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扫元 > 第105章 雄城非人也难守

第105章 雄城非人也难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石山这次出兵濠州,留下了甲二营(指挥使孙逊)和乙五营(指挥使费聚)镇守五河,由孙逊统揽军政要务,为大军保住后路。
    除行动迟缓的荣军社外,其余各战营及战训营、辎重营、战保营全员出动。
    加上随军运送辎重的民夫,总人数超过七千,顺淮河水道直入濠州城下,旌旗蔽日、船帆连天,濠州守军被红旗营声势所慑,根本不敢出城阻拦。
    同以往几次攻城一样,大军开至城下后,各部便按石山命令有序展开,或构筑营垒,或打制攻城器械,或拆除城外散落建筑,或戒备官军出城反击。
    石山则带领部分军官,实地侦查城防情况。
    结合前期打探到的情报和实地侦查结果,濠州城防情况大致如下:
    濠州城墙以夯土筑基,外层包覆砖石,周长约九里三十步,墙高三丈,城墙依山水走势而建,全城共六座城门,均偏居城角,导致城墙走向不规则。
    其中,北门一座:临淮门位于北面城墙偏西,紧临淮河,控制淮河渡口。
    西门一座:涂山门位于城西北角,城墙依涂山余脉而建,地势险要,城门与涂山形成天然屏障,易守难攻。
    东门两座:移风门位于城东北角,城墙向东北延伸,地势较高,与外围护城河形成直角防御,是漕运和商旅往来的重要通道;
    闻贤门位于东城墙偏东南,谯楼(城门楼)偏东,城墙依地势向东南倾斜,城门与护城河斜向相接,防御面较小。
    南门两座:曲阳门位于城东南角,城墙沿濠河弯曲而建,近年为了防洪,还加筑了石堤;
    清流门位于城西南角,城墙依地势起伏,谯楼临壕沟而建,城门与市河交汇,设闸门控制水流,并设铁索与木闸,以防敌军由此混入。
    如此坚城,自然要配重兵。
    濠州置万户府,本有大军五千,为淮西重镇。
    但因临近的颍州、徐州两路接连爆发起义,大量兵力被抽调和消耗,城中仅剩下四个千户,对外宣称大军三千,实际不足一千五百人。
    原历史位面,郭子兴以数千刚刚起事的乡勇都能攻下濠州,红旗营好歹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磨砺,没道理比刚起事的乡勇更弱。
    实地侦查完毕,石山顿马扬鞭,朝身侧众将笑道:
    “如此依山傍水、因地制宜的雄城,本应易守难攻,却因鞑子惧我汉人造反据城自守,自行拆毁了城防。
    濠州如今空有城墙,却无瓮城和箭楼,又不修瞭望台和马面,护城河还长年未曾疏浚,大段淤塞,城防功能十不存三。
    鞑子无道,不配拥有此等坚城,合该咱们取下濠州。”
    大军远道而来,才开始打造攻城器械,正式攻城至少还要等到明日,但众将受石山感染,仍纷纷请战带本营试探城中防务。
    “乙三营(韩成)东、南两面城墙、乙四营(胡大海)西、北两面城墙,展开试探攻击,动静闹大些,让这些只敢龟缩城中的鞑子见识一下我军威势!”
    “领命!”
    濠州城肇始于春秋,楚灭吴后建钟离邑,在此筑城,后经多次扩建,至南宋时,知州连南夫决濠水合东西二城,并加筑城墙至三丈,终成当下形制。
    此城曾一度四面环水,想要破城,就必须先填平护城河,或者出奇策。
    因淮河水流持续冲刷右岸,导致河道不断向北偏移,逐渐在濠州城北淤塞出一片陆地,虽然距离有限,难以在此立营,却足以展开攻城兵力。
    石山遂在濠州城西扎下大营,而将主攻方向预定在北面城墙。
    守军也知道此处是防御薄弱面,部署的兵力最多,乙四营选锋尚未靠近墙下,就遭受了守军一轮箭雨攻击。
    此时西北风劲吹,守军逆风放箭,箭矢被风吹偏,运动路径扭扭曲曲,无力而歪斜,隔着目标很远就掉落在地。
    第一轮箭矢未造成攻城方任何伤亡,反暴露了守军士气低下,临战慌乱的事实。
    乙四营选锋以龟甲阵缓步推进,直到守军第二轮箭雨叮当砸落,领队的小将方才下令反击,十几名弓弩手齐发,借助风势直扑城头。
    石山驻马乙四营出发地线后,亲眼察看试探攻击效果,看着城上守军慌乱躲避,就知这一轮打击已经建功,赞道:
    “胡指挥勇猛而沉稳,很不错!”
