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扫元 > 第102章 营名红旗终现世

第102章 营名红旗终现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亥时时分,薛显从昏迷中醒来,得知自己已经回到虹县,心下稍定。
    只是没过多久,又听亲兵说自己麾下众将被石山呵斥,竟无一个人敢诈唬,顿感情况不妙。
    其人重伤刚醒,身体虚弱,但城中形势微妙,容不得他慢慢养伤。
    薛显当即命亲卫取来酒食,趴在床上,一口气吃完三斤水煮马肉(龙王庙一战中死掉的战马)。
    随着撕咬、咀嚼马肉,薛显背上的伤口被牵动,隐隐有血丝渗出,却硬是凭着蛮牛般的体魄和烈酒镇痛强撑。
    酒足肉饱,感觉稍稍恢复了一些体力,薛显派人请来石山。
    “哈哈哈!俺老薛又活了!石兄弟,够义气!”
    笑声依然爽朗,但因受伤而虚弱的身体,却让薛显有些中气不足。
    其话中的“够义气”为何意,双方自明,石山也不矫情,直接说出自己的构想。
    “五河才被攻下,城中人心不稳,泗州官军随时都会反扑,我部不能久离,末将决定明日一早就南下五河。
    虹县残破,城中没有余粮,已不能屯驻大军,末将计划将虹县交给邓顺兴兄弟打理,他麾下都是本地人,立足应该不难。
    万户,这样安排行不行?”
    薛显来时豪气万丈,想要攻破泗州,靠一场大胜彻底压服石山,却因自己轻敌冒进,半路被鞑子偷袭,本部死伤惨重。
    自家知道自家事,薛显虽然反败为胜,却知道底气来自邓顺兴、傅友德两部为自己稳住了阵脚,不然的话,他便是再神勇,也必败无疑。
    还有,要不是石山及时回师,逼退神保,说不定今日就要死在虹县城下。
    老薛不是输不起的人,形势比人强,该放下就放下。
    “石兄弟办事,俺放心。俺这伤没一两个月怕是好不了,就不待在虹县碍事了,明早也回灵璧。后军的粮草,若还能运回虹县,也一并交给邓兄弟吧。”
    后军仅有几百人,冒着被官军追击的风险,押着众多民夫和粮草,还不知道能不能赶回虹县,但薛显如此识趣,石山该表示还是得表示。
    “如此,我便代邓兄弟和虹县百姓,谢过万户大义!”
    次日一早,两军拔营,这次却换成了石山为薛显送行。
    待薛显所部启程走远,石山回到本部,李武就凑了过来,道:
    “要俺说,就该扣下这帮狗才,好让他们知道啥叫一报还一报!”
    石山进军神速,薛显重创官军精锐,加之官军破城后烧杀劫掠大失人心,城防被破坏未及时修补,四个条件共同作用,才迫使实力尚存的神保仓促撤兵。
    不然的话,这一战还有得打。
    石山虽不喜薛显残暴,但功是功,过是过,不想麾下众将因门户之见,而如此狭隘。
    “你们也这么想?”
    见众人都随镇抚的目光看向自己,吴六斤冷峻的脸庞抽动数息,才叹气道:
    “俺也不瞒镇抚,若是早半个月有机会杀了薛显,俺真会下黑手。可这几天看了鞑子在虹县做的恶,俺好像明白了一些镇抚常说的大道理。
    鞑子无道,祸害天下,多少人都想反,可若是俺们各自为战,甚至相互攻伐,再多人造反,也别想推翻鞑子朝廷。”
    吴六斤深沉敏锐,动心而忍性,石山可不信他会这么容易放下仇恨。
    “老梁!”
    “啊!我?”
    石山麾下,就属降将梁仲毅存在感极低,以至于被点到名,竟然一时没反应过来。
    “末将,末将以为,造反之事有死无生,胜了才有一切,输了万事皆休。此战若是咱们损失惨重,薛万户兵马俱在,怕是不会像现在这么好说话。”
    方仲文见识过薛显的手段后,就明白“红心营”与徐州红巾军根本不是一支队伍,此刻听了梁仲毅的之言,顿时想到一个“红心营”亟待解决的问题。
    “镇抚,我军易服改制,气象早与徐州诸军不同,实际是别立一部。
    薛万户退回灵璧,虹县也让于邓大郎,我军与徐州的联系就此断开,五河若遭官军围攻,恐怕不会再有援军,日后是否还要再奉徐州号令?”
