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410章 阿富汗的锂战略

第410章 阿富汗的锂战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西元1992的8月,阿富汗首都喀布尔附近。

    曹泰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他回头看了一眼,普什图战士们沉默地行走着,很多人与他一样,脸上都是汗水,但没有人叫苦。

    他心想,这虽然可能是世界上最落后的部族之一,但他们的勇武和坚忍却不用怀疑。他们或许是野蛮的,但没有文化的部族,哪有不野蛮的?四年来,他接触了无数的普什图人和其它阿富汗人,在本质的底层,他觉得人性都是一样,只不过这里的生活格外绝望,他们除了对宗教虔诚以图来生以外,又能怎么样呢?勇武和坚忍,不过是对生活绝望的一种反击,命不值钱,就不如战斗着死去。

    不过四年的奋斗,终于赢来了转机,希望这个新成立的阿富汗斯坦共和国,能够稳定下来。

    苏联是西元1988年底撤军的,实际上在1985年中国判断苏联最终必然撤军后,在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协调下,在巴基斯坦的普什图人中开始招兵买马,训练部队,并且通过普什图人的关系,从阿富汗吸纳了不少的普什图人,以及部分其它民族,在中国多年培训的少数阿富汗留学生构成的骨干团队带领下,组建了“塔利班”,开始形成一只纪律严明、组织严密的新力量。

    不过中国当然不是为了在阿富汗,建成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体制政权。说老实话,就算沙特变成了社会主义国家,大概阿富汗也不会,这里的宗教信仰与部族传统,太过根深蒂固了,中国完全不去考虑这个可能性。

    所以本身扶持的,就是按照李思华和赵云腾根据原时空最符合阿富汗人的体制,建立的新“塔利班”,这个塔利班同样以神学院的学生为主,因为他们是阿富汗最有组织力的一帮人。中国的目的,只是让阿富汗在苏联跑路后,尽快地稳定下来,形成一个温和的穆斯林政府,就像巴基斯坦或者拉贾斯坦一样。

    对于这些人的训练,完全不去灌输社会主义的革命思想,那一定会导致他们认为与他们的宗教教义相悖,平添阻碍。尤其对其中骨干的训练,除了基本的军事以外,重要的则是如何构成一个正常的国家,如何发展企业和建构国家的正常经济,不能太闭关自守,例如完全禁止女性工作,不要仇视伊斯兰教以外的一切外人等方面。

    这种支援,在短期对于中国自然是完全“吃亏”的,难道还指望巴基斯坦能够承担成本吗?这个时空巴基斯坦要比原时空发展得好一些,因为与中国的贸易规模更大嘛,也有很多低端工业方面的投资,尤其在俾路支地域。所以此时的人均GDP大约达到了800美元左右,是原时空的2倍样子。但这样的实力,自然也是非常有限的。

    但这又是必须的,因为一个动荡的阿富汗,对于中国的中亚战略,肯定是破坏性的。动荡的阿富汗,一定会滋生恐怖主义,而新时空的目标,必然会针对中国。阿富汗邻接中亚三国(塔吉克、乌兹别克、土库曼),又影响到伊朗和巴基斯坦这两个对于中国极为重要的国家,如果放任阿富汗溃烂,显然并不符合中国的利益,这个重要的地域,可能被阿富汗的恐怖势力搞得一团糟。

    但苏联的覆辙在前,中国直接出兵扶持政权之类的方案,当然不会被同意。阿富汗那么多部族,你凭什么就能扶持起一个,大家承认并遵守其规则的中央政府?

