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303章 海湾的新沙漠风暴

第303章 海湾的新沙漠风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萨达姆疲惫地走进宿舍,瘫倒在床上,训练太累了,可是时间紧迫,中国的教官说,只能通过这样的临时疯狂训练,才能在十几天内,让他们掌握对付美国这样大国的游击战最基本的战术。未来,只能是边打边训。

    在1959年对卡塞姆的刺杀行动中,年轻的萨达姆打伤了他,一举成名。不过也只能逃亡埃及的开罗,本来他还应该继续呆在开罗的。但是复兴党在从中国和苏联得到了美国即将侵略的准确信息后,决定按照两国的建议,组织游击队,反抗美国人的侵略,他也被从埃及召回,成为了现在这一只游击队的领导人。

    他此前没有当过兵,完全没有军事素质,但这个时候复兴党又能控制多少青年军官?也只能是让一些信得过的复兴党员,从头开始,学习和建设游击队,萨达姆就是其中之一。

    好在这个时候他年轻力壮,勉强还能坚持下来。不过中国教官的魔鬼训练也太可怕了,他也是咬牙才能坚持下来。

    中国人教授的游击战术,当然最基本的是对武器的使用,除了49式步枪(仿AK47)外,还包括56式冲锋枪、56式火箭筒(40火的第三代)、107火箭炮、82MM无后座力炮、56式阻击步枪等,还有对美国常规轻武器的使用。说实话,十几天的训练,能学会开枪开炮就不错了,哪里能打得准呢?不过中国教官在游击队员中挑选了一些天赋比较高的,已经送到正在北部库尔德山地建设的游击训练基地中进一步训练,他们未来会是游击队中的精英和尖兵。

    在萨达姆看来,中国人教授的,更重要的是游击战术,让他大开眼界,也是他学习的重点。地道战、地雷战、各种军事陷阱、城市巷战、掩体战、冷枪战、狙击战、爆炸袭击、甚至自杀式袭击。各种的袭扰破坏,组合的特种小分队,来向美军基地、重点部署区和作战地区广泛渗透,采取灵活的战术手段对美军占领的机场、港口、仓库、通信枢纽、交通补给线等重要军事设施和关键目标实施袭击,扰乱和破坏美军的作战部署等。

    “化整为零、逐渐消耗优势之敌,充分利用己方的低技术兵器,给优势之敌造成一定的伤亡,打破敌速战速决的企图,拖延战争时间,消磨敌战争意志。”;“灵活、出其不意的转移、分散和集中有限兵力。”;“平时,是分散兵力以发动群众为主,关键时候,集中兵力进行运动战。”萨达姆反复咀嚼着中国教官的教诲,他想着,恐怕发动群众这一条是最困难的,伊拉克这种国家,各个部族的利益取向不一致。

    他叹了一口气,心想至少所有部族,都是坚决反对美国入侵的,伊拉克,是伊拉克人的伊拉克,不是美国人的。

    就像中国人所说的,美国入侵是对复兴党的大考,如果复兴党能领导伊拉克人民长期与美国坚定地斗争,那就会奠定复兴党成为伊拉克人民领导阶层的坚实地位。

    危机,是危险也是转机,中国人的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没有战争,在和平的时间内,单单是在复兴党内,自己什么时候能升到高层呢?更不要说复兴党能不能执政了,要是复兴党永远是一个在野党,这又算什么成就呢?中国人的另一句话也很有道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只有武力,才是对权力的真正保障。

    所以现在的艰苦训练,算得了什么呢?从游击队开始,我一定要带出一只强大的军队来,这将是一只以全球最强之一的美军为对手,磨砺出来的军队。必须在其中培养一批对自己忠心耿耿、服从命令的军官来,那个易普拉欣就很不错。

