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来自异邦的商人们
拉格纳疲惫摇头,拒绝妻子的建议。
“活了几十年,幸存的老兄弟越来越少。放他走吧,如今他皈依罗马公教,死后灵魂不会进入英灵殿,唉,也许见完这次,我俩永远无法再见面了。”
说完,他推开两侧搀扶的侍从,撑着墙壁独自走向前方卧室,身姿佝偻、脚步迟缓,仿佛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维京老人。
第二天,维格在盾卫们的簇拥下外出闲逛。
随着各地贵族和大批随从的涌入,伦底纽姆短时间内突破万人,变得格外拥挤嘈杂。
秋阳懒洋洋爬上高空,维格踩着湿滑的鹅卵石走向南侧市场,一袭暗红天鹅绒披风让他在衣着朴素的人群中格外醒目,仿佛一片鲜艳夺目的枫叶。
“上好的约克郡苹果。”
“蜜酒,正宗地道的北欧蜜酒。”
“快来看,蜂蜜烤栗子,又甜又好吃。”
逛了一圈,维格看见集市东南区多了一大群异国商人,伸手招来市场管理员,得知这是首相帕斯卡提出的建议。
为了增加赋税,促进伦底纽姆的繁荣,首相建议国王允许外邦商人前来贸易。
商人们身份不同,彼此的权利各有差异。
北欧的维京商人可以长期居住,赋税位于最低的一档。
罗斯商人的停留时间为三个月,赋税位于第二档。
佛兰德斯商人的停留时间为一个月,赋税同样位于第二档,由于路途较近,一个月绰绰有余。
最后是新来的柏柏尔商人,他们承担的赋税比例最高,受到的监管最为严苛。
两年前,王家造船厂建造出第一艘柯克船,拉格纳重赏了那些被比约恩俘虏的柏柏尔船匠,有两人放弃优厚的待遇返回北非。
在他们的介绍下,今年陆续有柏柏尔商船前来贸易,带来东方的香料、蔗糖和丝绸等奢侈品。
沿着街道走动,维格发现柏柏尔商人的香料品质上佳,下意识在某处店铺稍作停留。
出于多年经商的本能,包着头巾的柏柏尔店主把客人请进店铺,让翻译帮忙转述,
“老爷,这是我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采购的商品,绝对是上等货,最适合您这种贵人享用。”
柏柏尔商人掀开一层厚实的麻布,展示下方的一排木盒,逐个展示其中的样品。
最右侧木盒装着深褐色的黑胡椒颗粒,这玩意被称作黑色黄金,是贵族群体中最受欢迎的调味品。
其次肉桂,外表是一根根卷曲的管状树皮,红褐色,香气浓郁甜美,有助于驱寒。
昨日宴会上,乌尔夫特意向众人推荐一种新的驱寒饮品——肉桂煮红酒。
它的做法简单而奢侈,往红酒添加肉桂、丁香、迷迭香,根据喜好加入苹果或者带皮柠檬,然后温火慢煮。
据乌尔夫声称,此物最适合在冬季睡前饮用,一杯热气腾腾的红酒下肚,只感觉整个身体都变得暖和起来。
排在第三的是丁香,晒干后,丁香干燥的花蕾仿佛一颗颗小钉子,香气浓郁,略带一丝苦涩。
除了以上三种,柏柏尔人还展示了肉豆蔻、生姜,以及最为名贵稀有的藏红花。
确认这些香料属于难得的珍品,维格让扛着一袋白银的盾卫付账,“这些,这些,还有这些,各来一磅,还有这个藏红花.”
作为泰恩堡公爵,维格的日常生活免不了请客吃饭,如果宴会期间没有一两道添加香料的“硬菜”,某种程度上属于招待不周。
在公证员的见证下,这笔大额交易顺利完成。
随后,维格采购了许多蔗糖,以及一小袋产自意大利北部的黑松露。
向佛兰德斯商人支付松露的款项,本次携带的白银彻底花光。如此招摇的做派,自然吸引了部分贪婪的眼神,然而始终无人敢出手。
看着盾卫肩膀上干瘪的钱袋,维格打着哈欠感慨:“赚钱困难,花钱却如此迅速,生活当真不易。”
他沿着街道往回走,途经那处最大的柏柏尔香料商店,看见柏柏尔店主正和一个罗斯商人在地面翻滚厮打。
“同行抢生意?”
维格找来市场管理员,从他口中得知异邦商人之间的矛盾。
首先是北欧的维京商人,他们把毛皮、黄油、腌鱼等产品销往不列颠,携带谷物、酒水和铁器返回北欧。
佛兰德斯商人销售自家生产的纺织品,以及从欧陆各地采购的玻璃、书籍、松露,然后从不列颠进口毛皮、羊毛、谷物.
由于销售商品的差异性,前两个群体没有太大纠纷,矛盾主要集中在后两个群体。
罗斯商人掌控前往君士坦丁堡的商路,他们倾向于在伦底纽姆贩卖来自东方的奢侈品,以及东欧出产的毛皮、琥珀、蜂蜡。
相比之下,柏柏尔人,或者说阿拉伯人的贸易路线更加遥远,远东-印度洋-红海-埃及-地中海,最终抵达伦底纽姆,他们贩卖的奢侈品同样来自东方。
销售商品的类别相同,因此后两个群体存在本质上的竞争关系。
不知不觉,打架双方的同乡纷纷赶来帮忙,察觉有发生大规模骚乱的迹象,维格提前一步返回王宫附近的住处。
之后的几天时间,大贵族们流连于数目繁多的宴会,联络交情、洽谈合作、打探情报。底层骑士三五成群,前往各家酒馆寻开心,导致伦底纽姆的治安状况直线下降。
为了发泄封臣的精力,拉格纳拨出一笔款项召开比武大会,计划选拔一些武艺出众的勇士,顺便彰显自己的威严。
比武地点定在东城门外,禁卫军士兵不顾疲劳清空场地,把橡木桩夯入潮湿的泥土,用一捆捆麻绳搭建围栏。
在比赛空地的南北两侧,木匠们分别搭建一座马蹄形看台,南侧看台属于王室席位,悬挂着印有蓝色雷霆纹章的黑色帷幔。
忙碌到第五天中午,比武场地总体上完工。午时钟声响起,面包师的女儿挎着柳条篮给工匠送黑麦面包,引起士兵们连绵起伏的口哨。
吃过午饭,马车运来一大捆染成猩红色的羊毛毡,士兵把这些名贵奢侈的毡毯铺上看台阶梯,按照计划,整项工程必须在日落前彻底完工。
(本章完)
(/bi/286656/172374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