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301章 华京社会主义国家联盟组织

第301章 华京社会主义国家联盟组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西元1961年5月,走在华京的街头,迈达维和拉珠两人感慨万千。两人当年在中国学习的时候,都曾经来参观过这座中国的新首都,故地重游,华京虽然只是中国的小城市,可是繁华的程度,也是令人吃惊。

    迈达维离开中国返回次大陆,已经是13年了,他是1948年离华的,而拉珠的时间更要早一年,是1947年,整整14年了。

    离开的时候,两人只是两名普通的“干部”学员,回到次大陆家乡开展革命,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悲壮返回的。没想到,十几年后,他们能以比孟国两大国家领导人的身份,来与他们心目中伟大的革命领袖李思华等人共商大计,还能被主席接见。回首往事,简直如梦如幻!

    两人都深知,比孟国之所以能够独立建成社会主义国家,没有中国的支持完全不可能,现在比孟国经过8年多的发展,已经是一个经济新兴的国家了,前不久次大陆西部拉贾斯坦的领导人曾经来访,对于比孟国的成就艳羡不已,但他们也只能羡慕,因为中国大力支持比孟国,是因为彼此共同的信仰,我们都是GC主义的革命者。

    两人也感到压力很大,因为比孟国建国最早,所以到1961年底,除了一个比孟国中央的中国顾问团,在地方的中国干部,会全部退出比孟国,地方的管理,完全交给了比孟国自己的政府,这是很大的考验,能不能把中国同志建立起来的运行良好的体制,坚持下去,有效率地继续运转,考验着比孟共的领导能力。

    不过想到比孟国近8年来的发展,两人都是感觉值得骄傲,他们自己也付出了大量心血。比孟国这个领土26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万的国家,正在发展成为一个中型的经济良好、社会稳定的社会主义国家。

    首先发展起来的是农业,比哈尔和西孟加拉的土地都非常肥沃,盛产水稻、小麦、黄麻、甘蔗、玉米、豆类,可开垦耕地的面积比例极大,例如比哈尔现在用来生产粮食的耕地,就超过了4000万亩,加上西孟加拉的2000万亩,总耕地超过了6000万亩,去年粮食产量接近220亿斤,人均粮食产量突破了500斤,已经实现了粮食自给。

    关键是中国援建的水利灌溉工程进展很快,未来26万平方公里领土中,预计将有57%的面积能够得到充分灌溉,可以开垦为耕地,那就是超不多2亿亩,如果达到中国现在的亩产水平——800斤/亩,意味着比孟国的粮食产量上限,差不多是现在的6倍,这足以满足未来全国人口增长的生存需要,甚至可以用来发展一定规模的畜牧业。

    根据现在的发展速度,两人都觉得农业发展的这个目标,再有十年时间肯定可以完成。

    农业的其它几个方面,最重要的是甘蔗、黄麻和沿海渔业。在中国协助下,比哈尔建起了大糖厂,每年生产的白糖,不仅满足自己需要,还大量出口中国和次大陆的其它国家,就是国大党印度,还不是要捏着鼻子买?

    黄麻则是提供西孟加拉为主的纺织业的需求,黄麻制品在中国也广受好评,首都加尔各答已经不仅是比孟国的大港口,更是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基地。而比孟国的西边,就是孟加拉湾,沿海渔业也因此蓬勃发展,在中国专家组的帮助下,正在形成孟加拉湾特产的八爪鱼、三文鱼、特色鲑鱼等的浅海养殖基地。

    由于靠海的优势,西孟加拉成为了比孟国主要的加工业基地,加尔各答就是最大的港口嘛。除了黄麻加工,其它包括棉纺加工、机械加工,也开始发展起来。当然比哈尔也不是没有工业,这里矿产丰富,例如在辛格布姆县发现了大铁矿,储量高达19.7 亿吨,而且是富铁矿,含铁品位为62%―63%,4年前已经与中国签约,联合发展一个大型钢铁企业,生产各种钢铁材料,这个300万吨级别的钢厂,在今年年底就会投产。

    不过,与这些经济成就相比,两人更看重的,还是比孟国已经模仿中国,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体制。4500万比孟国人中,城市人口还只有800万人。

    其余3700万人,按照中国模式组成了7400个乡寨(差不多15平方公里1个乡寨),甚至中国自己曾经遇到的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在比孟国这里,也不算是什么,当初从剥削实利阶层那里,获得了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黄金珠宝,除了水利工程和基础设施,也有部分能够投入乡寨的建设。

    而次大陆炎热的天气和原来底层人民悲惨的生活,反而帮了新政府的大忙——按照中国建筑公司提供的工程临时住宅的方法,从中国运来了大量的廉价板材,搭建临时住宅,就这样简陋的临时板房,居然让大多数人民都欢欣鼓舞,他们原来住的,那才是垃圾房,甚至都不能叫做房子,就是原始的窝棚。