    年轻的萨达姆的眼中,野心的火焰在燃烧。

    伊拉克总理兼国防部长卡塞姆,这个时候的内心是充满沮丧的。

    在获得了中苏的情报后,他很容易就反应过来,两国说的是真的,美国最近对自己和政府的大肆攻击,不仅仅是因为美国人讨厌自己,而是军事行动的前兆。他的情报机构虽然简陋,但也从沙特那里很容易地确证了此事,美国人在沙特并没有太多掩饰自己的意图。

    在1951年,美沙之间就签订了军事协议,使得沙特成为美军对抗苏联的阵地。1958年沙特指责美英侵略黎巴嫩,终止了1951年签订的《美沙联防互助协定》,但在肯尼迪上台后,与沙特的关系迅速好转,这一次能够获得沙特作为进攻伊拉克的基地,就是明证。

    沙特对于伊拉克的态度是矛盾的,虽然沙特王室,因为对伊拉克费萨尔国王一家被杀感同身受,仇视他卡塞姆,但也没有认为伊拉克是势不两立的敌人。这一次能够同意美国,主要还是美国的意志坚定,对沙特发出了威胁,胳膊扭不过大腿,沙特人只能屈从,否则,美国人的五十多万大军,说不定就先占领沙特了。

    当然,对于美军打击伊拉克,沙特王室中也有人是乐观其成的,这主要是因为宗教信仰,虽然伊拉克上层多是逊尼派,但伊拉克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什叶派国家,国民的大多数都是什叶派,这让沙特一直担心伊拉克会出现什叶派政权,那么伊朗和伊拉克就会在中东的北方形成一个“什叶派之弧”,与沙特形成对立。

    如果美军把伊拉克打得七零八落,就会使得伊拉克今后可能几十年都无法崛起,对沙特的威胁,自然就降到了最低。

    当卡塞姆搞清楚了这一切后,他的内心哇凉哇凉的,政府内部正在动荡的时候,美国人的这一刀,简直是致命的。

    他立即展开了外交努力,首先是派出了使节与美国人协商,试探能否在一定的条件下,让美国人取消对伊拉克的侵略,但得到的回应是羞辱性的,问他还能让费萨尔国王一家活过来吗?然后说他是个独裁者和暴君,镇压了伊拉克内部的民主政党云云。

    他知道,美国人对他很仇恨,因为费萨尔国王本来就算是美国人扶持的,1954年4月,费萨尔王国的赛义德政府,与美国秘密签订“军事援助协定”。1955年2月,又在英国策动下,实际上也是美国人的意图,同土耳其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即巴格达条约。而这一切,在他和阿里夫1958年7月的政变成功后,都变成了垃圾,美国人怎么可能不恨他呢?

    美国人的态度,让他感到恐惧又愤怒,“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们只是要找个借口,来占据伊拉克丰富的石油资源,什么费萨尔家族,关美国人什么事?就是随便找个借口而已。

    苏联的态度也让他沮丧,他向苏联请求出兵伊拉克,但苏联人委婉地拒绝了这个提议,说是苏联与伊拉克不直接接壤,苏联的海军也还不如美海军,出兵就需要通过伊朗,而苏联与伊朗的关系也是微妙的(阿塞拜疆问题),更何况这样的话,就变成世界大战了,苏联并不准备与美国开启开世界大战。

    说到底苏联还是怕了美国人!苏联人劝说他,要把伊拉克政府和政府军化整为零,采取游击战术,苏联愿意帮助训练游击队和提供武器弹药,以此支持伊拉克人民的正义斗争。

    中国也是一样的态度,他们与卡塞姆的关系一般,卡塞姆本来也没有太指望中国。中国居然还愿意帮助训练和武装一些伊拉克的游击队,这已经算是他的意外之喜了

    这真是一种悲哀,他的军政府之梦破裂了,他原来的主张是“各政党的成员都不许参加军队,而国家权力应由无党无派的军队执掌。”这个主张,遭到了伊拉克各政党的全面抵制,他当初的副手穆罕默德·阿里夫就是强烈的反对者之一,因此愤而辞职。在他的压制下,多数的政党都被宣布为非法。