    乙四营五河之战前才组建,就这样一支大部分人没见过血的队伍,却能顶着守军箭雨打击稳步推进,足见胡大海不仅作战勇猛,练兵和指挥作战也很有一手。
    说话间,守军已经在军官鞭笞叱骂下稳了下来,开始第三轮打击。
    “火药箭?”
    石山距离太远,隐约看到城墙上火光闪烁,部分箭矢依然歪斜无力,但也有拖着白烟尾迹,直奔乙四营选锋而来。
    选锋这边终于有人受伤,在一名身着皮铁甲的小将命令下,结队后撤,该小将却手持大盾,快速前冲,直奔敌军第三轮箭矢近落点一线。
    守军不知小将意图,却不会放过“射杀贼将”的机会,急忙开弓点火,又射出了一轮火箭,终究是慢了一些。
    皮铁甲小将捡到两只箭矢后就急速后撤,所有射来的箭矢不是被其大盾挡住,就是被他用短刀格开,当真是迅捷无比。
    看这身影,似是胡大海长子胡德济?
    不多时,胡大海就命胡德济过来汇报。
    “守军一共射了两轮火药箭,俺爹——指挥使专门安排几个人数了,一共二十三支箭,有十支发了火,其余都没见着冒烟,射得也很近,应该都是这样的。”
    所谓火药箭,其实就是箭杆上绑了火药纸筒的箭矢,发射时点燃引线,箭矢运动过程中借助火药燃烧的推力增加射程。
    石山接过胡德济递上的两支火药箭,拆开纸筒,发现里面的火药都已经受潮板结,二十三只火箭仅十支发火,完好率仅四成,看来守军武器保管不善的问题很严重。
    “很好。战阵上刀枪无眼,你父子二人皆喜冲锋陷阵,同在一个营,非善待有功将士之道。正好教卫营还缺一个队率,待破城后,你就过来吧。”
    石山一开始就很欣赏年少勇猛的胡德济,有意调入教卫营好好培养。
    只是,彼时胡大海刚带亲族来投,双方的信任基础非常薄弱,且他还需要亲族协助才能尽快掌握队伍,石山便没有提这个要求。
    胡大海如今已经坐稳了指挥使位置,此战故意让长子露脸,其实也有意让他亲近石山。
    入教卫营后,不仅露脸立功的机会更多,更代表镇抚对父亲的信任,莫说队率,即便只是当个大头兵,胡德济也乐意。
    “镇抚信任有加,末将无以为报,此战愿为先登!”
    “哈哈,口气倒是不小。”
    石山指着胡德济,朝身旁众将笑道:
    “你想抢先登,也不问大家愿不愿意让?”
    “哈哈哈。”
    众将斗志虽高,但濠州城到底是依地利而建,却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抢先登。
    相对于北城墙对守军的压制,东西南三面的试探进攻都不怎么顺利。
    西城墙依涂山余脉而建,站在城墙下仰攻非常吃力,虽然也有风力加成,但攻城必须爬坡,韩成亲自带人射了几箭,确定箭矢落点,就果断转到南城墙下。
    南城墙虽有两个城门,实际能展开兵力的只有曲阳门前,攻城时需逆风射箭,情况还不如西城墙。
    东城墙外部分护城河河段淤塞,但此时是下午,结冻的淤泥已经被太阳晒化了小部分,胡大海不敢冒险,只能将兵力集中在城门处。
    守军却居高临下,左右夹击,打得进攻的选锋抬不起头。
    待乙三营和乙四营撤下,石山又命乙五营和乙六营进攻,情况也差不多。
    至此,众将对濠州城的进攻难度有了更深认识。
    试探攻击结束,大军也扎下了营盘,石山刚和众将讨论完次日攻城战术,李武就带着人疾驰回营。
    骑营的主要任务是遮蔽战场和打探敌情,李武探到定远郭子兴举兵攻下定远,担心其部可能会影响到红旗营行动,便匆忙回营向石山汇报。
    “郭子兴倒是会选时机!”
    石山也没想到之前给人给物,郭子兴都不反,等到自己率大军渡河围攻濠州了,这个定远地头蛇却突然举兵,才有此叹。
    李武清楚濠州对红旗营大业的重要性,唯恐郭子兴横插一脚,道:
    “让俺带人拦住这厮。”
    “算了。”
    大军由五河出发,至濠州城下也就四天时间,以此时低效的信息传播速度,郭子兴就算提前在五河安插了眼线,也绝不可能这么快就举兵。
    石山稍一想就明白此事大概率只是巧合,否定了李武的建议,语重心长地道:
    “无包容天下之心,何以取天下?郭子兴若是举兵后就直奔濠州,我敬他是条好汉,也不是不能与他合作共取濠州。
    但他先攻定远,破城后没个两三天别想重整兵马,少说也得五六天才能赶到濠州城下。若是这么长时间咱们都破不了城,就莫怪别人来分一杯羹。”
    (本章完)
    (/bi/286662/17237534.)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