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401号房 > 第34章 李思汝

第34章 李思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警方的安排下,李思汝祖孙两人被远房亲戚接收,临时在一个叫扬水的小县城里住下了。她面临的,是人生中最后一个,也是最漫长的暑假。

    在望不到终点的等待中,李思汝的心情十分矛盾。她一方面希冀早点得知父母的下落,回到原本的生活当中去;另一方面又害怕真有噩耗传来。

    可转眼一个月过去了,不管是警方还是校方,都再没联系过她。家里刚出事时,很多人曾主动给她发信息表示关心,其中还有不少久未联络的初中、小学同学。可这一个月,大家就像得到了官方通知一般,一致性地噤声不语。他们是不是通过网络的传言得知,自己不是受害者家属,有可能是凶手的家属了?

    李思汝努力不往坏的方面联想。说不定只是新鲜劲过了,不再有人关注她了。

    就连好友朱欣怡也忘记了她的存在。一个星期前,朱欣怡随家人出发去东南亚的海岛度假。临行前打了招呼,说在国外不方便上网,暂时无法联系上李思汝了。

    可就在昨天,李思汝看到好友在社交账号上发布了最新的泳装照片,引发了一阵热烈追捧。

    李思汝像往常一样为好友留言点赞,用了大众化的文稿,“姐姐好飒,可帅可甜啊(兴奋表情包)”。像是收到了提醒一般,朱欣怡很快发来信息,与她简单聊了几句。

    ——我们住在海岛的酒店里。其实挺无聊的,每天除了看海没有别的消遣,网络信号也不好。

    ——明白的,东南亚都这样。

    ——最近还好吧?我在地图上搜了那个叫扬水的小镇,发现离海边不远哎。你也去看海散散心吧,看着空旷的海,能暂时忘记不少烦恼。

    ——等有空吧,最近我挺忙的。

    李思汝匆匆结束了线上聊天。刚才背后传来了脚步声,要是被亲戚发现她又在偷懒玩手机,可就麻烦大了。

    扬水是一个毫无名气的南方小镇,从地图上看确实离海岸线不远。可实际上小镇被群山环绕,一点海的影子也看不见。对外唯一的交通方式就是大巴车,每天上午八点和十一点各一班,错过了就只能等第二天。

    李思汝的奶奶是扬水这一带出生的。现如今,本地的亲戚只剩下一个弟弟。从辈分上李思汝得尊称他为舅公。而舅公的女儿,李思汝的表姑,就是向警方表示愿意接收祖孙俩暂住的人。

    “我家挺大的,多住两口人不成问题。总不能让他们流落街头吧。”

    表姑一家住在镇里一栋自建的五层小楼里。表姑父常年在外打工,听说要过年才回来。留表姑一个人在家照顾年迈的父亲和上初中的孩子。三口人平时只用一楼和二楼,三楼以上都是空置的。别说多住两口人,再容纳两家都够住。

    一楼是对外的门面,表姑用来开了一家牛肉米粉馆子。李思汝祖孙刚来的第一顿饭,吃的就是店里的招牌牛肉粉,味道确实不错。

    “乡下地方,实在不知道怎么招待你们城里人。要是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尽管说。”表姑的态度相当热情。

    按理说,李思汝应该对表姑一家投桃报李,心怀感激才是。刚来的头几天,她也确实这么想,直到表姑的儿子查到了报道“东方豪庭”碎尸案的自媒体新闻。

    不太会用手机的表姑还是第一次看到相关消息。她慌慌张张地向李思汝核实真伪,对“疑凶的公司经营不善,实际上已经破产,名下的房产和豪车都已变卖”这一点尤为在意。

    李思汝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得不置可否。以这一天为分界点,表姑的待客态度就像寒露过后的气温,急速冷却下来。

    她先是指摘祖孙俩每天不干活,饭量却不小。继而不再伪装,直接向她们摊派工作。李思汝只好放下暑假作业,换上围裙去后厨帮忙。可她从小就没碰过家务,别说是帮忙备菜,连洗个碗都笨手笨脚的。惹得表姑大为光火,当众骂街起来。

