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美国反应与对历史的定案
中苏关系正常化的公告,震撼了全世界,尤其是资本主义世界。这使得美国总统杜鲁门,有点气急败坏,他本来近期一直思考的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在中苏之间打入锲子,最好能使得他们相互敌视,现在看起来,全都落空了。他不由得后悔自己动手太晚,让苏联人得以充分地与中国协调,调整了双方的关系。
在他与国务卿马歇尔商量时,马歇尔指出,这两年美国开始推进冷战,虽然主要目标是苏联,但一系列的宣言、政策,对于社会主义的敌视是普遍性的,自然会引起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的不安,对西方的敌意上升也就成为了自然,他们现在对于西方自由世界的警惕是很高的,这反而成为了中苏关系改善的燃料。
美国不能接受中苏走向友好,两国如果结合起来,那就是陆权“世界岛”的彻底成型,西方各国包括美国在内,就成为了这个陆权边缘之外的零散岛屿,所以如果任由这种趋势发展,将不仅仅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斗争,可能会发展到陆权世界岛与西方海权之间的全面地缘竞争。
美国必须尽一切努力影响中国,至少不能让他们都站到了苏联那一边去,中国社会主义的威胁相对较小,而且他们允许私人资本和私营企业,在第一岛链上和沿海港口开放了自由贸易区。美国应该利用强大的国力,在和中国进行一般性贸易的基础上,培养其内部亲美人士和团体,与之形成利益共同体,从而影响中国的内部决策和对美国的态度。
杜鲁门全面接受了马歇尔的建议。于是,马歇尔通过中国大使馆,向中国发出了他带着美国代表团,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要求。
毛泽东拿着电文,对李思华笑着说道:“纷至沓来呀,斯大林访华后,美国坐不住了,要来探我们的底了。”
李思华会意地一笑,说:“无非是两个目的,第一个是利诱拉开我们与苏联的距离,威逼我们我不要介入他们与苏联的争斗,最好是我们也能反对苏联;第二个嘛,恐怕从此对我们的文化入侵、培养在我们内部的他们的同路人等软性的攻势,就要全面展开了。我早已打好了主意,一直在等美国人的行动。来收下糖衣,扔回炮弹。沿海的自由贸易区,早就该大发展了。”
在场的周恩来、李玉振和陈毅等人,都是一阵大笑。
毛泽东感叹说:“美国人是最擅长文化侵略的。他们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现在对我们没有什么硬的办法,就一定会在软的方面下功夫,不断对我们捅软刀子。”
“中美贸易关系改善的同时,文化的战争就会开始。美国有成熟的文化军队,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
“我们的文化,不能为了文化而文化,我们必须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做斗争。”
李思华平静地说道:“美国对我们的文化侵略,在中国还是很有基础的,在民国时代他们就下了大量的功夫。”
“民国时期,中国大地上布满了美国和西方的人开设的,从小学到大学的学堂,而基督教会可谓遍地都是。”
“单单知名的大学,从上海的之江大学、圣约翰大学,苏州的东吴大学,北平的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山东的齐鲁大学,南京的南京大学,广东的岭南大学等等,都是美国基督教势力创办的,这些大学的背后,往往与这些美国基督教势力联系之一起,例如基督教美北长老会、美南长老会、圣公会、基督教监理会、基督教长老会,以及英国的浸礼会等联系在一起。”
“除了渗透大学教育,他们还培养文化上的代理人,民国可是出了无数的“大师”,虽然谁都说不出来这些大师,为中国到底做了什么贡献?面对日本侵略的时候,蒋介石民国不要说坦克,连轮胎都做不出来。”
“偏偏民国时代,西方人认证的“世界级大学”非常非常多,“成就”可比我们新中国大多了,到现在为止,西方还没有承认我们任何一个大学的级别呢。简直是扯淡!”
“解放11年,我们虽然努力清理了文化界,尤其是文史哲领域,而且对于这些大学全部进行了撤并和改造。但我们需要承认,美国对中国很多知识分子的影响仍然是深厚的,所以这场斗争是艰难的、长期的。尤其是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极大地落后于美国的背景下。我们对文化战争的态度,必须全力以赴。说实话,以后美国人在我们内部找到一些同路人的话,我一点都不会奇怪。”
毛泽东深沉地说:“美国包括英国这些帝国主义,他们是以其经济上的暂时优势,用糖衣炮弹,来试图腐蚀其它的国家,我们当然就是他们的重点。知识分子从来是转变、察觉问题快,但受到本能的限制,缺乏彻底革命性,往往带有投机性。所以一些人,在美国的腐蚀下,就会为他们说话。我们的对策,就是流水不腐,将这些被腐蚀的人,一批批带走。”
“西方没有文化传统,美国和英国擅长的是不要脸,擅长的是抢劫,更擅长讹诈,他们哪里擅长什么文史哲?他们的教育体系,只教育怎么做奴才,或者教反屠龙术,教育人民搞内斗。看起来的强势,其实都是靠腐蚀其它国家的知识分子,例如我们一些留洋回来的教授先生,他们到美国学习了国家政治和经济,其实内心明白帝国主义的本质,但他敢对你说美国是靠抢劫和讹诈发财的吗?敢对你说美国是靠屠杀原住民获得农业优势的吗?”