    但是这一切现在都被迫放弃了,他至少还是一个民族主义者,这个时候国难当头,只能是与他们和解了。

    卡塞姆在此后的日子里,向全国宣布了美国即将入侵,号召全国人民反抗美国的侵略,开放了党禁,并与阿里夫恳谈谢罪。

    这就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卡塞姆觉得自己已经57岁,活得不算少了,这一次美国选他来立威,估计活着的机会不大,难道逃到苏联去苟且晚年吗?作为一个军人,还是死得其所吧。

    他甚至对政府军宣布,此战必败,但为伊拉克而死,是阿拉伯人的无上光荣。不愿意保卫国家的人,不必再呆在军队,允许退出军队。自己会带着还愿意为真主和国家二战的人,去和强大的敌人决一死战。自己已经准备好了战死在沙场!

    伊拉克的各派政治力量,这个时候也四分五裂,各走各路。例如伊拉克GC党,他们本身就是苏联扶持的,这个时候与中国支持的复兴党一样,招兵买马,在苏联教官的带领下紧急训练;民族民主党冷眼旁观,他们觉得美国人来了他们的机会也就来了;独立党开始组织自己的游击队;库尔德民主党则觉得可能是自己的独立机会,也开始组建自己的武装。而所有的这些动向,政府军都不闻不问。

    伊拉克的知识分子,这个时候也是分裂的,这个国家的亲美知识分子不少,不过这个时候可不敢做声,因为全国人民的愤怒是明显的,为美国发声,那肯定会被当成“伊奸”,没有好果子吃。也有很多知识分子义愤填膺,呼吁社会民众,支持政府抵抗美国的侵略。

    宗教团体则要坚决得多,无论是什叶派还是逊尼派的大毛拉们,都呼吁信众,坚决抵抗美国人的入侵,说真主一定会惩罚侵略者,抗击美国侵略,才是对真主最好的虔诚云云。

    一些军队中的军官,认为不可能依靠政府军来抵抗美国,正面交战只有送死,他们离开军队,按照自己的亲疏远近,加入了不同的游击队,成为游击队的指挥官。

    卡塞姆从剩余愿意交战的士兵中,重点补充了自己的嫡系部队19旅,和阿里夫的嫡系部队20旅,这些剩下的士兵,大部分都是比较狂热和虔诚的信仰者,他们觉得这是为了真主而战,死得其所。

    历史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美国动员了近60万大军,又怎么可能为伊拉克一时表现出的“义愤填膺”和“同仇敌忾”而动?他们只相信实力。

    西元1961年3月29日,美国宣布,伊拉克卡塞姆政府是一个残暴的政府,卡塞姆是残暴的独裁者,他们虐杀费希尔国王,撕毁与美国的巴格达条约组织协议,并在国内大肆镇压政治发对派,滥杀民众,威胁和在边境侵略沙特等美国盟友。美国因此决定出兵伊拉克,推翻这个残暴的法西斯政府,为伊拉克人民带来民主和自由云云。

    美国公告后,中国立即各自发布强硬的声明,指出美国为了石油利益,不惜违反联合国宪章约定,悍然出兵侵略伊拉克国家,这是美国走向法西斯的明证,是新殖民和资本主义,贪得无厌侵略性的表现。中国坚决支持伊拉克人民对美国侵略者正义的反抗斗争,愿意向伊拉克人民提供军事援助,帮助他们抗击美军等。

    苏联同日也发布了强硬的声明,认为美国此举,是把全球人民朝着核战争的末日推进,资本主义撕去了自己伪善的面具,公然入侵主权国家等等,总体与中国声明的意思差不多。

    但美国看了两国的声明,却是心思大定,因为都没有提到出兵援助,这意味着两国还是有顾忌,不愿意与美军直接交战,毕竟是一个不与他们接壤的国家,两国都是大陆军,在海军上还都是欠缺的。对这两个声明,美国其实是高兴的。