    所以这就为国家赢得了大量的时间,可以在乡寨建起来后,再由乡寨组织,逐步在有资本积累的情况下,逐年为人民修建正式的家庭住宅。

    至今两人都对6年前第一个模范乡寨引起的轰动而自豪,由于人口密集,比孟国的农村不能占地面积太大,不能像中国那样。比孟国采取的是整齐的排屋方式,一排排的连续屋宇,每栋都是140平米的2层砖木小楼,有个小院。建成的时候,十里八乡,都争相跑来参观,羡慕不已。甚至后来其它次大陆国家的官员,来到比孟国,都指定要参观这里。

    6年来,按照模范乡寨的模式逐步发展,现在已经有15%的乡寨达到了标准化。再有十几年,也许就能完成全部乡寨的标准化建设。不过人口不能增长太快,比孟国的国情与中国不一样,人口相对是非常密集的,未来土地的承载人口量有限,所以已经开始采取一家生娃不能超过3个的、较缓和的计划生育政策,并加大宣传力度。乡寨的规模,不能再增加太多,如果人口过多,就只能导入城市,那对就业的压力就大了。

    对于比孟国来说,城市就是工业+商贸+进出口,限于财政资源,比孟国这几年没有修什么大的楼堂馆所建筑,因为资金需要主要投入交通和其它基础设施建设。所以在城市,主要是对英国殖民期间的建筑修缮使用。这几年比孟国大的面貌改变,还是基础设施和农村地区,以及对人民的教育。

    虽然还有很多不能让人满意的地方,例如教育,还是只能实行集中式的学校教育,而限于财力,无法组织中国那样的流动民兵制度,这让两人都感到遗憾,他们对于中国的这项制度,印象深刻而且认为意义极大。不过比孟国同样在次大陆中,第一个实现了流官制度,不能让党的领导,逐步变成了官僚阶级,作为革命者,他们都对此有冷静的认知。

    虽然建国的时间还短,但比孟国的成就,仍然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收入水平已经超过了国大党印度的2倍以上,而对中国的贸易,逐渐走向双向平衡,再有个五年,应该就可以达到贸易平衡。

    当然问题不是没有,最大的问题就是民众太懒,而且受宗教影响太深,尤其是男性。对比两人曾在中国见识的,民众劳动那种能够吃苦的精神,比孟国的民众就远不如了,混子特别多,普通的民众,也不愿意太辛苦,他们的教育程度太差,对于为自己为国家奋斗的意识薄弱。

    所以现在不得不大量地使用从底层女性中提拔的干部,她们更吃的了苦,也愿意学习,文化水平提高得更快,而且宗教意识相对薄弱,有些女人更是非常地反宗教,易于成为GC主义的坚定信仰者。

    这样导致了比孟国从政府到军队,居然接近60%的人是女性。虽然中国的干部不说什么,但两人还是经常为此感到尴尬,把希望寄托在了通过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身人上——这一代的比孟国男人,废了的太多。

    逛了一会街,两人吃了点东西,开始往回走,开始沟通起了这次来华京的工作,两人都感到振奋——他们来华京,就是因为中国联合11个次大陆的中国模式社会主义国家,准备在近期组建“华京社会主义国家联盟组织”,简称“华盟”,这是北约和华约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政治军事同盟组织。

    相比北约、华约这样的以军事联盟为主的组织,华盟的功能要复杂得多,因为华盟还是一个经济合作组织,要协调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相互支持,以最终建成统一的社会主义大市场,中国以其庞大的市场和国力,来拉动各国的经济发展,而各国也贡献自己的市场和特色产业,实现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共同富裕,核心的理念就是平等,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虽然中国是主体,但其它国家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大家都要努力做到自己国家的贸易平衡,稳定经济。否则你的货币可以与人民币锁定某一个数字,但实质上稳定不下来呀。

    经济上的事务,已经磋商了很长的时间,很成熟了,两人心里都有底,这一次就是程序上的。迈达维和拉珠更重视的,是中国提出的,要求次大陆各国,都要支持中国推动的世界革命事业,这也是作为GC主义信仰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由于次大陆各国经济实力有限,所以革命的经费和其它物资,由中国一家负责。而次大陆各国要支持的,就是人手,尤其是适合地域的干部。例如中东,典型中国人在那里的存在是引人注目的,不便于很多的隐秘活动,但中东与印度次大陆的联系,在历史上就密切很多,至今也有很多次大陆的人,在中东讨生活。

    在非洲,尤其是在北非,次大陆人的存在也是很明显的。毕竟次大陆与非洲和中东的距离,要近得多。

    所以中国认为,次大陆的干部,甚至是军事小组,在有的场合,比中国直接出面更合适,有些特殊任务,次大陆的国家来执行,可能效果更高,或者更隐蔽。

    拉珠和迈达维商量过,两人对这件事的热情都很高,这不仅仅是GC主义者的责任,而且对于比孟国在华盟中的影响力,对于比孟国走向国际、显示存在感,都是很重要的,而且比孟国人力资源丰富,有足够的人手,来协助中国老大哥的行动。