“这些教授先生,他们的立场是,美国越好,他们才越有价值。他们巴不得能证明西方人种都比中国强,这样,他们就能藐视本土的教育,才能蔑视中国经验,才能蔑视中国人民。”
“但我们不能因为美国文化侵略的这些危害性,就关起门来自己当山大王。新中国的文化事业,只有在切磋、斗争、吸收优秀成分,去除自身糟粕之中,才能变得更强大、更有利于人民的教育。”
接下来,毛泽东、李思华和领导人们,具体商量了新中国与美国“关系正常化”后的应对策略。
从李思华的角度,这是一场准备了很长时间的战争。建国11年了,新中国的文化和教育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起来,李思华对于在全新体系教育出来的一代人有了充分的信心。
例如历史教育,现在对于中国历史和西方历史,都已经形成了“中国学派”的“中国阐述”。
对于中国历史,认为部族社会的历史超过万年;然后是距今5500年左右的大部落联盟时代,例如山西陶寺遗址的尧都;然后是距今4000~4300年的夏朝,例如二里头遗址等;接下来封建时代的商周,从秦朝开始进入郡县制皇绅社会,后来的脉络就很清楚。
对于西方历史,也形成了主体阐述:
一、古埃及:不存在,西方所谓的西元前3000年,那里还是大海(距今约5000年时,海平面约为-5m;距今约2000年时,海平面约为-1m)。尼罗河三角州,在西元前1000年后才逐渐形成。金字塔等,托勒密王朝(西元前305年建立)开始建筑,但在后来阿拉伯人西元700年左右入侵时毁灭。现在的金字塔,多为西元1000~1500年阿拉伯人繁盛时期所建。
古埃及原居民为黄种人,在托勒密王朝希腊人入侵后,逐步转化为白种人为主。有些金字塔,可能为拿破仑法军入侵埃及后所见,这些金字塔,由人工合成石块组成,大约二三百年后,就会破碎崩塌。
二、古希腊:存在,但是个小国。石头山区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根本无法孕育出伟大的文明,也承载不了大量的人口,所谓的多个城邦,不过是一些氏族聚落。所谓的希腊三圣(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即使存在,都应该是西元1300年以后的人物,其著作多为西方人后来伪造。中国曾与波斯和阿拉伯交往密切,甚至大秦景教的基督徒都大量来到中国。但从来没有一本他们著作的波斯文或阿拉伯文翻译本流入,如果他们真是当时的“圣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所谓西方重新从阿拉伯人翻译本中获得了三圣人的著作,阿拉伯人自己都不知道。
再说所谓的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就非常扯淡,不去翻译此时阿拉伯最强横的敌人大唐帝国的典籍,却他娘的专找已经消失的古希腊、波斯、印度等的典籍?哈里发脑抽了吗?
至于西方流传的各种古希腊故事,基本是扯淡。例如温泉关战役,所谓300斯巴达勇士挡住了50万波斯大军,那是神话。去看看地形就知道了,除非波斯人全是白痴。
而上次“伦敦大劫案”获得的埃及罗塞塔碑,历史不会超过距今369年,肯定是赝品。
三、古罗马:存在,但根本不是什么横跨三大洲的帝国,而是萎缩在意大利半岛的小国而已。他们的所谓宿命之敌迦太基,则根本没有这个国家。罗马的所谓历次大战,其实都是“村战”而已。迄今,西方甚至难以提供古罗马值得一提的遗址,所谓文物,多为孤证或伪造。
西罗马被西方蛮族消灭,所谓黑暗的中世纪,其实是残留在意大利南部的罗马人的黑暗,因为他们曾经还有文明,被迫在蛮族统治下过着没有文明的生活。而日耳曼等蛮族,在上千年的历史中,毫无文明可言。东罗马走出意大利,在地中海对面建立了东罗马,最后被奥斯曼所灭。
四、西方文明:与上述所谓的西方三大古文明毫无关联性。他们的来源,是日耳曼、汪达尔等森林和草原蛮族,以部落形式存在,并无文化和文明。在他们占领欧洲的千年时间里,也没有能建立起文化和文明,当时欧洲城市没有管理,屎尿遍地,人与牲畜共处共眠,王公王子居所,都犹如厕所。农耕靠天吃饭,只能祈祷上帝,实在很难说是一个文明。
所谓三大古文明,在西方崛起之前,都是已经消失了上千年的死文明,毫无继承可能性。
西方真正走向文明,是从西元900多年开始的神圣罗马帝国开始,迄今不过是1000年左右。从这个“帝国”,其实开始也是个小国开始,意味着西方终于从部族社会,转向封建制度下的国家体系。
西方文明的形成,主要是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蒙古西征,带给西方一整套的游牧国家体系;第二是海盗历史,所谓民主、自由、独立,则来自海盗。所以他们的文明,是“游牧”与“海盗”的结合。
至于文化,多数确实来自阿拉伯人,数百年的帝国让当时的阿拉伯诞生出灿烂的文化和知识体系,这些被西方人所吸收,在其后的过程中,他们又从中国盗窃了很多知识,例如天文学和哲学,在这些基础上才发展出西方自己的文化,不过这些文化,一直到现在,还看得出阿拉伯和中国的文化痕迹。
所以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实为“文艺造假运动”。
其它包括亚历山大东征不存在等,也列入了中国对西方历史的确定。
这是中国以世界五千年来唯一存续的文明原住民的身份,以观察了世界五千年文明发展并与之交流的资格,对西方的历史做出以上的“判决”!
