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扫元 > 第104章 破定远忽闻濠变

第104章 破定远忽闻濠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嚯!”
    “哈!”
    濠州定远县,郭家庄。
    郭子兴看着两百庄丁攻防训练已经有模有样,由衷赞道:
    “邵兄弟,你这套编伍和训练的法子果然有效,这么短的时间就已经有了这番模样。若能再给咱半个月时间,便是有千百鞑子来犯,又有何惧?”
    邵荣听出郭子兴话中有暂缓举事之意,顿时有些急了。
    “郭兄,虽说朝廷已经下诏许各地兴办团练。可郭兄聚众并未向官府报备,俺们这这么多人,动静委实大了些,怕是已经惊动了县里。时日长了,恐会生变。”
    “哈哈哈!”
    郭子兴豪气干云,大手一挥,笑道:
    “咱就怕那狗官胆小,不敢带兵出城,他若敢来拿咱们,正好灭了出城的官兵,再顺势杀进城中,岂不要省好多事!”
    邵荣也是攻过城抢过先登的,岂会畏惧区区一个下县的百十个弓手?
    “就定远城中那点弓手,俺带两三百人就能破掉,何须郭兄亲自动手?俺担心南面庐州路‘彭祖家’闹大,他们若是攻下了合肥,再顺势攻入定远,咱们咋办?”
    徐寿辉、邹普胜起义后,庐州路的白莲教南方教派信徒就纷纷响应,起义军号称“彭祖家”,听说声势不小,已经占了几座县城。
    这段时间,有几部“彭祖家”聚集到合肥附近,还广发“英雄帖”,邀请周边好汉共举大事,听说已经聚集了几万人。
    传言可能有所夸大,但能搞出这么大声势,一两万人多半少不了,这么多人说不定真能攻下合肥。
    定远就在合肥北面,“彭祖家”要是攻下合肥后顺势攻入定远,郭子兴了没有理由也没这个实力阻拦他们。
    没了定远,郭子兴就只能跟着“彭祖家”混,他又不信白莲,跟着混都混不出个名堂来。
    想到这里,郭子兴终于严肃起来。
    “不瞒邵兄弟,咱原本计划年前再举事,既然兄弟带来这么多精兵,为咱操练好了庄丁,举事肯定要提前,只是不知淮安路那边情况咋样,咱心里没底啊。”
    邵荣也一直在等待石山那边的消息,但隔路跨府的消息传递动辄十天半个月,战乱期间流言又多,偶尔得到一个消息也难辨真假。
    他原本想派自己的人回去,郭子兴却担心邵、石二人合谋打自己的主意,坚持要派自己小舅子张天佑前去打探情报。
    就在郭、邵二人为消息隔绝而犯愁时,张天佑满头大汗地跑了回来。
    “姐夫,姐夫,有消息啦!俺还没过淮河,就见到不少逃难过来的人。听一个行商讲,‘红心营’大军上万围了五河城。哎呀,这趟跑的,累死俺了,俺先喝口水。”
    “屋里温的有酒,自己喝去。”
    郭子兴没心思招呼妻弟,脑子里想的全是石山上万大军围攻五河之事。
    五河不比虹县,离濠州只有百里,且有中间淮水相连,石山据虹县不打泗州而取五河,必然会对离五河更近的濠州有想法。
    同当初芝麻李起事,占据萧县后就立即攻打徐州一样,定远城小粮少,非成大事之地,据之也难当官军倾力一击。
    举事后攻下定远城只是第一步,稍稍整顿兵马,就必须再进军拿下濠州城。
    如此,依托淮水,背靠宿州、灵璧、虹县、五河四城,就能专心应对安丰路内的官军——这便是郭子兴早就筹划好的举事计划。
    为此,他上个月还派张天佑到濠州联络城中豪杰。
    没想到自己这边还没举事,石山那边就已攻下了五河城。
    好个益都佬,居然算计到俺老郭头上!
    石山与他非亲非故,却又是送人又是送装备,就为了支持自己造反,郭子兴原本就不相信世上会有人如此好心,此刻将所有的线索连在一起,瞬间清醒过来。
    “邵兄弟,咱待你如何?”
    郭子兴语气突然变得冰冷,看向自己的眼神有些不善,邵荣哪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他带人“贩马”南下,走的就是虹县-五河-濠州-定远这条路线,可太清楚石山若是攻下五河,下步可能攻打哪里了。
    若是还在“红心营”中,他当然希望石山能取濠州。
    如此,石山才有可能摆脱萧县佬的掣肘,从此龙入大海,他们这些部下也能跟着石山博更大的富贵。
    但邵荣此刻身在郭子兴庄上,就不能不为新东家谋划。
    而且,为了协助郭子兴起义,邵荣放弃了“红心营”那边的权位,又投入无数心血,也不希望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化为泡影。
    “郭兄对俺胜似一母同胞,俺也一直当郭兄为兄长。石山虽然也是英雄,但根基太浅,掣肘太重,难成大事。俺一个外乡人别无他求,只愿辅助郭兄早成大业。”
    邵荣情真意切,郭子兴意识到自己有些过激了,正准备安抚一二,便见张天佑拿着酒壶出了屋子,边喝边道:
    “又有流民说,五河当天就被石山攻破了。姐夫,你脸色咋那么差?俺还没说完呢。但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大军第二天一早就撤了,只留了很少的人守城。”
    啪!