    所以就需要水磨工夫,扶持一只在阿富汗最强势最有组织的力量,让他们去统合阿富汗,然后支持他们进入发展的正轨,至少变成一个“正常国家”,如果能够达到巴基斯坦的程度,那就最好了。

    这就是曹泰来到这里的原因,作为一名基层军官,他现在是这只普什图“军队”的军事顾问。

    新塔利班的部队,现在是巴基斯坦普什图人与阿富汗普什图人为主的混合体。几十年对巴基斯坦的友好政策,使得当地的2000万普什图人,对于中国的信任度很高,而阿富汗普什图人此时大约有1000万多一些,占阿富汗人的40%左右,他们当然不会贸贸然信任中国,这就需要在巴基斯坦的他们同族兄弟,作为桥梁。

    1989年初,塔利班部队进入了阿富汗,其目标首先是统合首都喀布尔东北的山区,哪里本来就临近巴基斯坦普什图人聚居区,易于得到支持。他们在山区,重点也不是作战,而是一个部族又一个部族的沟通谈判,勇猛的青年加入塔利班,得到训练;部分部族上层,到巴基斯坦的培训班培训,他们是未来新阿富汗的国家干部;每个部族给予一定的物资,改善生活,先稳定下来;承诺每个部族,未来可以享受一定的国家企业股权,使得部族未来会有稳定的收入。

    这样的进程自然是缓慢的,但很坚实,山区的部族,最后大部分都接受了塔利班的统治,少数坚持与塔利班敌对的,自然是剿灭;有些中立,但不愿服从塔利班的,与之盟誓,互不侵犯。

    这样的策略,亲测有效后,开始向阿富汗全境推广,其中自然少不了与大量其它军阀的作战——原时空塔利班的产生,本来就是因为苏联撤军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神学院的学生,因此在他们的首领奥马尔的领导下,从600多人开始,揭竿而起,终成大势。

    整整4年的奋战,战使得塔利班,逐渐发展成为阿富汗最强大的力量,目前其军队已经有8万多人,而一个覆盖城市到乡村到部族的兼具国家行政与宗教性的体制,也逐渐形成。这使得接下来的进展,开始变得越来越快,而在塔利班占领区,民间的秩序,开始得到迅速恢复。

    曹泰所在的这只部队,正是参与对首都喀布尔最后攻势的队伍之一。塔利班已经考虑,在9月完成对几个重要城市的最后攻势,在10月建立起的阿富汗斯坦国家。

    之所以花了整整4年的时间,因为最困难的部分就是阿富汗的北方,这里是非普什图人的天下,核心就是乌兹别克、塔吉克、哈扎拉(蒙古后裔)三大族群,塔吉克人口最多,大概占阿富汗总人口25%,哈扎拉和乌兹别克人各占910%左右,三族人口加起来,与普什图人旗鼓相当。

    这样的人口比例,从塔利班到CFIA中亚局,一开始都是想和平统一。然后发现,与这三大族群没办法谈判,因为他们习惯了千年的军阀统治,不可能让塔利班恢复中央管制。唯一的办法,就是干掉其上层,打成一片散沙之后,才能变成“良民”。于是一场漫长的针对三族上层的战斗开始了。

    其中塔吉克的人虽然最多,但反而相对容易搞定,因为他们并非阿富汗北方最强大的势力,这就像是塔吉克在苏联中亚五国中,属于最弱的一个一样。其上层首领马苏德,其实是塔吉克族贵族世裔,靠着家族的光环,又带领塔吉克人,在潘杰希尔山谷抵抗苏联出了名,其副手沙里夫也颇有名气。

    但问题是,塔吉克人的军阀军队,战斗力不行,所以在所谓的三族北方联盟中是最早溃败的,在中国提供的精确卫星情报之下,塔吉克军队在潘杰希尔山谷的山地战中,几个月时间就被“磨死”了,马苏德和沙里夫等高层,都死于非命。其后塔利班还花了很大力气,在潘杰希尔山谷恢复了统治秩序,建立了一直到村庄的行政体系。但这样的代价是必须付出的——潘杰希尔不反,塔吉克人就不会造反。

    第二个民族哈扎拉与塔利班之间之间的战争,其特点就是非常血腥。因为他们与塔利班的普什图人,几乎是世代血仇,有点解不开的那种。

    哈扎拉人是历史上蒙古帝国对阿富汗征服者的余脉,蒙古人征服各国的时候,屠杀是标配,无数的普什图人,自然死于血泊之中。这种仇恨传承下来,等到蒙古帝国衰亡,普什图人重新统治了阿富汗,其统治者们自然也长期屠杀哈扎拉人,使得他们世世代代,对普什图人充满了仇恨。而且他们是什叶派穆斯林,与普什图人、塔吉克人、乌兹别克人这样的逊尼派,还有宗教矛盾。