    在来华京之前,他们在比孟国内,就已经开始了筛选工作,选出的干部和军事小组,还必须到中国进行训练。

    5月7日,华盟筹备会议开幕,让各国领导人惊喜的是,主席出席了开幕式并做了精彩的演讲,让他们都感到回味无穷。

    主席说:“在华盟之前,世界上有两个军事和政治联盟,分别是北约和华约,一个是第一世界,一个是第二世界,我们的华盟,是第三个军事政治联盟,也是第三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联盟,我们的联盟比他们多一个功能,就是还有经济,没办法,第三世界国家,都把吃饭问题看得比较重,经济就是吃饭嘛。”

    “北约和华约现在相互之间,在各个方向敌对,每天都有人说要第三次世界大战了,我看没有那么容易打起来。我们成立华盟,也不是为了打仗,除非帝国主义逼迫我们打仗。”

    “对于北约而言,打世界大战只对他们不利。他们非常怕GC,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出个苏联GC,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出许多国家GC。从历史上看,GC是世界大战打出来的。打仗,人民的精神就紧张,紧张的结果,就另外想出路。人并不是生下来,他母亲就嘱咐他搞GC,我的母亲也没有要我搞GC。GC是逼出来的,七逼八逼就逼上了梁山。”

    “虽然我不是个历史学家,但历史却明明摆在那里。当然,世界大战还是不打好。他们也会讲:你们拿GC吓唬我们,威胁我们,进行颠覆活动。我们并不威胁他们,我们只是不要打世界大战。如果不打世界大战,他们的事情还可以继续,GC还可以来得慢一点。”

    “如果他们一定要打,并且—经打起来,那是把世界人民的精神,再一次紧张起来,世界人民大都要GC了。你们不相信的话,我们可以打个赌,如果再打一次世界大战,世界百分之七十、百分之八十不GC的话,我就不吃饭啦,把饭都让给你们吃。这不是跟你们打赌,是跟美国打赌的,因为有两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作证明。”

    台下哄堂大笑,大家都站了起来,对主席的讲话热烈鼓掌。

    李思华则做了“以信仰之名,点亮黎明”为题的报告。她指出,不要因为中苏两个社会主义大国的发展,和更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就把资本主义的力量看得太低。列宁在苏联刚刚成立的时候就承认,如果不是两大帝国主义集团激烈的交锋,没有机会让苏联生存下去。

    按照列宁的理论,只有推动世界革命,集合全世界人民的力量,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总体力量更优胜的世界里,生存下去,并最终打败资本主义。

    在我们的时代,情况好了很多,因为苏联不再是孤军奋战,虽然中国与苏联有着矛盾,但毕竟在信仰和全球许多问题上相互支持。社会主义的总体力量,已经不是过去那么孱弱。更何况东欧社会主义系列国家和次大陆社会主义系列国家的建立,进一步增强了社会主义的总体力量。

    但是也应该看到,资本主义的总体力量也在增强,最近的二十年左右,明显是一个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从美国到西欧各国,经济和科技发展迅猛,各国的力量都在增强。

    而更为严峻的是,美国确实成为了西方的霸主,并以自己的能力,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逐步统合起来,虽然他们之间,有着非常多的矛盾和斗争,以及对利益的各种争夺,但他们敌视社会主义国家,试图消灭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的立场是一致的,因此表现出对我们斗争的越来越强的一致性。

    所以列宁同志几十年前关于世界革命的理论,对我们今天,仍然有极强的指导意义。推动世界革命,不仅是GC主义者解放全人类的责任和义务,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自救、自强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主席和李思华发言之后,会议进入了讨论的阶段,各国的领导人都谈了自己对世界革命,对各国政治、军事和经济合作的理论认知和现实计划设想,从自己国家角度,对世界革命支持和参与的打算和资源等等。

    应该说,在这个时代,各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对于世界革命的热诚都是很高的,理想主义的色彩仍然笼罩着他们,从斗争中一路杀出来的他们,对于资本主义也很少幻想,这使得主席和李思华的世界革命计划,得到了真诚的拥护和真正的参与,而不是敷衍。

    三天之后,“华京社会主义国家联盟组织”宣告成立,新闻发布会上,李思华与11个国家的元首共同出席,签署了成立文件,而各国的新闻记者们,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消息传出,自然是轰动世界,全球大多数国家认知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一经济大国,西方之外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已经开始认为中国是比美国更强大的国家,所以这个华盟,立即被认为是除了北约和华约之外的,全球第三极,未来对全世界的战略走势,有着极大的影响,这是当代历史的又一重要事件。

    “和平主义者”们忧心忡忡,觉得人类向着世界末日,又迈进了一步,三大军事联盟,每一个都有着大量的核武器和洲际导弹,联盟的本身就是加深对对手的敌视。

    美国和苏联,却没有对此感到诧异,他们早就认为中国人迟早会走出这一步的,尤其是他们的情报机构也发现,次大陆的这11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中国支持下,居然都稳定了下来,开始有所发展,这证明他们拥有了基本的对外力量,中国人不可能不把他们的力量纳入掌控。

    世界的发展,又进入一个新的循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