    每晚七点,店里的牛肉粉生意打烊。表姑在后厨准备第二天的食材,白天供食客堂食的桌椅留给舅公与乡里乡亲们打麻将。当然,不是免费的,每桌都会收取定额的茶水费。而端茶倒水的工作自然也划给了李思汝负责。

    舅公年近古稀,平日里病恹恹的,可一摸麻将牌的纹路就神采奕奕。他总喜欢使唤李思汝做事,即使无事可做也不愿她闲着,要在麻将桌旁像侍女一般候着。李思汝起初不明白舅公为什么刁难自己。时间长了,她才渐渐听懂舅公唠叨不停的方言,原来,他一直对姐姐文琳丽怀恨在心。

    据舅公所言,他家祖祖辈辈生活在扬水县下面的三甲村。姐姐文琳丽是家里的老大。人不聪明,成绩不好,读到初中就读不下去了。村里有户有钱人家的小儿子看上了她,但是家里给订完婚第二天,她就偷偷跟着隔壁村的几个南下打工的后生跑了。

    那家人恼羞成怒,堵住文家的大门骂了一天一夜。文琳丽的父亲退还了彩礼,还赔了钱,气得生了一场重病。家庭条件本来就差,这下更是雪上加霜。舅公的学业难以为继,不得不下地干活。如此一来,舅公再也无法出人头地,直到三十六岁,才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外乡女人结了婚。这么多年,他一直认为是姐姐造就了他失败的人生。

    这两年,他终于靠着女儿争气,搬进了县城,生活得到了改善。谁知事到如今,文琳丽居然厚着脸皮上门白吃白喝。他气得不打一处来,恨不得把过去的丑事都揭露出来,就为了臊一臊她的脸皮。

    可无论他骂得多难听,重病在身的文琳丽一句也听不懂,实在缺了点意思。于是他把目标换成了李思汝,专挑她在一旁端茶倒水的时候旧事重提,还要反复强调,“这就是那小孩,和当年那个不知廉耻的**一个德行。都****,这就是报应啊。”

    李思汝勉强听懂了他在说什么。虽然听不懂几个词的意思,但也能根据音调和听众反馈猜出那是特别肮脏的词汇。她感觉头脑一下子炸开了。

    她当即与舅公争吵起来。说是争吵,其实更像是两人情绪激动地各说各的。舅公额头上青筋暴起,噼里啪啦的骂出一连串土话,李思汝根本搞不明白他在说什么,也不想管,只是一个劲地让他赔礼道歉。

    麻将桌的其他人都嘻嘻哈哈的,一副看热闹的模样。这些天下来,他们早听腻了舅公来来回回重复同一个故事,终于有点新花样可看了。

    表姑从后厨匆匆赶来,气急败坏地把李思汝拽走了。李思汝解释是舅公先骂人,自己才被迫回嘴的。但表姑根本没有兴趣听。

    “你舅公说的不是实话?”

    “怎么可能是……”

    “那我问你,这十多年来,你奶奶文琳丽有回乡探望过一次吗?要不是警察打电话来,我都不知道自家还有这么一门亲戚。”

    李思汝顿时无话可说。

    “我不计前嫌地把你们接来家里,好吃好喝的供着。也没想着你们孤儿寡母的能有什么回报。没想到你不但不感恩,还尽给我惹事!”

    “我每天都帮忙干活的。”

    表姑更来气了,“你那算帮忙干活?我每天一大早起来忙里忙外的,干到夜里十二点才停手。可一天才赚几个钱?你再算算,你们两个在镇里找个地方住要多少钱,吃一个月的饭又要多少钱?”

    李思汝哑口无言。表姑仍不满足,硬拉着她核算每月花销的细账。前前后后骂了半小时才罢休。李思汝强忍着屈辱听完了。

    一定要忍住,她在心中告诫自己。没必要和小人计较。可恨之人自有可怜之处,这些人也不容易。别理睬他们,等父母有消息了,一切也就好起来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