    不过三天后中苏又在同一天发表的声明,就让美国感到很糟心了。尤其是总统肯尼迪和中东前线美军的战区总司令威斯特摩兰上将。因为两国要求美国禁止使用两类武器:

    一、第一类是贫铀弹之类的贫铀武器,明确指出贫铀武器也是核武器,会造成污染人群大范围的癌症、白血病、先天畸形等高发,与使用热核武器一样,构成反人道的重大破坏。如果美国使用贫铀武器,中苏将视同美国在伊拉克发动了核战争。

    二、第二类是生化武器,包括芥子气这样的生物毒气,甚至包括橙剂这样的所谓除草杀虫剂。中苏公告指出,例如橙剂,不仅会破坏伊拉克本来就少得可怜的可耕地,造成重大饥荒,还会造成污染人群大量的糖尿病、心脏病、何杰金氏淋巴肉瘤病,以及女性自发性流产和新生儿缺陷。

    如果美军使用上述生化药剂,中苏将视同美国在伊拉克发动了生化战。

    因此如果美国在伊拉克的战争行为中,涉及了使用上述核生化武器,那么中苏将向伊拉克人民对等提供核生化武器,用来还击美国这个残暴无人道的侵略者,勿谓言之不预也!

    甚至对美军的供应商——那些美国资本家也提出了严重的警告,以橙剂为例,中苏明确指出了孟山都和陶氏这两家公司,是美军主要的供应商,一旦美军使用两公司提供的橙剂,那这两个公司,就会被中苏共同认知为“生化恐怖主义组织”,会摧毁其全球的主要资产;而其主要股东,则会被列为“严重恐怖主义分子”,会遭到中苏两国的全球追杀!

    公告发出,全球轰动,而美国陷入了极为难堪的境地。这个公告,等于把美军正义的“面皮”给剥了,等于是公开宣告,美军装备了大量这类的武器,而且很可能在伊拉克使用,这立即激起了全球民众的激烈反应。

    美国此时,正是民权运动开始兴起的时候,大学生和一些民众,因此开始走上街头游行,抗议美国政府和美军的卑劣行为,要求美国撤军,以及绝不能使用核生化武器。肯尼迪的民调大幅下降,其上任之初“良好”的形象,在很多美国人心目中,开始变差。

    这让肯尼迪政府和美国军方狼狈不堪,大光其火。但是磋商之下,还是无奈地从中东美军装备中,撤销了这些武器的编制,并且通知前线战区,一律不得使用这些武器。他们还是害怕中苏,真的向伊拉克可能的反抗军,提供这些武器,那可能造成美军不必要的重大伤亡。

    在美国公告承诺不会使用上述武器后,孟山都和陶氏等公司的资本家,也才舒了口气,这太可怕了,被全世界其它的两大强国通缉,可不是闹着玩的,就算是以后呆在美国不出国,那要是KGB或者CFIA找上门来处决他们呢?想想这种可能性,就让他们心里发毛,失去美国军方的大笔订单,公司也能活下去,命还是最重要的。而且大跌下去的股价,终于也因此开始涨了回来,这也让他们不再担心接下来的公司运营。不过损失也是无可避免,公司的名声,在全球都臭大街了。

    这件事以后,即使是舍不得美军订单的生化公司,也会要求美军的采购,必须一切保密,所有武器上都不得出现公司的名号,都被这次事件搞怕了。

    1961年4月17日,美军大举进攻,行动代号,是让李思华有时空错乱之感的“沙漠风暴”!从沙特各个空军基地,以及美军中东各航母上,起飞的战机,开始对伊拉克的军事要地、据点和集结的军队开始狂轰滥炸!

    美军的开战,轰动了全世界,而就在西方社会内部,各国都爆发了反战游行和活动,从这个时候开始,各国的青年运动,有了一个共同的号召,那就是反对美国发动的入侵伊拉克战争。这一次的战争,意外地成为了六十年代青年运动的催化剂,使得西方各国的民权和反战运动,犹如雨后春笋一样地成长和发展起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