    所以塔利班,凭什么能够和平地解决哈扎拉问题呢?只能是靠战争,哈扎拉对塔利班,打得极为坚决,很多地方甚至连哈扎拉妇女都上阵作战,但他们的武器,远远落后于被中国武装的塔利班,花了2年多的时间,塔利班终于彻底镇压了哈扎拉人的反抗,收缴了民间的武器弹药,把他们重新按照村庄为编制,实行了行政管制。

    有趣的是,哈扎拉人还曾经找到中国,试图让中国人支援他们。因为他们也是黄种人,与中国人在长相上有点类似,毕竟是蒙古后裔嘛。不过中国当然没有答应,开玩笑,这帮家伙,都是当年屠杀北方汉人的蒙古兽军的后裔,就因为长相相似,中国人就要支持你们?做白日梦呢。只不过那是哈扎拉人祖先们的罪孽,中国人也不会再专门针对他们的后裔报复,但当然也不会对哈扎拉人,有任何好感。

    真正最头疼的是乌兹别克人,因为苏联的乌兹别克,本来就是中亚五国中最强大的一个国家,阿富汗的乌兹别克人,通过他们在苏联的同族,可以获得不少苏联的武器装备弹药,甚至是训练有素的军事教官和士兵。

    乌兹别克族的军阀杜斯塔姆,他控制了阿富汗北部6个省,长达20年,兵力有四五万,甚至还创办了航空公司和空军。他长期占据马扎里沙里夫这个阿富汗第四大城市,使之成为了自己的老窝。说实话,这完全是个国中之国,其组织完备的程度,不是其它两族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

    他的部下能干的也不少,例如他的左膀右臂马利克将军,在阿富汗也以善战闻名。

    由于杜斯塔姆背靠乌兹别克,所以彻底消灭他很困难,虽然在1990年塔利班就攻占了马扎里沙里夫,但杜斯塔姆军队溃而不散,他们总是能从乌兹别克得到补给,重新组织起来。

    所以在中国CFIA的建议下,塔利班也只能用无尽的耐心,来拖死杜斯塔姆家族,每占领一地,就巩固统治,建立体系,逐步缩小杜斯塔姆军队的活动地域,终于在几个月前,彻底围歼了这只军阀力量。使得所谓的“北方三族联盟”,彻底覆灭。

    在这个过程中,CFIA在乌兹别克也下了很多功夫,逐渐掐断了杜斯塔姆从乌兹别克,得到军事和物资补给的各条线路,正因为补给枯竭,杜斯塔姆才最终支持不住。

    在塔利班同意之下,中国从这三族中选择了一些“可教育”的年轻人,与普什图人一起放到巴基斯坦的专设学校,进行行政培训。塔利班自己也知道,不可能单独依靠普什图人,对整个阿富汗进行治理,普什图人毕竟只有人口的40%,还是必须对于各族进行政治和经济上的“分肥”,只有利益均沾,国家才能最终稳定。

    消灭了三族北方联盟后,塔利班在阿富汗。再没有强力的对手,终于到了占领喀布尔,建立阿富汗斯坦的最后时刻。

    以塔利班的实力,早就可以占领阿富汗的三大城市——首都喀布尔,坎大哈与赫拉特。但塔利班之前还是听取了中国人的建议,要实利不要虚名,过早占领三大城,变成中央政府,就意味着塔利班必须对整个国家负责,所有人民的不满和愤怒,都必须塔利班来承担。所以明显更好的策略,是“缓称王,深筑基”,先占领阿富汗叛乱最频繁的地域,建立起有效的统治体制和秩序,最后再来收拾几个人口最多的大城市。

    喀布尔城已经看得到了,战士们都停了下来,大家出神地看着这座阿富汗最伟大的城市,曹泰也是一样,他叹了一口气。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时,这里曾经是唐朝的军州,而且不是那种普通的羁縻州,可以算是唐朝控制河中(中亚)的核心地域,当时在阿富汗境内,唐朝足足设立了12个军州,统治可以说是深入的。要不然,唐朝凭什么影响当时的波斯(伊朗)政局?