    郭子兴一巴掌打掉张天佑手中的酒壶,骂道:
    “喝!能不能一口气把话说完了,再喝!”
    “俺。”
    张天佑自幼就有些惧怕姐夫,见郭子兴发怒,委屈巴巴地道:
    “俺已经说完了。”
    邵荣一个外人看着郎舅相闹,有些难堪,赶紧转移话题打圆场。
    “郭兄。淮安路多半有变,俺们是否举事提前?”
    “嗯,是该提前。”
    被小舅子惊出了一声冷汗,郭子兴也意识到自己之前只盯着安丰路,目光短浅了些。
    不管石山打下五河又仓促撤兵的原因是什么,淮安路肯定会乱上一阵子,趁着濠州官军的注意力放在邻近的五河上,这个时候举事压力最小。
    “天佑,你现在就去联络孙德崖、俞二、鲁大、老潘几人,五天,不,三天后的巳时,咱们在城南枣岗汇合,烧香歃酒,共举大事!”
    这就要造反了!张天佑兴奋之下,当即也不觉得疲累了。
    “俺,俺这就去!”
    三日后,定远城南枣岗。
    寒风卷起黄沙,天地间一片肃杀,吹得白莲旗猎猎作响,千余青壮跪伏在地,目光灼灼地盯着土岗上几道身影。
    郭子兴背披青色大氅,身穿油绢织锦祆,腰悬宝刀,一脸肃穆,手捧柱香,插入香案,紧随其后,孙德崖等四人也一一敬香。
    “白莲降世,明王再生,借俺香火之力,除尽天下鞑虏!”
    郭子兴猛地抽出宝刀,刀尖直指苍穹,台下人群骚动,张天佑攥紧手中铁矛,喉头滚动;邵荣眯眼望向定远方向,心里想的却是更远的五河。
    “朝廷无道,改钞又加派,天降灾祸示警,去年大水今年旱灾,路倒饿殍满地,官府却只顾逼税交差。敢问诸位父老,这世道,不反,可还有活路?!”
    “反了他!”
    “反了他!”
    郭子兴这类本地地主豪强造反攻城,和石山这种外乡反贼要么用计要么拿人命堆,才能破城的逻辑不一样。
    他们本就是元廷统治地方的根基所在,往日也曾是县尉、典史等官吏的座上宾,只需要把人带到城下,表明鞑子无道,定远人上人不认朝廷统治的决心即可。
    郭子兴只是命上千青壮团团围住城池,城内就乱成一团。
    城上的守军和城下的反贼沾亲带故,甚至敢公开喊名字打招呼,县尉气急败坏,命人放箭,响应者却寥寥几人。
    战斗打响,守军出工不出力,义军缺乏远程攻击手段,双方伤亡都不大。
    僵持不到半个时辰,东城门就被人偷偷打开,邵荣带着人一拥而入。
    随后,郭子兴策马入城,踏过街边冻毙的尸骸,直奔县衙。
    县衙前,县尹哆嗦着举起官印求饶。
    “罪,罪官愿献城降……”
    刀光一闪,头颅滚落。
    “哼!晚了!”
    这一战赢得很轻松,但借攻城之机整合各部义军的计划破产了。
    郭子兴直奔县衙,控制象征行政权力的建筑;邵荣带人围住府库,不许其他各部义军染指。
    孙德崖等人没有钱财就没办法稳住手底下的青壮,他们冒着掉脑袋的风险烧香造反,可不是为了给郭老爷做奴才,而是自己当老爷。
    当孙德崖带头洗劫城中店铺,局势便开始失去了控制。
    堆满财货的店铺、大户人家的私库、贫民小户家的女子,等等,孙老爷牙口好,不挑嘴,只要不是自家的,都是能安抚手下的好东西,都值得抢,
    抢劫、行凶、杀人、放火……
    人性中的恶一旦被释放,就再难收束,即便郭子兴最后愿意拿出部分钱粮安抚各部义军,这个时候也没人能控制自己的部属了。
    所谓法不责众,行凶的人太多,就连郭子兴本部人马也悄悄参与。
    毕竟,酒肉再好,吃多了也腻,哪有细皮嫩肉的大户小娘好?
    到这个时候,郭子兴终于有些后悔,没听邵荣的建议独自举兵了。
    城中动乱持续了整整三日,才稍稍停歇,众头目却又为了座次高下而争执不休。
    郭子兴效仿刘福通和芝麻李,自封节制元帅,又封孙德崖、俞二、鲁大、老潘四位头领为将军。
    孙德崖却以麾下人马仅比郭子兴略少为由,质疑郭子兴做元帅的资格。
    俞二等头目虽然也不喜欢孙德崖,但郭子兴破城后的做派更令他们厌恶,皆站在孙德崖身后,逼迫郭子兴让位。
    郭子兴豪杰人物,如何能屈居他人之下?
    双方僵持不下,北面却传来了令他们震惊的消息:红旗营大军南渡淮河,已经兵围濠州城了。
    (本章完)
    (/bi/286662/17237535.)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