    此言一出,除了家在徐州的陈诚和周十二,众将皆是喜笑颜开,再看方仲文这狗官面目,也不是那么令人生厌了。
    “红心营”从建军开始就有很强的独立性,众将一直都是只听石山指挥,不尊徐州号令,差的只是有人捅破这层窗户纸。
    事到如今,脱离徐州已是水到渠成。
    但众将理解的脱离徐州,却和石山理解的不一样,李武就率先表态道:
    “说得对!三哥连破两站三城,才做个啥玩意镇抚。那毬货韩四,还有那刘啥、胡啥,卵功没立,反做将军,凭啥!
    俺们刀里来火里去,不欠他徐州半分,反倒是他们攻打俺们站赤,扣俺们的人!虹县被三哥经营得好好的,屌薛显一来,就给弄丢了,还害死了这么多人。
    这次若不三哥布局得好,俺们怕是已经吃了败仗,被官军割了脑袋。要俺说,咱们早就该换旗改名,三哥也做元帅,再不受徐州这窝囊气了!”
    “是啊,镇抚做元帅,俺们——”
    李武话音刚落,吴六斤就跟着表态,石山担心再不控制话题方向,马上就要变成众将劝进了,赶紧抬手打断了吴六斤的话。
    “我军困守五河小城,尚无立业之基,妄称元帅,徒惹人笑,此事以后再议。”
    见众人还想再劝,石山又转移话题道:
    “我问你们,颍、徐、蕲三路相隔千里,数月之内,相继造反,彼此并无统一号令,为何都戴红巾?而不是黄巾、绿巾、黑巾?”
    这个问题乍看很简单。
    造反嘛,讲究的就是人多势众,蕲州义军最先在麻城造反,打出了名声,他们都戴红巾,后来者蹭热度戴红巾,除了从众获取安全感,就是用以区分敌我。
    历史上的黄巾军、赤眉军等,也有类似操作。
    但石山问的是“巾”的颜色寓意,而非“巾”本身,就不好回答了。
    毕竟,只是区分敌我的话,带黄巾、绿巾、黑巾也没问题。
    陈诚看了看众将士身上颜色鲜明的军袍,联想到石山常说的大义,脑中灵光一现。
    “镇抚是想说‘红’巾寓意推翻驱虏复汉?”
    “没错。”
    石山点头,肯定了陈诚的猜测,又与众人讲起徐州城破当晚,自己与李武用杨朝鲁的鲜血现染“红”巾之事。
    “鞑子取天下杀戮百姓无算,坐天下逼死百姓无算。‘红’巾之红,便是鲜血之色,乃汉家血性之色。驱虏复汉,便是以汉家血性,流尽鞑虏之血。
    凡愿为驱虏复汉大业流血者,咱们都可以联合;凡为虎作伥屠戮我驱虏复汉义士者,天下义士皆可诛之。”
    陈诚还在品味话中深意,方仲文却已肃然。
    石山这番话不仅阐明了驱虏复汉的“政治路线”,还明确了联合谁打击谁的斗争策略,比起单纯以“红巾”区分敌我高明得多。
    仅凭这一点,石山就已超过其他各部义军头领太多。
    方仲文不顾众人惊诧,当即跪在被踩脏的雪水中,伏身大拜道:
    “镇抚驱虏复汉心怀天下,仲文愿誓死追随!”
    石山暗赞不愧是官场老油子,这份眼力劲和不要面皮的做派,一般人真学不来,赶紧上前扶起方仲文,顺手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
    “你既已提到我军易服改制,想必对咱们营名也有见解吧?”
    “红心营”之名出自赵均用之口,用意本就是告诫石山红心不二效忠李元帅。
    元末不是汉末,君君臣臣那一套早没啥约束力了。
    时至今日,石山脱离徐州并没有什么心理包袱,但今后独立发展,就不宜再用“红心营”这名字。
    方仲文本想建议“红袍军”,但队伍中还有不少新兵未着红袍,且石山挑明“营名”,显然是自立门户后仍以红巾为军名,以避免被元廷重点打击。乃道:
    “营名红旗,如何?”
    “红旗营?”
    石山暗叹此生已经留在黑暗无道的元末乱世,终究是回不去了。此红旗也不是记忆中的彼红旗,徒有其名罢了,只希望自己以后能给这个世界带来光明和希望吧。
    “好!”
    李武想到当日在赵均用营中,自己曾表态“做三哥的掌旗官”,不想让方仲文这狗官抢了风头,当即上前,扛起红色大纛。
    “三哥,俺为你掌旗!”
    ……
    ps:今天一共三更,已经全部发完,勿等。
    以后每天两更,字数6000+,字斟句酌码字速度快不了,请见谅。
    (本章完)
    (/bi/286662/17237537.)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