    现在的喀布尔附近大约20多公里外,就是唐朝当时的“细柳州”,单单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知道它的重要性。古代中国军事,敢叫“细柳”的,当然都是最精锐的军事单位。

    往事越千年,当时的佛国,现在早已硝烟云散,变成了一个最虔诚的穆斯林国度,就连人种都已经彻底换了。唐朝在这里,没有能留下任何值得一提的痕迹。

    曹泰并不知道,此时塔利班的最高首领达尔乌,也在注视着喀布尔,这座他即将作为最高首领统治的国家首都。

    激动过后,达尔乌恢复了冷静,塔利班面临的考验非常多。他并不是传统的伊斯兰神学生,他在中国留学,见识过现代社会的伟力。但阿富汗是一个极为传统的社会,他也无力改变,不过也不能让阿富汗太过封闭。

    在他看来,在社会治理上,先做到巴基斯坦那样就不错。能够维持基本的宗教法典,但又不太过分,例如禁止妇女工作什么的,太过浪费了,但是头巾还是要戴的。传统与现代,必须在某种程度上统一。

    按照中国人提供的方案,建国后,除了社会治理,经济发展的第一步,就是要开发庞大的锂矿资源,从而获得发展的资本,塔利班已经欠下了中国人的巨债,而这种债务虽然无息,但作为信守承诺的信仰者,是必须尽快偿还的。

    按照中国矿业部门的看法,阿富汗可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锂矿,规模还超过了中国人在南美支持的秘鲁联邦。位于乌鲁兹甘省和楠格哈尔省的锂锡矿、锂锡铌矿,储量均超过了上亿吨,其中一处名叫贾马纳克的锂矿储量,便接近3000万吨。还有一座位于加兹尼省的一处锂矿,它的储量和目前世界最大的锂矿产地——秘鲁联邦的玻利维亚大抵相当。

    中国正在疯狂地发展使用锂电池作为动力的新能源车,他们在1987年技术初步成熟后,开放了对国民的新能源车市场,这在中国引发了巨大的消费浪潮。过去几十年,中国一直限制燃油车的发展,私人车辆使用的汽油价格,总是在国际水平的10倍以上,所以规模一直是受到限制的。

    但现在完全不同了。以中国人的富裕,如果不是中国限制每年的新能源车产能,不能超过4000万辆,恐怕所有中国家庭都会在第一年就买上新能源车。中国人的意图,是在10来年的时间让几乎所有的家庭,完成购买。然后维持这样的4000万辆左右的年度产能,就能形成长期持续的产业。

    所以中国对锂电池的需求是极为庞大的,而全球的锂矿,目前开采的大头在南美,包括智利、阿根廷和新秘鲁的玻利维亚。中国和苏联自己的储量也很大。除此之外,阿富汗就是最大的资源富集地。

    所以这是阿富汗经济的大机会。现在中国的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已经达到了3万元/吨的水平,而且还在快速上涨。中国的年需求量,已经逼近80万吨。中国计划在阿富汗协助建立的电池级碳酸锂产能,是20万吨,这意味着如果建成,即使扣去成本,阿富汗也可以有一笔每年预估会超过50亿元的大收入——这足够复兴阿富汗国家了。

    阿富汗现在有2500万人左右,未来锂矿可能的收入,平均到每个人都有2万元。如果实现,阿富汗的财政和人均收入,会立即远超巴基斯坦这样的兄弟国家,而阿富汗各项建设,也就有了基础的财政条件。

    有了锂矿收入,就可以建设大的铜矿和铜材加工基地,铁矿和铁加工基地,这是阿富汗的其它大优势,尤其是铜矿,储量超过1000万吨,长期来看,这是第二个锂资源。铁矿加煤炭,可以形成中型的钢铁粗钢基地。

    有了这些财政资源,阿富汗才能建设现代化的农牧业,让全国都稳定下来,民众能够吃饱饭。

    喀布尔市内,有枪声响起,总有些不知死活的武装分子,还在试图抵抗。达尔乌笑了笑,对部下说道:“我们进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