这整个一套的历史逻辑,已经形成了广泛的教材,现在中国可谓绝大多数人,是人尽皆知。所有以前民国时代的西方历史,都已经被清出了课堂,少数保留在图书馆的著作,则全部用标签标明:“西方伪史”;所有的西方作者,则被标上了“西方古代小说家”的铭牌,而不是“历史学家”。是的,此后中国对所谓西方历史学者的态度,包括很多过去的大名鼎鼎的学者,就是认证他们是“古代小说家”!
其实,李思华对于中国历史部分,是很有把握的。因为前世的2022年,这一套逻辑,已经被中央所认同,并组织了高层进行官方学习。至于西方历史,则是她合成前世的“怀疑西方派”所提出的疑点而“大成”的,至于是否真实,她根本无所谓,要的只是对全球历史的诠释权和定义权。至于未来西方肯定会因此气急败坏,谁在乎呢?到时看看全球的其它地域,到底是信中国的,还是相信西方自己的神话呢?
西方不是当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吗?那就让我们给你们的小姑娘好好打扮一下!
除了历史,在哲学、文学、经济学、社会学、美学、美术、建筑、雕塑、音乐等领域,都组织了强大的团队,创立了初步的中国学派的理论,虽然还很不完善,但毕竟有了自己的一套。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人才淘汰的过程,一些崇洋媚外的学者,都在这个过程中被淘汰了出去,文化禁入令,正是为他们所设。
通过各学科中国理论的创立、完善和教育传播,文化部与宣传部这样的文化和舆论战斗组织,从小学到大学的全体系爱国和社会主义教育,大学以及文艺界的评级、刊物、晋升中国体系等等,李思华觉得中国在抵御美国的文化入侵方面,已经做好了准备。
对于在新中国旗帜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李思华有着充分信心,与前世不同的,中国这些年发展顺利,人民的生活不断改善,而且没有形成前世那样因为挣钱,而人民心理压力巨大的情况,人民对于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很高,革命的觉悟也要比前世高。
至于弱点还是有的,那些民国时代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很多膝盖早已泡软了,根本就站不起来。这些人未来必然是,无论什么情况下都高呼“中美友好”的呼吁者和支持者,碰到美国咄咄逼人的时候,他们一定呼吁中国退让,根本不会去管国家利益的。但是泥鳅翻不起巨浪,整体还是可控的,文化禁止入令和舆论战士们,不就是干这个的吗?
现在的情况,要比她前世1980左右开放的时代,好得多。这十年来,文艺和文化作品开始迅速发展,并没有因为原时空的极左,而导致民间缺乏知识和娱乐“粮食”,以至于在开放时,太多的人脑子空空,很容易被西方文化占领。而且再有10年,新中国文化,应该能够走向一个繁盛的时代,本土文化的强势格局,就会对美国的文化入侵产生强大的抵抗力。
当然,要谈到反击,那自然要等中国经济达到一定的高度,例如人均收入达到或超过她前世联合国定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需要至少30年的努力。尤其1950~1965这十五年左右,李思华预计人口增长率是最高的,有可能达到年均3.5%左右,即每年新增2500万以上,甚至高峰时期超越3000万人的新生儿,原时空新中国就发生了同样的现象。
人口出生率很高,自然会延缓人均收入增长的速度。但李思华与毛泽东反复权衡,认为不应该去“限制人口”,只是鼓励民众,每个家庭尽量控制在3个小孩之内,因为粮食足够,而一个良好的教育体系已经建立。大量的新增人口,能够被培育为工业化的有消费力的人口,使得大市场的发展建设具备强劲的后力,同时让中国在20年后具备一代的优质人口。所以强调的是优生优育,而不是计划生育。
经过政治局的讨论,中国迅速地同意了马歇尔的来访。不过由于美国政府仍然忙于欧洲北约、西德等事宜的处理,实际上的访问时间,要到半年多以后,即1950年的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