营也有专门培训,只要你愿学,肯定能熟练掌握指挥之法。”
话说到这份上,汤和知道自己不能再拒绝了,当即伏身下跪,表态道:
“小——末将定认真习练操练指挥之法,努力杀敌,报效镇抚厚爱。”
“哈哈哈,好!”
石山强忍着“你是不是有个好兄弟叫重八”的疑问,扶起汤和,拉着他的手,看向郭兴、曹震等人,道:
“濠州乃淮西重镇,朝廷必不会坐视此城丢失,要不了多少时间就会派大军来讨,还请诸位务必用心习练,很快就有众兄弟再立新功的机会。”
“末将敢不从命!”
早在五河出兵前,石山就认真思考过夺取濠州后,是否会与汤和等濠州好汉产生交集,又如何处置这些人?
毕竟,汤和等人都是濠州本地人,绕不开,也不应该绕开。
他这条过江龙想要尽快稳住濠州,就不可能不与本地人合作,放弃汤和等立场坚定的抗元分子,那就只能选择与不知名姓,也不知立场的陌生人合作。
当然,与谁合作都有风险,尤其是汤和。
石山就算再不清楚元末历史,也知道汤和此人不简单,与元末争霸最后的胜利者朱元璋关系莫逆。
任用了汤和,会不会引来朱重八?会不会如原历史位面一样,自己辛苦一场,却为他人做嫁衣,最终全便宜了朱重八?
石山原本对改变“历史剧情”有些疑虑,担心自己干涉过大,彻底改变了“关键人物”的命运,而失去“清楚天下大势”这个穿越者最大的优势。
所以,他当初才会在得知邵、郭二人相熟时,派邵荣前往定远协助郭子兴起义。
但经历了虹县之乱,石山明白了,所谓大势,你不想着左右它,就会被它所左右。
如其让这些“历史证明了”的失败者粉墨登场,白白浪费大好机会,还不如由他这个穿越者统合各方力量,尽快结束乱世,并尽力修正一些本可避免的历史错误。
至于原历史位面的最终胜利者朱重八?
莫说此人现在还是个混一天斋饭撞一钟的小和尚,根本没啥大志,至少不会想象自己要如何争夺天下。
就算朱重八已经起兵,并有了与自己争雄的实力。
哪有如何?
身为穿越者,早几个月布局,手握雄兵,已经走在了诸多豪杰前面,若是还没有正视某人的勇气,那还大言什么争霸天下结束乱世,趁早洗洗睡吧!
(本章完)
(/bi/286662/172375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